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青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合唱是将音乐带词演唱出来的音乐表现形式,其中涉及到音乐和语言两部分内容,在合唱中语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对合唱这门艺术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民族语言中独有的语言特点和民族特性对合唱的民族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民族语言和合唱艺术的关系,分析了中国民族语言在合唱中的民族表现。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民族语言是伴随着本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出现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民族稳定性。而合唱是多声部演唱的音乐形式,本身具有音乐和语言两个部分,所以合唱和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稳定性,使得在语言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合唱曲目也带上了很强的民族特色,因而就会构成我们所说的民族合唱的艺术形式。
歌唱音乐中除了通过旋律的高低来表达情绪,还可以通过歌词的描写来表达歌曲的感情。歌词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语言,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所以通过语言唱出来的歌曲也带上了民族色彩。而语言也成为划分乐风的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欧洲使用印欧语形成了欧洲乐系,而中国不同语言地区又分出了不同的乐系。可以看出,各地的语言文化对于合唱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尤其是合唱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已经和各个地区的民族语言产生了融合。民族语言文化和合唱艺术的结合,使得合唱艺术更加注重歌曲歌词所传达的民族文化,这一点在少数民族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纵观我国百年的合唱发展史,可以发现,虽然合唱发展只有百年历史,但也产生了很多具有民族语言特质的作品,从最早黄自的《长恨歌》到后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再到现代的《牧歌》等都是合唱的优秀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合唱一经引入中国便受到民族化的影响,并且随着合唱艺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这种民族化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而合唱和语言又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合唱艺术的民族化和中国民族语言是分不开的。
我国在18世纪末引入了西方的合唱艺术,从那时开始合唱艺术便开始了中国的民族化进程。在合唱刚刚引进中国时,中国的音乐家对于合唱这门新的音乐艺术还不了解,所以只能是模仿和学习西方的合唱创作技巧。因此,在当时也出现了很多西方乐曲填中文歌词的歌曲作品,像李叔同的《送别》就采用了美国歌曲《梦见母亲和家》的旋律,填上“长亭外,古道边”的中文歌词变成了一首中文作品。这时的合唱作品大都是这样产生的,但即便仅仅是填上中文歌词也对合唱艺术产生了民族化的影响,因为中国的音乐家在为这些外国歌曲填词时是从中国人的听觉习惯出发的,考虑的是中国民族语言的发声和发音特点,所以早期的作品可以说是合唱在中国民族化的初次尝试。
到20世纪30年代,合唱艺术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部分表现民族化内容的合唱作品,像冼星海的《拉犁歌》,李惟宁的《夜思》等。作者开始用民族化的思维去创作,使得中国合唱艺术在歌曲的题材和风格上表现出更强的民族化特点。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欢聚一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景象。合唱艺术也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由原来仅限于汉族语言的创作扩展到各个民族语言的创作之中,用不同的民族音乐创作的合唱作品反映出了各少数民族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歌颂和对新生活的希望。而从这时开始,有很多音乐创作者们开始深入到各个民族之中进行民族音乐的创作,而合唱艺术也和当地的民族开始融合,比如麦丁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的撒尼风格创作的一首合唱作品,这首作品的曲调和歌词都具有很强的云南当地彝族的民族特色,从这首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合唱作品的创作者们多是采用各民族当地特色的民族音调作为合唱作品的素材,并且完整的保留了少数民族的民族音调所具有的自然清新的旋律,使得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从建国以来,中国的合唱艺术和中国的民族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合唱作品中的民族语言特质也越来越强。
中国的合唱艺术在中国发展期间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受民族语言的影响,中国合唱艺术的唱腔与西方已有很大的不同,已经刻上深深的中华民族的烙印。民族唱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唱法,是各族人民根据自己本民族的偏好和演唱习惯创造发展出来的。因此,在演唱中国的合唱作品时有很多地方要借鉴民族唱法的内容。中国的民间语言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各地方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腔调,这些腔调在中国的合唱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地继承,使得中国的合唱唱腔具有民族化的特点。比如,刘文金的《赶牲灵》就运用了大量的民族唱腔,像是高潮中的一句“你招一招手”,里面的“你”、“招”“手”这三个字就用了三种不同的民歌唱腔,分别是颤腔、扩腔和抛腔,从中可以看出民族语言对中国合唱艺术的唱腔有着深刻的影响。
