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端,吴有凯
曾秀端/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吴有凯/厦门市城市职业学院教授(福建厦门 361008)。
武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并传承延续,具有身心教育意义的身体运动文化。中国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既注重对人身体素质的锻炼又注重对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内外兼修的特点。除此之外,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它的起源发展就使其具有技击性,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上现如今已经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武术体系,并因此分门别派。并且中国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包含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方面的精髓在其中,使得中国武术形成了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的理论体系。中国武术所具有的武术文化呈现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台湾的武术与大陆尤其是与比邻的福建武术在文化的发展上有着巨大的联系。正所谓,地缘近,文缘深,血缘同,因而其武术发展也极为相似。福建与台湾两地也一直被划分为一个共同文化区域,这都与两地有着极为相似的文化渊缘有关。
福建古时称“闽”,素有“八闽”之称。长期流行于福建八闽大地的地方传统拳术,亦称之为“闽拳”。“闽拳”是我国南方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其历史悠久,拳种繁多,内容丰富,风格特异,体系完整,传播广泛,并且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中在闽拳之中,流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体系较完整的有达尊拳、太祖拳、罗汉拳等四十余种。[1]每项拳种都具有十几个乃至上百个拳术、器械以及对练套路。这四十余种拳种流派许多都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但是却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武术技艺特点,即古朴刚阳、高马短技、步法稳固、手法多变、以气催力、以声助阵、攻守兼备等鲜明的特点。
“闽拳”经历了元、明、清几代数百年战火的磨砺而延续不断,并持续地向外延播。早在数百年前就随着飘洋过海的乡民传播至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闽拳武馆众多,习练者数十万众。在国内,闽拳也很早就流传至台湾、广东、江西、河南等省。[2]据统计,在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光福建省的武术道馆就多至上千家,人们都十分热衷习武,几乎村村有武馆。各地乡民“忙时来耕作,闲时来练拳”,练武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逢年过节,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武术表演、比赛更是热闹非凡。福建省政府部门也对当地武术的发展十分重视,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武术交流学术研讨会,以及大型的武术比赛,这在促进武术的发展,增强技艺交流以及理论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西方体育的冲击,以及许多老的武术家的相继离世,并且受到国内竞赛体制的影响等诸多原因,传统武术在继承与发展上已出现了危机。因此,继承与发展这一沉重的历史课题又重新摆在我们面前。
公元1661年,在东南大部已为清军所据的险恶形势下,郑成功决定亲率舟师收复台湾,作为复明的根据地。经过9个多月的激战,在台湾汉族和高山族同胞的配合下,终于将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在郑氏部属中,有许多闽南子弟后来留居台湾省。据悉,郑成功招贤起义的地方是福建省泉州市潘山一带,这一带的民众有四个姓氏,分别为潘姓、薛姓、庄姓以及林姓,这些人大多数都追随郑成功反清复明,还有一部分到台湾地区去抗击荷兰侵略者。在潘姓中,有个叫潘伯亮的,是当时的一名武举人,跟随郑成功到达台湾之后便在台湾地区安家立业。现如今台湾地区潘姓人士有上万人之多,都为潘伯亮的后裔。厦门白礁也有许多精通武艺的人都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候的前部,大部分留居台湾,至今每逢农历三月十一日,他们都要举行祭祖活动,以示不忘故乡。明清时期是福建武术传入台湾地区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传入台湾的武术,在民间的民俗活动中有充分的表现。在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郑成功的许多旧部下都纷纷远离政务,隐居乡间,在闲暇时间里便习练武术,因而使得福建武术能够世世代代流衍至今。台湾的许多艺术项目,例如“布马阵”、“宋江阵”等等都源自于福建地区。“布马阵”的前身属福建地区“竹马戏”,但是“布马阵”在表演形式上与“竹马戏”已经有所区别。“布马阵”上加入了更多武术以及杂技的技巧,动作更加激烈,对表演者的武术功底要求也更高。“宋江阵”传说也是由戚继光平倭来闽时所传“鸳鸯阵”演变而来。另一说为清末晋江武术名师蔡玉鸣所创,后由闽南武师传入台湾。“宋江阵”的精华为“连环八卦阵”,由32人演练,分为 8组,4人一组;1人持刀盾,3人持棍棒进行攻防对练。组与组之间还可以循环穿插,队形进行自由变换,场面威武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福建南拳具有庞大的技术体系。最早传入台湾的当属清代时期方七娘所创立的永春白鹤拳。另有台湾籍林德顺,得永春拳技真传,现仍设馆于台南,桃李满门。民初赴台传技的白鹤拳名师,尚有曾四再传弟子二师哥、小二师、阿凤师三人,所传为飞鹤、食鹤、纵鹤。永春白鹤拳在台湾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台湾民间武术的重要拳种。[3]
龙虎拳系南少林一脉,嘉庆年间莆田人蔡阿买精此技,辗转到台湾后传技嘉义人吴大朝,吴大朝又传授于迁居台湾的南安人林大义三兄弟。直到1949年,吴大朝去世之后,它所创办的“中国国术馆”便由他的传人林大义接手,所授徒弟颇多。后来林大成回到大陆,以行医授拳为生,至今闽台两地都有龙虎拳流传。
