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柳柳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05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文件,全国由此拉开了选聘大学生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序幕。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要求。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以人力资源带动中国农村建设的运动拉开帷幕。
大学生村官政策于20世纪90年代在地方兴起,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学生村官即到农村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目前各地已累计选聘30万名大学生村官,除去期满流动之外,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人数已达21万,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的行政村。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的是“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1],努力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历史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社保、教育、医疗、收入、文化等各方面差距依然存在,甚至矛盾更加尖锐,因而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成为了实际而富有意义的课题。
大学生作为拥有良好素质、熟练技能的群体,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对农村工作进行支援,其本身的职业选择就在践行城镇化。人们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即“人口只有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劳力从农村涌入城市,中国各地频频出现“空巢”、“留守儿童”现象,农村显得缺乏活力与生机。事实上,中国人多城少、城市承载力不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这一现实国情决定了仅靠单一的大城市根本无法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只能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相互补充的多元化、低成本的城镇化发展模式[2]。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开展与实施,一定程度上调配了人才的合理分配,国家采用导向性政策,将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有秩序、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地引入农村,并给予制度上的保障,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就大学生自身情况而言,中国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难以缓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学生目光只投放在城市,尤其集中在一些一二线城市。人才的过分堆积与就业岗位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待业或无法“人尽其才”,使教育资源损失严重。另一方面,中国广大的农村又因为人才的稀缺,缺乏前进的动力,长期发展滞后。因而,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舒缓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农村人才断档现象,给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引进新的人才具有重大作用。
政府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选聘制度、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流动制度,将一批高层次人才以规范的制度化模式,合理引入到农村,分流城乡不合理的人才结构,并且创造良好的基层工作环境,让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不仅可以完成建设农村的使命,而且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城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农业人口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外,还表现在城市群和城市系统形成、城镇经济运行高效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它包含着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农村单一性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转变,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的转变[2]。由此可见,积极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是要通过在中国农村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综合性建设,大力整合农村的有利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由此推进城镇化发展。
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主要意图:第一,充分挖掘村民个体潜能,大力提升生计发展能力,实现赋权增能。第二,协助地方政府解决基层社会问题,积极应对改革发展带来的挑战,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维护乡村社会的良好秩序。第三,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培养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其今后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3]。中国的农村基层是基于人情网络、关系资本编织起来的熟人社会,当前正面临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重任。同时,它也是转型时期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交汇点和聚散地,亟需社会管理体制和农村工作方法的革新[4]。
中国农村通过基层民主选举的村干部,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背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推进农村发展的作用较为有限。大学生村官,虽然刚接手工作时,呈现出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与群众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但从长远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大学生村官在度过“不适期”之后,他们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优势在工作中慢慢会显示出来。
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村官”是农业现代化的播种者,也是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输送者。通过他们,可以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依法施政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大学生“村官”还以时尚的观念、饱满的激情带来积极的效应。他们是服务的提供者、创业富民的带头者、精神文化生活的引领者、村民关系的协调者、社会资源的筹措者。近些年来,一些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经常见诸报端。他们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心系农民。有的运用农学专业知识,帮助农民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有的运用文体特长,在农村文化建设站的工作中引导农民开展文娱活动,建设文明乡风;有的在农民中普及法律常识,引导农民理性维权,建设基层民主;有的扶持农民大胆创业,走出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的引入极大地密切了城乡联系、弱化了城乡隔离的格局,使城乡关系逐步得到改善。但无可否认,时至今日我国的城乡差距仍十分悬殊,城乡发展的失衡问题依然相当严重。具体表现在收入差距显著、消费差距悬殊、发展差距明显等等。城乡差距的现状情况一目了然,然而生活在城市的人群很难感同身受。大学生村官特殊的身份和特别的工作经历,给他们提供了真实的城乡对比的体验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城乡差距。
大学生村官有长期在城市学习生活的经历,对于城市居民收入状况、消费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城市文娱活动的丰富有深刻的体会。毕业之后,深入农村基层工作,在实践中直接与农民接触,他们的工作地点大都是偏僻而贫瘠的农村,可以切身体会到农民低收入、低消费,农村基础设施简陋,文娱活动单调的现状。
对于城乡对比的深刻体验,为日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提供了可贵的经历。大学生村官在结束完聘期之后,有的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工作,成为农村干部;有的通过招考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有的进行自主创业。无论作何选择,担任村官期间的工作都给他们留下思想烙印,其思维模式、思考角度都有了新的变化,更关心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不自觉地扮演了舒缓城乡矛盾润滑剂的角色,成为了沟通城乡的“活动”桥梁。
目前,“村官”工作还是一个新兴工种,且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城市与农村生活条件依然有较大落差,大学生村官不仅要适应这样的状况,而且还要去改善这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村官在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的过程中,改造自我,改造农村,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1]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R].2009.
[2]王富喜,孙海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反思——基于城乡协调视角的考察[J].人文地理.2009(4):12-15.
[3]马德峰.大学生“村官”基层角色定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2):70-74.
[4]周桂芹.对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