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 洁
做过记者的人都知道,要想一则新闻有深度、有受众、有说服力,需要在“采”和“写”两个阶段下工夫。“采”要采得其所,还要发现新鲜事物;“写”要言之有物,妙笔生花,才能吸引广大读者,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总而言之,一则成功的新闻报道离不开被采访者及广大受众的“买单”,这就不得不提到在新闻采写中的人际关系艺术。
记者往往在如何成功与采访对象沟通上煞费苦心。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采访对象因紧张或领悟能力不够强,不能很好地理解记者提出的问题,造成言辞空洞或答非所问,记者真正想了解的问题反而没有答案;又或者,记者没有在如何引发采访对象倾诉欲上下工夫,提出的问题缺乏实际内容,导致采访对象不知从何处入手,无法回答。要解决诸如此类问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处理好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技巧,换句话说,就是采访中把人际关系的艺术性充分发挥出来。定位好了这两个角色,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说不定还会发现更多的新闻线索。
采访无疑是新闻报道的首要条件,成功的采访不仅可以使记者获得全面真实准确的素材,还有可能激发被采访对象的倾诉欲望,从而获得其他更深入、更有趣的新闻线索。首先,对于采访对象,要根据对方的身份、所在的环境、特殊的要求,给予其尊敬的称呼,不能让采访对象敏感地觉得相互间的不平等地位,从而在采访之初就产生不满情绪。称呼得当,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得以淡化,此时进行采访会令被采访对象更容易接受,从而主动开展话题。同时,说话要注意礼貌。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交谈中同样的话由于语气、语调、面部表情和情景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含义。采访中,要明确自身定位,提问要时刻掌握采访对象的状态、回答问题的方式、独特的语言特点,以便于采访对象在第一时间接受并做出反应。有时,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记者会与采访对象开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来活跃气氛,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谈笑的分寸,既要让采访对象放松下来,又不能因为谈笑影响采访对象的整体思路。也可以适度赞美采访对象,让话题顺利进行,但赞美要有具体内容,最好能与采访内容相关联。
此外,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非语言艺术也对采访能否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记者的表情若是僵硬的,那么往往会对采访对象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觉得这个话题是不受人关注的,甚至是被讨厌的,会影响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继而影响语言的表达;记者若不能体现出真诚的提问意愿,那么采访对象会产生一种被忽视的反应,回答的问题也是敷衍了事,故事讲述缺少可读性。这都证明,记者表现出来的外在状态,影响到采访的有效性和新闻的价值。
记者问是一方面,采访对象说是一方面,记者的听也是一个不能不提的环节。采访过程中,礼貌“倾听”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条捷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在有些场合,由于你说了很多话而没有注意倾听,你至少做了两件对你十分有害的事。第一,尤其在同行或比你强的人在场时,你暴露了你的浅薄与无知;第二,由于你的滔滔不绝,你失掉了向别人尤其是专家学习的机会。在采访中,我们可能遇到一些非常专业的话题,需要我们耐心倾听并进一步了解;可能遇到一些我们没想到的话题,需要我们调动发现新闻的热情积极探索,所以,要尽可能不打断对方的谈话,等话题告一段落时再继续引导。
采访结束后,进入到写作阶段,这其中也包含着潜在的人际关系艺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首先我们要考虑受众的身份、接受能力、喜爱的语言风格,努力使传播内容、传播方法、传播形式符合受众的口味,这就要仔细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揣摩受众态度,理解受众心理,增强受众的认同感。受众潜意识中有期待被引导的心理,而我们的新闻报道一定要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擅自添减,要充分让受众认识到报道不是肆意夸大,没有强硬灌输,只是要向他们讲述新闻的事实,以便获得受众对媒体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作为媒体,更要时刻注意自己公正、健康的良好社会形象。在各种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公信力强、新闻事实权威的媒体才能获得受众的好评和认可。写作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受众期待新闻的心理,抓住受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从最贴近受众的角度切入,使受众产生亲切感,从而给予更多的关注。
新闻写作中要把握敏感度。就像一把双刃剑,尺度恰当就可以激发受众的阅读欲望,获得受众的共鸣;超越尺度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甚至纷争。该写的写,不该写的坚决不写,该与不该之间,决定的因素除了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之外,还要全面考虑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多观察、多思考,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