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2013-08-15 00:45陈丹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陈丹丹

英国19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 《信仰的力量》一书中这样写道:“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所以,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立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信仰是我们干事创业、立身做人的灯塔和方向,是共产党人的灵魂,而信念则是身体力行、不懈追求信仰的精神因子。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因此,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理想信念能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

一、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

曾记得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短短十个字,却足以让当代教育者担心,让老一辈长者寒心。笔者曾与几位大四毕业生交谈,他们总会以“茫然”二字来形容大四生活。曾经的踌躇满志,慢慢被现实磨平;渺茫的就业前景,使他们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党和国家所期待的理想信念早已离之遥遥。

政治上,尽管他们肯定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但他们更正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最为突出的腐败问题、两极分化问题。因此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对党的认识也非常模糊,对党缺乏真正的感情,在他们的眼里,入党更多的是为了工作的需要。

思想上,虽然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因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显示出媚外心态。多数大学生有集体观念,但有少数人对集体表示冷漠。

学习上,为了适应自主择业,为了追求不同的自身利益,他们真正刻苦地投入学习早被拉关系找工作取代,过早地为就业而奔波已成校园的现代文化,坚守学习阵地,勤奋学习专业知识的已经为数不多。

生活上,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在消费行为上,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二、理想信念缺失的症结所在

造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症结所在。

(一)媒体传播的误导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媒体起着非常大的传播作用,然而不良的媒体误导则时刻影响着年轻一代。如荧屏上最热的综艺节目是秀超女、秀快男。这些节目的背后多半是人心中对趋炎附势、尽快成名的企盼;再如一些所谓的法制节目,猎奇猎艳、鸡鸣狗盗,讲的大多是生活的阴暗面,只能让人感觉到社会上到处都是负能量,做人难,做好人更难;还有某些所谓家庭调解节目,挑拨离间,激化矛盾,揭开疮疤,撕裂亲情,捅的就是人心中不愿公开触动的软肋;一些电视台还争先恐后抢播穿越剧、宫斗剧,不是指鹿为马、糟蹋历史,就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彰显人性之恶。

(二)学校教育的偏得

首先是基础教育。由于追求升学率、优秀率和合格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放松,带有象征性的、能起轰动效应的“作秀”取代了思想教育,并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

其次是高校教育。由于大学的扩大招生和毕业生的自主择业,使得就业率成为高校水平的风向标,于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表现得有些力不从心,工作方法也不可能象以前国家统一分配时那么顺畅。以致于一些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更重要的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却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会忙于学生日常事务的应付,对学生成长缺乏指导和帮助。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今的大学生已经从80后跨越到了90后,其最大特征就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模式把他们捧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酿成了没有大家只有小家,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甚至到了学校,中小学老师也往往束手无策。同时,90后的父母们正值国内改革开放的高潮时期,很多家长外出打工或经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挣钱上,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

(四)个人自律的淡薄

一方面,由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从小就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练。他们往往以自我成才为中心,又面临学习、生活、就业的三重压力。对于长期养尊处优,自理能力又弱的独生子女,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有明确的自我观念,他们热衷于张扬个性,追求自由,重视个人权利,甚至拒绝一切约束,我行我素。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渐渐淡化。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只追求个人享乐,崇尚“唯我主义”,淡忘了社会责任和义务,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远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五项对策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靠学校或家庭是无法缔造这座精神大厦的。只有调动各种综合因素,才能重树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改善高校党建工作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如何让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用创新思维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方法。

一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学生思想实际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热点,深入学生,广泛调研,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化解学生思想上的各种矛盾,把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归根结底关键还在于人,特别是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关心和爱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他们的进修和深造创造条件,在其职务职称的评聘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竞争措施,不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充满仇恨没有爱心的家庭,孩子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也会是一个自信、善良的人。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养成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其次,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应对,尽量妥善处置,使孩子能认识自我;另外,优化家庭教育,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理想有信念的生活氛围,在他们对人生发生疑问时,主动帮孩子解惑答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只有有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健康全面的孩子。

(三)加强学生自身修养

要启迪学生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认识到恶劣环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在顺境中不骄不躁,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挑战自我,努力完善自我,积极超越自我。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兴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理想适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家史铁生写过:“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散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撒烈烈朝晖之时。”这是对光明、对生命的一种希冀和信心。我们党在发展历程中,有过挫折,有过困难,甚至有过失败,但共产党人就像追寻太阳的光辉一样,始终对党的前途充满信心,无数志士仁人为之浴血奋斗,哪怕粉身碎骨也不退却,正是这样才成就了伟大的党,创造了中国奇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很复杂,但是,只要上下拧成一股绳,坚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全方位合力,特别是有高校党组织和辅导员的精心组织和安排,相信新一代大学生一定会健康成长。

[1]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袁贵礼,刑建辉.透视灵魂—世纪之初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4]陈新建.信仰·信念·信心.解放军报[N].2012-7-26:7

[5]徐俊川.论当代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6]朱玉泉.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J].学习月刊,2006,(16)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