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春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系,吉林 长春 130028)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工作情景的模拟,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得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提升职业素养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1]“行动导向”理念最初起源于德国,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积极引进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行动导向将理论知识掌握与职业技能提高结合在一起,将学生个体行动和职业环境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了个体行动的角色能力,对职业能力提升及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
《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职业素养于一体的金融专业实践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理解银行职业规范、掌握银行柜台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在金融一线岗位从事金融业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我们将本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探索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高职院校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的目标要求,《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创新了课程体系,明确了涉及的职业岗位培养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在银行专家的指导下,对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重新设计。将教学内容分成八个大的教学项目,每一个项目分成若干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下,将实训内容划分成具体的若干任务,每一个任务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清晰的任务流程以及明确的角色分工,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3]鉴于《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境模拟操作法、角色互换体验法、工学交替法等方式针对不同项目内容进行教学。
1.模拟教学法
《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在模拟银行实验室中,按照银行的业务布局创设银行业务场景,将学生按银行柜台的各个岗位,分设不同的角色,以商业银行一线柜台业务各个岗位的业务活动处理流程为内容,按照业务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程序化,学生使用银行作废的真实凭证和票据、模拟印章,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全程仿真模拟银行业务操作,即以职业素质培养带动学生掌握心理感知过程、以工作流程带动操作过程、以实践能力训练带动基本知识掌握,要求学生掌握并完成银行业务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的操作程序,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心与仿真环境相统一,完成掌握基本技能的学习任务。
2.角色互换体验法
在模拟银行实验室,将学生按银行柜台的各个岗位,分设不同的角色,如担任企业客户、私人客户、大堂经理、储蓄柜员、会计人员、信贷员、理财中心客户经理、营业经理、行长等角色,轮岗训练学生的单项业务操作及处理各项复杂综合业务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银行的日常业务,从接待客户、审核凭证、账务处理、登记账簿到日终轧账、装订传票、打印报表的全过程,可以充分体验银行业务的工作氛围,使学生接受“现实银行柜员”的人格特征,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内心活动,同时又能根据对方角色(例如客户)的言行做出适宜的反应,体会作为银行员工与作为客户、不同岗位职责与业务操作流程的区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项基本技能,达到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的目的。[4]
3.工学交替法
我校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本课程依托多家校外银行实训基地,根据授课环节组织学生到校外基地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学习培训。例如安排学生第四学期在校内模拟银行实践教学,任课教师、银行专家全程指导模拟操作;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及假期分期、分批去银行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并邀请金融部门专家为学生讲授实际业务,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工作环境,进入角色,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目前,基地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化,形成了基地教师指导学生实际工作、校内教师组织学生实习、校内外相互实习的良性互动机制,为本课程实现真实环境、真实业务流程、真实业务内容的全真化教学实训提供了操作平台。
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适应创新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因此课程组设计了多层次、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往课程学习成绩由学生平时表现及卷面成绩决定的传统方式,制定了以成果评定为主,考试卷面为辅,结合平时表现的评价体系。实训成绩、卷面成绩、平时表现分别占50%、40%、10%。在每一学习项目结束时进行阶段性成果评价,评定成绩,所有阶段成绩的总和就是课程的实训成绩。实训成绩评价是对工作任务的客观评价,因为每一工作任务都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每个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共同完成项目的实践操作。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达到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的目的。期末通过笔试,巩固所学知识,并使之系统化,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一学期的行动导向教学,课程组对我校金融系2011 级开设《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课的103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提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我们对本学期《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的教学目标概括为四点:一是能够正确处理银行柜面突发事件;二是能够正确审核、填写银行业务凭证并进行上机处理;三是能够准确快速进行小键盘录入;四是能够使学生正确理解银行职业规范,具备岗位责任意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调研得知,分别有94.6%、96.1%、92.8%和85.6%的学生认为自己达到上述目标。
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旷课、迟到现象比较突出。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迟到、请假、旷课现象明显减少,比例分别为2%、1.3%和1%,较以前有大幅下降。在调研座谈中,多数学生表示自己能在模拟银行环境中体验到工作氛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分角色演练,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5]
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实训后,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行动导向模式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课程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病,解决了《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学,学完后却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职责要求的问题。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课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既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同时又实现了在校学习与银行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大大缩短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
在教学中,课程组也意识到为了更好地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项目的选取一定要结合课程知识体系及培养目标,在充分调研及讨论的基础上,在银行专家的引导下确定项目任务,既要涵盖该课程教学知识点,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二,项目教学法中虽然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也要求教师能组织和管理好教学,对本专业融会贯通,为学生创设出更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氛围,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作为银行柜员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质,因此考核评价的内容及标准确定不能仅限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应侧重于应用能力及综合素养方面的提高。[6]
[1]王丽娜,王友云.“以岗定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13,(3):24-26.
[2]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2008,(4):16-18.
[3]汪静.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12):55-60.
[4]宋晓辉.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实训课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3):68-70.
[5]张卫平.“个案全过程教学法”一种有效提升学生法律实务技能水平的新路径[N].人民法院报,2013-04-19.
[6]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