五枚花拳也是源自南少林,在清朝末期,有一名叫慧善的福建苦行僧人在游台湾的时候,将五枚花拳带入台湾,并且将五枚花拳传授给台中的孙以欣。孙于民初传其甥曹炳章,曹以教养为业,授徒众多。1924年曹炳章来厦门,将此拳传泉州人郭清河,故至今闽台两地均盛行五枚拳技。[4]
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牢牢抓住交流合作的机遇。现如今,随着海峡两岸关系改善,两岸交流的增多,也促进了两岸地区民间武术的交流合作。详细分析闽台地区民间武术交流合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两岸关系的改善,为闽台地区民间武术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但随之而来,人们的运动也减少了,各种富贵病接踵而来,人们亚健康状态严重,而且明显男性亚健康比例高于女性。对台湾地区人民武术学习的兴趣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对武术有着深厚的学习兴趣,认为学习武术不但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而且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可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5]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台湾台南县麻豆镇的麻豆池王府,每年都会举办大型庙会,在庙会上就有武术表演,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武术社团与武术爱好者前来参加与观看;台湾云林县将武术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功课,其中中小学生在武术项目学习的选择上,多为太极拳、太极剑以及福建南拳等项目,可见云林县人民已经从小孩子抓起弘扬中国武术。两岸地区广大人民对武术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也为闽台地区民间武术的交流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闽台民间武术原本就是同根同生,一脉相传的,加强闽台地区民间武术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两岸友好关系的发展。(4)台湾是一个民主性较强的地区,台湾地区的武术活动也多为民主自发的,因而在闽台地区民间武术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就多了灵活性,更便于组织。
2.闽台地区民间武术交流合作的特征分析。闽台两地的民间武术的交流合作因为历史时期的变更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1)在明朝时期,福建省作为反击倭寇以及收复台湾反击葡萄牙战争的前沿阵地,明朝政府所派遣去福建的军队将中原的武术带入福建地区,并且与福建当地武术相互交融,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福建武术的发展。(2)在明朝末期清朝建立初期,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并在台湾驻守,将中原武术带入了台湾地区,台湾武术也在此环境下逐渐形成。(3)在清王朝成立初期,汉族人民为了反对清王朝,各种反清复明的组织纷纷成立,在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也有描述,其中天地会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反清复明的地下组织吸纳了众多民间的武术高手,他们主要便是活动在闽台地区,因而也促进了闽台地区武术的交流。(4)在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特别是在施琅所实施的闽台地区人民能够自由往来的政策之下,更为闽台两地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5)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后,国民政府撤兵进入台湾,在其撤兵入台的军队中包含了众多中国各地的武术人才,他们将中国各地武术体系带入台湾,并与台湾当地的民间武术相交融,对台湾武术体系的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此之后,两岸关系的恶化也使得两岸的武术交流存在了近三十年的分离。(6)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促进了两岸之间的贸易往来,又为闽台地区武术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条件,并且随着交流的扩大,闽台武术的交流合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福建省与台湾省仅以一条海峡相隔,他们之间有着十分相似的运动习俗。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当中,这种相似的运动习俗也为两岸地区人民打上了同一民族、同一种文化语言的印记,因而得以传承延续。武术的多功能作用,武艺文化的多姿多彩,已经唤起闽台地区人民的民族情感以及文化习俗方面的认同感。除此之外,由于闽台两地民间武术的交流合作多为群众自发组织的,具有自发性,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的操作空间。近年来,闽台两地武术交流日盛,每年都有多批专家学者互访,或观摩学习,或切磋技艺。大陆多批专业人士赴台执教等等便是明证。应当说,这是闽台体育交流的强动力。
[1] 林建华,郭琼珠.“闽拳”的主要内容、特点与发展战略研究[C].福建体育局新闻中心编,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2006,4:8
[2] 王进发.台湾汉留天地金台山勤习堂文化武术传习录[C].福建体育局新闻中心编,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2006,4:18-21
[3] 郭应哲.永春白鹤拳源流考[J].台北:中华体育季刊,2001(2):21-25
[4] 永春郑礼叔教传拳法[M].2006.3,得之于福建永春潘威而拳师收藏
[5] 高娅,陈如桦,廖元金.闽台武术交流的历史、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7(5):8- 10
[6] 谢军,陈少坚,林晓英.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及其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