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国
林志国/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人文系讲师(福建泉州362700)。
近年来,随着投入的增加,高校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普及。以泉州民办高校为例,53%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55%的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对高校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首先,多媒体课件图文、声音、影像并茂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尤其是应用型高校的诸多抽象的技能课程。再次,多媒体教学省却了教师很多搬运道具、板书等麻烦,一定程度上让教师的授课更生动、更具有艺术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深受师生的欢迎。
各级政府、高校自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多媒体教学的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进入了不少误区。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盲目性。多媒体教室的普及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应该使用多媒体。比如数理类的基础课就不适合,数理的很多结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推导与演算过程,而多媒体则在鼠标的点击下简化了这些过程。但是泉州民办高校数理类的基础课中高达19%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类似这些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认为别的课程都用多媒体,而自己不用的话学生会对该课程排斥,领导也会有看法;也有老师认为推导与演算过程非常难,依靠课件比较不会出差错。原本不适合多媒体教学的课程随大流的使用了多媒体,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恰得其反。
同时,多数教师认为既然使用了多媒体,就应该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在一些不必要用多媒体的地方也非得使用多媒体,变成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画蛇添足,比如,课文中有些表格已经一目了然,但是有些教师却非得扫描搬到课件上。
1.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根据调查,泉州民办高校完全自己制作课件的只有19%,由于图省事等原因,81%的教师完全使用别人的课件或在别人的课件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和修改。81%的教师中,利用百度文库等网络资源获取课件的占48%,利用教材出版社配套课件的占24%,利用其它渠道获取课件的占9%。教学中学生不同、所在区域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教学设计也应有所差异。盲目依赖别人课件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导致上课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完全按照别人的设计来讲课,甚至前后逻辑出现错误浑然不觉;再者,很多课件的教材版本和课本的内容相差甚大,让学生听课和做笔记更为吃力,部分教师甚至给学生的说法是“我们发的教材不好,因此用别套教材的课件”,自欺欺人。
课件制作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也和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高有很大关系。泉州民办高校87%的老师仅能运用PowerPoint、Word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仅有4%的老师能熟练使用Flash等视频软件,会使用视频剪辑器的教师不足1%,导致课件制作缺乏创新,多数偏于呆板或雷同于别人。
2.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舍本求末。根据调查,泉州民办高校的教师平均制作一次课(两小节,每节课45分钟)课件所需要的时间为140分钟,由于大部分教师同时教授2-3门课程,因此总共所花的时间非常多。有10位教师表示常做课件到深夜。而根据调查,62%的时间花在字体的编排、图片的寻找、图片出现顺序的调整、花边的插入、背景的美化等。教师备课的主旨应该依然是备教材、备学生,而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课件本身,使得课件看似精美,但是教师备教材、备学生的时间就少了,使得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教师讲课形同走马观花,无法深入,降低了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件过于华丽且包含很多与教学不相关的内容,学生可能会把注意力放在课件的背景和图片上,从而放松对讲述内容的注意力。
1.多媒体教学的“满堂灌”现象。65%的学生反映,上课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偏多,每页的文字密密麻麻,一节课下来,只看到教师快速的翻页,一页的内容学生还没听完,教师就翻下一页了。经常一节课结束,该教师的课件还没翻完。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教学中内容应该求多求全,有的教师担心不讲课则难以维持秩序,于是想方设法利用多媒体将45分钟上满,于是把所有能收集的可有可无的资料塞进课件中,结果课堂容量过大,多媒体教学又演变到了“满堂灌”的填鸭子教学中,并且造成重点难点不突出。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大脑接受知识的容量是有限的,“满堂灌”的教学使学生很难掌握相关知识,并且造成大学和高中没什么区别的感觉,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2.多媒体教学的用途曲解。18%的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室变成了“录像放映室”,这些现象比较多的出现在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上。比如,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由于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不好,学英语兴趣不大,教师不好好加以引导,而是以提高兴趣为名,半节课甚至整节课都在放映英文电影。有些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极强,甚至放映与该课程没有任何关联的音频视频,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有是非判断能力的,因此对这样的教师和课程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心理。
3.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依赖性。泉州民办高校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的老师当中,81%的老师坦称离开多媒体就无法上课。部分教师一旦带错课件就乱了阵脚,甚至停止讲课,让学生自习。其根源是教师对教材不熟悉、不消化,而只能借助于课件的步步提示。22%的学生反映授课教师存在着“念课件”的情况,教师逐字逐句念课件,不加以讲解或讲解甚少,不分重难点,让学生无所适从。多媒体原本的地位与作用是辅助教学,错位成“核心”,而教师的地位变成了“辅助”,从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教师变成了放映员和解说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削弱了教师的言传身教的人格力量,弱化了学生人格的塑造效果,违背了现代教育原则。
首先,我们要明确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工具与手段,是居于辅助地位的,是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因此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并且不能过分依赖。
其次,根据教学需要酌情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需要使用多媒体,也不是每节课的每个步骤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使用哪些多媒体,避免多媒体选用的盲目性,使多媒体技术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同时要注意降低使用成本。根据教学的“最小代价律”,媒体编制利用选择率=可能得到的教学效果/需要付出的代价。若多种媒体都能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要选择成本低的媒体,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1.减少依赖,自主创作。依赖于网络上或别人的课件有诸多弊端,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要提高教学能力,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但是如果把教学内容逐字逐句的敲打到课件上,所花费的精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师也要学会借力,可以向教材出版社索取相关配套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大胆取舍。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紧扣备课的原则。教师备课的原则应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备教材、备学生身上,因此多媒体制作所占的备课的时间应该严格控制。多媒体课件既要美观又要简约,不必为了华丽而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
从学生的听课角度而言,多媒体课件的字应该够大,在多媒体投影仪效果一般或者老化的情况下,文字能涂黑的尽量涂黑,字体用黑体为适合,不能为了所谓的美观而忽略了后面的学生能否看得见的问题。课件制作内容要少而精,文字应该尽可能简明扼要,忌繁杂,突出材料、案例与问题,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插入的视频应该事先用视频剪缉软件剪缉好,避免播放太多不相关的片段,挤占教学时间。
1.教师避免自困于多媒体控制台四周。在上课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或者说学生相当于演员,教师是导演。因此,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也应适时走到学生当中去,把更多的时间拿来与学生交流,或者走到学生身边鼓励、督促学生发言、讨论、交流。教师应避免自困于多媒体控制台四周成为“孤家寡人”。也因为常离开控制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使用配套的带激光教鞭功能的遥控笔。
2.多媒体教学也应适当“脱稿”。传统教学鼓励教师上课“脱稿”,多媒体教学中也应鼓励教师“脱稿”,而不是呆板地按照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一段一段往下讲。因此课件中的文字可以只是一些提纲或者一些提示、图表。“脱稿”更能与学生很好地交流,更好地根据学生上课的反应来调节上课内容,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口才,增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分,更达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给高校教师授课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给教师带来了很多挑战。在多媒体教学使用中,教师应树立正确观念,自觉提高相关技能,同时应坚持传统教学中值得保留和发扬的优点,大力提高教学效果。
[1] 陈广玲,刘跃华.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6)
[2] 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0(11)
[3] 李永青.关于当前形势下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
[4] 张有录.大学课堂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5] 郭红,韩清,李享娟.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1)
[6]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