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体现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

2013-08-15 00:45任志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娜塔莎列夫博爱

任志华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体现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

任志华

《战争与和平》这一部享誉全球,惊世骇俗的艺术巨作是在俄国的作家、世界级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诞生的,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艺术巨作。本文赏析并讨论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人道主义的表达和博爱精神的体现,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列夫·托尔斯泰在这本历史巨著中所要表达的内容。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思想;博爱精神;赏析

任志华/山西省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山西大同 037003)。

一、托尔斯泰的生活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在一个战争不断的帝国主义形成时代,当时的战争是世界范围的,绝大部分的人都在遭受着战争的迫害。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一位极度关心社会和人类命运的伟大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自然很关心战争与和平问题,因此他创作了这本《战争与和平》,而小说里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生活背景都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他创作的源泉。

其实列夫托尔斯泰的生活环境并不糟糕,相反,他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而且是一个较上层的军事贵族家庭,他的家族世代都是颇有声望的。而作为典型军事家庭的一员,自然会受到感染,这对他性格与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战争与和平》并不是托尔斯泰第一部描写战争的书籍,早在短篇小说《袭击》中,青年托尔斯泰就已经将自己与社会战争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战争与和平》虽然是一部描写十九世纪初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小说,但它的内容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一样在影响着大家。

二、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

(一)人道主义的解释

由于我国文学界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鉴赏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此在人道主义思想上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人道主义思想,就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起源于拉丁文humanistas,由于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在解释“人道主义”这一词时也出现了很多的争议。《新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第15版)解释说:“人道主义就是把任何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常常被视为文艺复兴的主题。”

而在《苏联大百科全书》(1972年版)中,人道主义意为,“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一种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承认人本身的价值,承认有自由、幸福以及发挥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权力。”不同的解释还有很多,从上面这些解释来看,每个国家甚至每一个人对人道主义的看法都不相同。

(二)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不单单简单的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而是在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表现着他对社会平民的关心与怜爱。除了文学作品的书写,托尔斯泰还有很多理论著作,如《论生命》、《论饥荒》、《忏悔录》、《上帝就在你们心中》等等。只从题目来看,就能清楚的发现托尔斯泰对平民生活的关心,虽然自己是一个“富人家的孩子”,但依然是从心底里与那些贫穷的人感同身受,希望能够用一己之力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相当完整而且富有个人色彩。赛亚·柏林曾说过:“托尔斯泰‘不是敬慕西方的激进知识分子;他不是斯拉夫主义者,易言之,他不是基督教君主政体与民族主义君主政体的信徒……他也像那些激进人士,素来谴责政治压迫、武断暴力、经济剥削,以及一切在人间制造与维持不平等之事。但是,‘西化’眼光的其余部分——知识阶层意识形态之核心,注入凌掩一切的公民责任感,以自然科学为所有真理法门的信念,对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民主、物质进步、世俗主义的信念,这团著名的混合物,托尔斯泰早年率直拒诉。他相信个人自由,而且的确也相信进步,不过,是在他自己的奇特层次上相信。他鄙视自由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更痛恨他当代的右翼党派。”

在18、19世纪之间,由于俄国的政治变动,托尔斯泰对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也对当时的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深恶痛绝,认为这个世界极其不公平,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著作——《复活》就充分表达出了对社会底层的同情与对俄国封建制度的不满。

(三)《战争与和平》当中人道主义的分析

《战争与和平》除了清晰地体现了托尔斯泰对于战争的看法外,还全面地体现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在表达对战争的不满的同时,从人物的刻画和人物的命运上,描写对人道主义的赞扬;而作为虔诚的说教者,他又强烈的地宣传“不要用暴力和邪恶抗争”和“道德上的自我改善”等博爱主张。列夫·托尔斯泰的每一句强烈的抗议或者虔诚的说教,都是来自于真心,都是站在贫民的角度上,去关心他们,同情他们。

