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

2013-08-15 00:45王淑华陈忠仁唐吉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3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工作管理

王淑华,陈忠仁,唐吉平

王淑华/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长春130024);陈忠仁/吉林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吉林长春130024);唐吉平/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吉林长春130024)。

一、问题提出

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我国高等院校为实现高校的工作目标,依靠相应的组织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方法,发挥各种管理职能,引导全校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从而完成全校的各种活动,实现学校的各种目标。高校的行政管理团队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是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目标。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团队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及效率,对于加快高等学校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行政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较之于教学、科研活动而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为高校实现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提供基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行政管理团队,他们是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因此,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团队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从内容、职能到地位、作用都发生了不少新的转变,因此,只有不断提升高校的行政管理团队整体水平,充分重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有效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首先,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团队水平是高校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团队水平是高等教育适应大众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最后,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团队水平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必须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二、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构大都形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并呈现出行政权力为重的局面。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的诸多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学校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随着社会不断快速发展,对高等学位管理工作及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要求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严格,原有的高校管理观念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管理理念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完成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新任务。

第二,管理机制不和谐。现阶段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是校——院(系)两级管理层次,还有一些高校选择校——院——所三级管理层次,这种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经常出现“下级只对上级负责却不对工作负责,个人只对自己负责而不对部门负责”的一系列现象。特别是在干部选拔方面,许多高校还采用任命制,其弊端不言自明。有限的采用竞聘制,也常常会因为计划不周密、安排不合理等因素使得私人感情掺杂其中,使竞聘上岗流于形式。这种机制在管理实践中更多的倾向于刚性管理,对于管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产生了极大的限制,人浮于事、消极怠工以及“站队”、腐败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第三,管理队伍建设滞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制约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一所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其行政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但是,现阶段我国从事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待遇差距逐渐拉大;同时,在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在众多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例如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等)相对于教师总是处于劣势地位,这使得许多有潜力和能力的行政管理人员多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学历水平或参加专业职称考试当中,而对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只能简单地应付交差,不再用心思考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行政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的困局。

第四,机构膨胀且缺乏配合。机构膨胀是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众多高校目前行政管理部门及附属机构林立,门类繁多,机构在行政分工中越设越多,功能越分越细,虽说是做到了各负其职,但都是各扫门前雪,造成了“管事的人多,干事的人少”的局面。这就使得行政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密切配合和有效合作,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解决问题而是互相推诿和扯皮。这些情况使得日常效率明显下降,影响了学校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高校本来就不应该是行政部门,大学中的行政人员也不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官”。但我国与国外高度自治的大学不同的是政府管高校,这种行政管理体制的沿袭使得我国高校带有浓重的“官”气。具体表现在:管理理念、机构设置、运作方式、人员配备等方面。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权力的强势自然使得学术权力相对弱势,进而出现了学术权力屈服于行政权力的怪异局面。其突出的表现是一线教师的业务诉求时常无法得到满足,或是学术专家的合理意见常常无法有效地被采纳,“官本位”而非教学、科研本位的观念广泛存在。

三、优化路径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已迫在眉睫,深入研究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并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是我们一段时期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第一,转变管理方式。这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要。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两个转变:即从内部教学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的转变,从注重办学条件到注重社会效果的转变。因此,必须及时打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把工作的着眼点落在“以人为本”上,切实做到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人的因素是影响管理水平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因为人的因素可以全面激活其他因素,进而提高管理水平。高等学校本身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各方面的合理需求直接决定了高校教职工能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第二,树立和谐理念、建立健全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要使学校具备特色与活力,就必须根据学校发展的自身需要,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度不仅可以引导人的行为,同时也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保证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动态平衡、末位淘汰、群众评议、效益评价、信息互通、权力分配、审计监督等机制,都应成为制度和机制创新的重点并加以考量。另一方面,对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各项要素的整合和协调过程同时也是为了达到最好的管理效益对人的能力的挖掘过程,对物的资源的整合过程,对学校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整合、协调。

第三,加强管理干部团队的素质提高,加强团队建设。高校管理团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干部必须提高综合能力及素质,加强整体团队建设。首先,高校管理干部应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有事业心、有使命感,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其次,高校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恰当地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积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教学环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最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对于高校管理干部来说,高素质、高能力是做好服务的基础,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工作的前提。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沉着冷静、宽容大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第四,精简机构,加强协作。我国高校机构设置繁冗,不仅给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带来重大阻碍,同时也给高校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高等院校应该逐步建立并完善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校内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为高校精简机构提供保障。同时,行政管理人员应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工作中努力做到默契配合,同事间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努力把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一个最优化的工作群体。

第五,充分尊重学术权威,努力发挥学术权威在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尊重学校学术委员会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保证高校的教学、科研有序、正确地发展,由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确立学术、科研等发展方向,高校行政管理团队必须树立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服务意识,发挥为教学科研的服务作用。应当使权力中心适当下移,扩大院、系、所的自主权,努力使其权责对称,提高决策的公平性。

[1]汪洋,张继阁.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自议[J].兰州大举举报(社会料学版),2007

[2]张文渊.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

[3]越常环.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4]孙志伟,王亮.高校行政管理刍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3)

[5]骆小所.试论高校行政管理的个性化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

[6]刘锋,俞兆旺,熊英.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J].求实,2005,(1)

[7]冯玲辉.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问题的探寻[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工作管理
行政学人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