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竹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12)
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在近期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方面,过去十年中,中国的GDP总量实际增长了1.5倍,世界排名从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GDP达到5 432美元,实际增长1.4倍。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例从4.4%上升到10%。从这些数值上,就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经济水平从刚刚脱离贫困的状态增长到了中等收入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财力,中国的财政收入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5倍多,2011年达到了10.37万亿元。[1]充足的财力使得政府可以更加便利地增加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自如地使用投资、税收、奖励等杠杆,引导社会向着更加和谐、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其次,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操作空间。一直以来,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和严重的就业压力,使我国形成了高投资、低回报,重复发展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式。而长期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也提高了劳动者对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的期望。这就为我国以暂时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进行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提供了操作空间。此外,经济力量的发展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参加了G20体系,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制订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更加有利于中国争取更多国际资源,在国际金融、能源、商品流动等方面,为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及调整期间继续保持增长提供帮助。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首先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规范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更多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全面铺开,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除了学杂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全国95%的人口,养老金的发放范围从城市延伸到了农村,社会救助实现了制度化,一个普遍覆盖的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见雏形。其次是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个基本准则写入了《宪法》,《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等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陆续出台。城市和农村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实现了“同票同权”,从制度上否定了城乡二元结构。村级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不断完善,广大农民感受到了身边实实在在的民主。网络和微博的迅速发展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话语权,大大增强了民众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积极性。另外,在政府角色转变方面,中国政府正加快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和官员逐渐褪去了高高在上的工作作风,取而代之的是成为企业和民众的服务员。政府机构持续优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00多个减少到29个,各地纷纷建立“政务大厅”,为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务公开和审计制度不断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已经成为了惯例,人民离自己的政府越来越近。
以上这些成就都为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和现代公民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央在此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反映出我们党对“小康社会”这一中华民族的历史概念,进行顺应社会与时代变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特质。[2]
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取得的喜人成就,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呈现出乐观的前景,但这项事业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系统工程,任务复杂而艰巨,难以预测的因素很多,面对各种挑战决不能掉以轻心。
1.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发展阵痛。中国经济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运行了半个多世纪,传统发展模式根深蒂固,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传统创业者很多还在工作岗位上,具备较高学识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企业家还没有成为主流。这些第一代创业者往往受制于自身视野和经营水平的限制,难以及时实现转型。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是中国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量传统工人还需要就业,而这些人大多知识水平有限,难以胜任高科技企业的工作,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这些弱势群体的就业压力。
2.现代公民社会需要进一步培育。由于几千年来始终缺乏高度的民主社会建设,中国民众既缺乏参政观念,也欠缺参政能力,对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缺乏准确把握,容易受到煽动和误导。而现代公民社会的培育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怎样努力也不会一蹴而就,这一点上需要做的工作还相当多。
3.政府自身的建设还有很多不到位。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和机制的不完善,党内和政府中还存在着大量与科学发展、与现代社会不适应的观念和现象,如政绩工程遍地开花;形式主义广泛存在;官本位和脱离群众现象普遍;腐败事件时有发生;不依法行政,甚至政治干预司法也不鲜见。一个现代社会需要一个现代政府,否则不是政府制约了社会,就是社会淘汰了政府,政府自身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4.一些旧有观念必须破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而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历史上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改革越深刻越彻底,阻力就越大。社会上必然有一些人,或担心既得利益受损,或习惯于固有模式和工作方法不愿改变,或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改变,这些人都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他们中很多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有的甚至还身居高位,其影响不可忽视。要破除这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必须大力倡导解放思想,从根本上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提高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战胜这些压力,这一伟大目标才可能顺利完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起来似乎只是对三步走中的第二步进行的一个具体部署,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根本性决策。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的积累,“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在国际上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一个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的新兴市场国家,通常可以比较顺利地发展到人均GDP3 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但此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会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陷入危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这一阶段会出现明显的不可持续现象,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3]这些国家难以继续向上突破1万美元大关,无法成为发达国家,而只是长期停留在“较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中,最典型的是拉美和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从1980年至今经济几乎没有增长;马来西亚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赶不上发达国家,差距反而在拉大;[4]阿根廷从90年代起,人均GDP始终在80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大起大落,虽几次冲击,但始终无法突破1万美元大关。
我国2011年的人均GDP为5 414美元,正好是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能否跨越陷阱,延续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实现三步走战略,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内外研究者有很多总结,比如未能及时转换进口替代和出口转换战略、人口红利丧失导致劳动力价格优势上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收入差距过大、政治动荡、宏观调控政策失误、腐败严重等等。[5]在这诸多原因的背后,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并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更是在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模式乃至政治运行类别上根本不同的“两种国家”。这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可持续,社会稳定程度和公平正义情况如何,社会总体保障水平和医疗、教育等基本社会事业发展程度,社会管理是否科学民主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传统方法积累GDP是无法完成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其实就是发展中国家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发展极限。而要突破这一极限,成为发达国家,就必须对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造,这一改造的难度,不亚于当初的改革开放。
目前来看,从贫困国家起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的例子是很少的,工业化二百多年了,也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6]二战以来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中,稍大的经济体只有日本和韩国两个。但日本是在历史上有深厚基础的工业国家,其发展条件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韩国是一个从落后农业国发展成现代化发达国家的典型,但其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七分之一,且国土狭小、人口少、国情相对简单。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且基础薄弱的大国,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成为发达国家的,二战以来还没有先例。因此,我国现在要完成的,是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难度和挑战是空前巨大的。
近年来,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和部署。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在过去的发展中,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经济增长一半以上靠投资,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国内市场不足。这些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粗放型增长方式。对此我国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加快”说明了中央对这一任务重要性和紧迫感的充分认识。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太少、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如中国是世界上汽车和服装生产的第一大国,但在这两个领域都没有真正的世界名牌,产品也大都是合资和贴牌代工产品,利润极其微薄。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的结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物美价廉产品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行社会管理创新。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逐渐突显出来,完全依靠政府去应对处理显然力不从心,必须发掘社会的自我管理力量,放手让群众管理社会。这既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也有利于加快培育现代公民社会,提高群众参政议政能力,从根本上实现人的现代化。同时,中央注意进行分配收入改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后来的“初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再到现在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次分配尤其要注意公平”。可见,在收入分配中,公平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中央一直致力于扭转收入差距过大的状态,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从1995年的总体小康,到2020年的全面小康,这个过程并不是对小康社会建设的修修补补,而是整个国家发展模式和运行方式的脱胎换骨的巨变。当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我们不仅会感受到更高发展水平带来的生活富裕,更会看到一个与20世纪末完全不同的新的中国,一个完全摆脱了旧有发展模式束缚,昂首步入全面现代化的强国。参考文献:
[1] 财政部: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决算超10.38万亿元[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 07/11/c_112414313.htm.2012-07-11
[2] 尹世洪,黎康.现代化视野中的小康社会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0,(5).
[3] 徐礼红.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见解[J].社会科学家.2011,(5)
[4]孔径源.“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背景、成因举证与中国对策[J].改革,2011,(10).
[5] 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当代经济,2010,(8 上).
[6]高士辑.“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与启示[J].中国经济报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