随着作者创作构思的不断变化,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当中便体现了鲜明的立场,满怀着对社会人民的同情与关爱,虽然描写的不是农民生活,但是在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悲惨”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这一切凸显了托尔斯泰“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故事发生在贵族阶层,但很明显,受迫害的绝不只是小说里的贵族,受到战争迫害的也不只是主人公安德烈,而是千百万劳动人民。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女性的描写,同样深刻体现了他对社会弱者的同情与怜悯。最出彩的是海伦和娜塔莎两个人物塑造。作品中的海伦是一位美丽的妇女,而作者将海伦塑造成了一个勾引男人,贪图享乐,追求自己“肉欲”的满足的一个风情万种的美丽女人。但最后的她因为同时爱上两个人,但又无法同时和两个男人在一起而得心绞痛病死。这是托尔斯泰赋予她的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海伦这个邪恶淫荡的女人,正认同了托尔斯泰的“道德的自我完善”,他认为这个人物的不完美,完全是因为社会因素造成的,因为社会的复杂多样,才使得有些人变成了令人唾弃的样子,所以人应该学会自我完善,而不受社会的束缚。海伦角色的塑造体现了托尔斯泰的宗教的观念,他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矛盾是道德问题的根源。正是由于托尔斯泰看过了太多因为肉体的欲望而遭遇不幸的事件发生,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文章对人物的刻画和对人物最后悲惨命运的描写,来警示更多的人要战胜肉体上的欲望,走向更高尚的人生境界,自我完善,自我救赎,摆脱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海伦最后因感情而卧病不起的结局更像是一种赎罪的过程,这更加加深了对人们的警醒。这就是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体现。

另一位女主人公——娜塔莎与海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娜塔莎身上有着俄罗斯特有的民族气质与活力,她能歌善舞,文武双全,热爱打猎骑马,热爱唱歌跳舞,同时充满着同情心,足够的热爱国家,平易近人。娜塔莎就是托尔斯泰理想中的完美女性。娜塔莎其实也是一个不幸的角色,虽然有着十分吸引人的气质与个性,但在结婚后,就完全被男权主义驯服了,只是在做一位贤妻良母,完全不去想别的事情。对于女权来说,这就是一种屈服,一种摆脱不了的不幸。但对于男性来说,娜塔莎就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人选,但经过我们的仔细分析会发现,娜塔莎是男权主义者对女性的看法与期望。他们只是希望女性能够像是被自己关在笼子中被驯服的宠物一样,只需要关心家庭,相夫教子,温柔成性就够了,完全“不需要”自己的自由。虽然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明,但这鲜明的角色塑造正是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同情与理解,这正是在女性方面的人道主义。作者希望通过对女性的详细描写,来呼吁大家尊重女性,理解女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作者也表达了对强烈的男权主义的不满,作者希望社会能对性别有个正确的理解,消除性别歧视,倡导女权自由。这难道不是作者对于女性的人道主义体现吗?

(四)博爱精神

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核心是博爱精神,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通过最后对每个人命运的描写,表现出了他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比如上述的海伦,她是可以说是一个遭人唾弃的角色,行为放荡,不检点,因此,她的命运也是悲惨的,始终没有逃离惨死的命运。但最后作者为她塑造的因为男人的选择而卧床不起的情节就是她自我救赎的一种表现,同时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每个人都有反省救赎的机会,不会因为这个人品行是否恶劣而失去这个权利。这也是托尔斯泰认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他认为,人向上帝靠近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而每个人,即使是罪人,动物性已经遮盖了上帝性的人,也是有资格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他说:“按基督的学说来看,真正的生命在于最大限度地接近每一个人在内心发现并意识到的天国的完美,在于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意志同上帝的意志的融合。”而对于娜塔莎来说,即使是一个男性心中的完美女性的形象,也充斥着作者对她的无限同情,虽然娜塔莎的命运不算糟糕,但因为婚姻而成为一个受生活左右的,失去女性享受生活权益的命运,同样使人们同情,也同样表达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托尔斯泰在对人物塑造的同时,抒发了尊重女性权力的呼吁,希望能够感染更多的人来关注女权,消除社会性别歧视。

三、总结

托尔斯泰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读书,尤其是纯文学的书一定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该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上。”高尔基曾回忆说:“我总觉得托尔斯泰对文学不太感兴趣,反而对文学家个人很感兴趣。”这就充分体现了托尔斯泰对人物性格的重视。他认为文学里的每一个人物刻画都是有“模板”的,都是社会生活中某些人、某群人细微特点的体现。因此在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不能单单地从文章内分析,也要先考虑到托尔斯泰的性格,了解托尔斯泰的信仰,才能真正了解他想表达的是哪一个观点。再从人物性格特点入手,观察、了解作品中的表达特点,再结合托尔斯泰的“思想”,才能真正读透托尔斯泰的作品,才能读懂托尔斯泰本人。在世界文学中,“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高尔基评为“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最伟大的作品”,正如高尔基所说,直至现在,也很少能有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能够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

[1][英]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C].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M].张捷,译.译林出版社,2003

[3]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C].倪蕊琴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福楼拜等.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C].谭立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I206

A

1671-6531(2013)16-0026-02

责任编辑:贺春健

猜你喜欢
娜塔莎列夫博爱
七颗钻石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以爱博爱 倾我所有
母亲的餐桌
博爱之歌
奥地利性奴女孩不愿卖掉“牢房”
俄女子天生拥有一双“透视眼”
贾平凹与两蹲位
“抠门老人”的博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