民族语言在合唱作品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的是合唱作品的节奏受民族语言节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合唱作品中衬词和衬腔的运用。这是中国合唱独有的一种作品形式,是在歌词中用一些语气词或者是象声词作为衬托词,一般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却对表现歌曲感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整个合唱作品的节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比如,根据湖北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龙船调》中的第二句歌词“妹娃去拜年”后面接的“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这一句就是衬词,跟主歌词没有什么关联,但是通过衬词表现出轻快的感觉,使整个歌曲的节奏变得很轻快,直观的表达出歌词中女主人公高兴欢快的心情。而本来这一句是当地民族语言中的象声词,被加入到歌曲中后就起到了赋予歌曲欢快节奏和表现歌曲感情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民族语言对合唱作品节奏的影响。衬词和衬腔的民族性尤其强,根据每个民族的语言习惯,合唱作品中所使用的衬词和衬腔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些衬词衬腔的加入使得不同的合唱作品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像是具有维吾尔族特色的合唱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中“伊啦啦”的衬词和衬腔,一唱出来就能感觉到新疆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再有《赶圩归来》这首作品中的衬词“啊哩哩”就带有浓郁的广西彝族的语言特点。这样的作品很多,使得中国的合唱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
韵味是中国古代诗词所讲究的,古代诗词都具有十分优美的韵律,并且能够表现出深邃悠久的意境,这是民族的特色。所以在合唱艺术引进中国后,中国的音乐创作者们就将古诗词加入到了合唱的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有民族语言韵味的中国合唱艺术。并且在那些根据中国的古诗词和古曲创作出来的合唱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国民族语言——诗文化的美感和意境。比如黄自的合唱作品《长恨歌》就是根据古诗词和古曲创作而来的,不仅歌词采用了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内容,并且在旋律上也参照了《清平调》这样的古曲来进行创作,使作品《长恨歌》能够在歌者们的演唱中感受到原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再有,王震亚创作的《阳关三叠》也是一首极富中国民族语言诗文化色彩的合唱作品,这首作品的歌词取自王维的七律诗歌《送元二使安西》,在旋律上则是根据古曲《阳关曲》来改编的,歌曲将主题的变奏重复了三遍,充分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保留了原诗的雅致含蓄的意境,这是在外国合唱作品中见不到的,是中国合唱艺术独有的民族语言的韵味特点。
从这些民族语言特质在中国合唱作品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语言特质在中国的合唱艺术中既有直接表现又有间接表现,像是民族语言的口语作为衬词衬腔在合唱作品中得到运用,这是直接的表现;而民族语言的音调对合唱作品音阶和调式的深刻影响,这是间接的表现。多民族的特点使中国的合唱作品具有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民族风格,五十六个民族就有五十六种不同的合唱风格,甚至更多。这么多的民族语言对合唱民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的民族语言已经渗入到合唱艺术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国的合唱艺术已经达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民族化。
合唱这门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合唱艺术已经打上了中国的烙印,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合唱的中国合唱艺术。中国文化中的各个方面都对合唱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中国的民族语言,不论是汉语还是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对合唱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合唱艺术特点,使得我国的合唱艺术形式相比起西方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让世界都听到中华民族的声音!听到中国的民族合唱!
[1]张黎.看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合唱之民族化发展[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3)
[2]王晓亮.承民族音乐之经典,创交响合唱之新作——感言《交响合唱·冰山上的随想》[J].歌剧,2012,(6)
[3]陈东,谢艳群,陈王君.突出特色、树立优势——民族地区高校合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6)
[4]张铁民.刍议合唱指挥应注重的能力——从建党90周年合唱比赛想到的[J].考试周刊,2011,(50)
[5]袁凯.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主题发展手法探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9)
[6]李君.合唱艺术民族化的回顾与启示——以广西少数民族合唱发展状况为例[J].人民音乐:评论,2011,(3)
[7]田峰.根植于民族土壤的合唱艺术——浅谈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J].科园月刊,2010,(3)
[8]霍红梅,霍盈洲.《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J].档案,2010,(2)
[9]袁凯.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创作刍议[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8)
[10]曹昆.论即兴表现在当代民族合唱创编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广西多声部民歌为例[J].歌海,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