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发展探讨

2013-08-15 00:43张旭静
财政监督 2013年18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全过程财政

●张旭静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指针。为此,财政监督部门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价值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按照“突出重点、抓大放小,权责对等、优化结构,服务大局、分类监管”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不断在财政监督内容上实现新突破、机制建设上实现新提升、方式方法上实现新思维,从而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一、财政监督内容上要有新突破

(一)加强收入监督

财政监督部门在财政监督工作中要主动关注财税制度的实施情况,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工作思路,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工作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加强税收征管部门征管质量、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非税收入的征收监管和信息反馈,保障税收政策执行,非税收入征管查相分离,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和均衡入库,推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健全稳定长效的中央财政收入监督机制,实施中央财政收入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发挥财税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确保财政收入增长稳定、结构优化。发挥财政监督部门就地监管的优势,通过专项检查与调查,跟踪反映财税政策执行中的重大事项或重要问题,提出改进和加强管理的政策建议,为决策者和管理者当好参谋。

(二)强化支出监督

据统计,2012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不含税收返还)为39912亿元,比2007年的14017亿元增长2589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6.9%。为此,财政监督部门要履行好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职责,围绕促进民生财政和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加强对“三农”、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和财政资金的监控、检查、调查或审核,体现区域特征,大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保障政策执行效果。

(三)推进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质量的不诚信,容易引发社会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作为长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的部门,财政监督部门要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防范和制止各类违反财经法规行为。财政监督部门要加强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核心的会计监管,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以及涉及国计民生重大事项的检查,推进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的规范和重大财税政策的落实,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促进诚信社会建设。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内部管理、业务报备、财务会计等日常监管。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和组织方式,强化对中央企业和重点行业的联合监管,加强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的情况重点检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加大处理处罚和曝光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社会影响力。加强上下级财政以及与审计、证券监管、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避免重复检查。逐步建立起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共同构成的完整会计监督体系。

(四)促进金融监督

财政监督部门就地履行财政金融监管职责,既是严肃财经纪律、维护金融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要手段。围绕金融体制改革重点,形成以金融监管机制为纲领、以服务财政金融改革为目标,以防范金融和财政风险为导向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监管格局,在财政部授权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部门监管职能和作用,找准财政金融监管的平台和切入点,将保障财政金融政策执行、加强金融财务资产监管、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作为财政金融监管的着力点,从完善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重点关注金融行业热点问题、金融创新业务背后深层次规范问题,促进金融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五)推进综合监管

综合财政监管是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监管全过程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坚持全面推进,分步实施,做好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预算资产财务等综合财政监管,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对中央基层单位财政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作用,突出就地监管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强化监督成果应用,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强对县级中央财政支出资金监督检查,全面评价中央财政支出政策在县域执行情况。坚持各项支出监管事项延伸到乡镇财政,切实强化县乡财政资金监督。继续推进以乡镇财政联系点制度,强化与县乡财政的信息互通,促进县乡基层财政履行监管职能,推动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二、财政机制建设上要有新提升

(一)积极推进财政监督大平台建设

在巩固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巩固日常管理和专项检查相融合的监督机制,尝试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健全立体式财政监督体系。同时,采取实质性措施,全面介入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逐步对预算管理全过程开展同步监督,并将监督成果与财政资金分配挂钩,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

(二)着力推动财政监督科学化

1、健全日常审核机制。从建立完善审核机制入手,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日常监管质量和水平,探索并建立和完善“注重主动沟通、提前介入审核、多方综合协调、完善操作制度、强化部门管理、加强政策呼吁”的审核机制,切实提高审核效率和效果。

2、突出专项检查成效。专项检查将借力与助力相结合,建立完善联合监管机制,提高整体监督效能。注重树立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意识,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妥善处理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关系,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保证中央重大政策顺利执行。按照“坚持政策规定、依据实事求是、结合具体情况、处理依法合规”的原则进行处理处罚,处理人与处理事相结合,强化责任追究,确保中央政策有效贯彻落实,加强惩处力度,提高监督执行力。注重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揭露典型,提升层次,推动规范长效的管理和执行机制建设,提升监督后续效应。促进财政监督部门监督工作更加服从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大局,更加有力地保障财政改革和发展,更加体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三、财政方式方法上要有新思维

(一)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的方式方法

在财政监督方式方面,要坚持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相结合,将财政监督关口前移,逐步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同时,加快安全性、合规性监督向有效性监督转变,积极探索开展绩效监督,逐步实现财政监督从注重问题性检查的 “纠错型”监督向促进财政管理、完善内控的“预防型”监督方式转变;在财政监督方法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综合运用监控、审核、检查、调查、督促、反馈等方法,逐步实现财政监督的实时、动态监控。

(二)积极创新监督思维理念

比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更难的是思维和理念上的创新。站在惯性思维和政绩观念的角度,检查越多,越容易出成绩。但财政监督部门不能简单地追求政绩,而是要侧重于理念和思维创新。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探索新思路。在深刻认识各项财政政策的本质要求及财政活动规律基础上,善于发现新的问题,研究更具专业化、系统化的对策;勇于冲破旧的束缚,研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的观点,为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决策服务。切实加强金融监督、会计监督,在监管方式、查前调研等创新思路,扩大财政监督影响。围绕重大财政政策等深入调研,发挥财政监督对财政改革和发展的保障作用。积极推进财政监督部门财政监督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监督成效,把握防范财政风险的新方法、新途径,规范监督行为,提高监督能力。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全过程财政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