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运用

2013-08-15 00:45:0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案例教学法

李 智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部分高校在大学四年级为毕业生集中讲授这门课程,其中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笔者所在的学校从2008年开始开设1个学分、16个学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观、人生观,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学会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1]。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建设比较薄弱,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介绍,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笔者从教学中了解到,学生更希望获得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在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困惑、学会如何进行选择和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类实际的问题。案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案例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的合理性

1.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它更需要学生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为个人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这门课程更多地强调对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理论学习,学生个体也希望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2.案例教学方法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充分理解所学理论,并且要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法更注重实践性,在职业生涯课里用一些适当的案例让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需要独立地解决问题,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调动起来。

3.案例教学法还更加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分组学习、讨论、总结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学会如何合作。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职业探索时期,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关注。他们也更想从课堂中获得一些真实的、贴近他们的实际案例情况,从而了解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在课堂中,真实案例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乐于积极参与其中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提前体会到工作中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如何与人合作,为学生未来走向职业提前做好准备。

二、案例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运用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获得学生对于目前该门课程中案例教学使用情况的评价。随机抽取本校大一学生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96份,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98%的学生都表示在该门课程中教师使用过该种教学方法。对于使用的频率,25%的学生表示每堂课教师都会使用该方法,41%的学生表示教师偶尔使用该种方法。对这种方式是否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18%的学生表示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理解相关知识,30%的学生表示有一些帮助,52%的学生表示帮助不大。教师所选取的案例,您觉得是否符合您的期望,23%的学生表示非常符合,46%的学生表示一般符合,31%的学生表示不符合。哪些因素影响您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学生的排序为案例的新颖性、趣味性、活动的组织形式。

笔者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运用情况满意度不高,普遍认为目前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过于陈旧,或是优秀成功人士的成长之路或是某名牌高校优秀毕业生的成才之路,和目前自身情况联系不大。另外,对于教师使用案例的情况,学生认为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讨论后所出现的争议、不同的观点没有很好地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目前案例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案例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运用的有效性低。虽然教师努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但是使用效果不好,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低。其次,案例陈旧,新颖性不够。学生普遍认为现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所用的案例过于陈旧,有些案例教师一开始讲很多学生就发现之前已经听过。再次,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教师由于自身相关知识的缺乏,往往对案例的分析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透彻的分析。

三、提高案例教学法运用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目前案例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课程运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提高案例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建议。

1.案例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特点与需求。大学一年级学生处于职业探索时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都乐于积极探索自己的职业未来发展。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是他们认识职业世界的一个方式。在选择和编排案例时,首先必须考虑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介绍职业的课上,介绍本学院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代表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他们的在校实践情况,学生对此更感兴趣,而且认为这样的案例对自己的成长更有帮助。另外,案例也必须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所选取的案例必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能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同时案例也必须具有一定新颖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案例应用中要保证学生参与度。在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时,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需要讨论的案例、以哪种方式进行讨论等。如果学生参加讨论不积极,教师就需要在组织讨论前按照某种方式进行分组,保证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积极在课前预习教师所留的作业,要仔细阅读教师的案例,分析和思考所留的问题。教师、学生二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案例的讨论充分、深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角色。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给学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要允许不同想法、意见的碰撞,让学生在辩论中一点点意识到解决问题运用哪种方法更合适。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又不能让讨论放任自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导演。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解决学生仍存在的疑惑。

4.建立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库。由于职业生涯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需要学校方面共同努力,建设本校的职业生涯教学案例库。搜集整理本校优秀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个人大学成长之路,编辑整理成可供教学使用的案例。案例也要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需要不断更新案例,案例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5.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目前担任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老师,多数学校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为主体。这只队伍由于日常事务繁忙,同时自身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相关知识,虽然希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想切实地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就需要通过让教师参加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证书等方式提高本门课程教师的理论水平。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案例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案例教学方法不能替代其他教学方法。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应用社会实践这种方式,通过参观企业、工厂,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切实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企业人才的职业发展之路,这种直接的体验是案例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

[1]张海英,周显洋.浅议案例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5

[2]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J].2007,(10):22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