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崴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教研室,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2006年兴业银行第一个开始与国际金融公司进行合作开展能效项目的贷款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开发的碳金融业务终于开始起步了,其主要范围是绿色信贷业务及其相关的中间业务。而湖州在这方面至今没有启动任何的碳金融业务方面的尝试,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在密切关注这一业务在其他地区的开展情况,但仅仅是“关注”而已,更多的是在观望。
目前,湖州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款项继续加大的实际情况使得湖州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帮助工业企业降低两项资金上,其中涉及加强金融扶持、支撑企业拓展市场、引导企业强化管理等,以此为企业注入“流动性”。计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压缩企业库存、扩大生产效益。开展降库存专项行动,通过供需对接活动减少企业库存,组织银企对接,降低两项资金占用,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产品库存以降低资金占用。截至去年年末,全市共有11家银行机构开展仓单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支持了271家企业,贷款余额53.17亿元,其中:仓单抵押贷款余额2.12亿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余额29.19亿元。针对经信委筛选出的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组织开展对接活动。截至去年年末,针对有融资需求的19家企业,银行机构已经与之开展业务合作的有16家,贷款余额6.24亿元。通过对接,已经有4家银行与5家企业达成后续新增贷款合作意向5 061万元,其他企业,各家银行也在进行积极对接中。
与浙江省大部分工业企业一样,湖州工业企业目前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如何融资成为各个工业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变、设备升级过程中的头等难题。虽然湖州计划在2013年投入近500亿的资金缓解工业企业的资金困境,但毕竟作用有限,所有资金缺口完全靠政府来弥补是不可想象的。而商业银行在开展融资业务时,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客户群以及本身所具有的交易网络优势,因为各方面都迫切希望商业银行能够在为绿色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提供更广泛的金融理财服务,比如碳金融服务。
近几年来,湖州地区在尝试绿色能源方面有所进展。城区规划大楼的建设工程就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地热资源,部分新造商品房楼盘也陆续采用类似设备。湖州地区地热资源丰富,虽然在前期成本方面有所弱势,但从长远角度看,的确是湖州地区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方向。在面对浙北地区特别是长兴地区重工业污染严重的问题时,湖州已经开始采取一定的行动,绿色能源、旅游业等符合“赤道原则”的行业逐步推广,为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本的项目基础。
虽然湖州本地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极为旺盛,但对于碳金融业务本身的认识却极为不足。企业及其管理者期望得到类似的服务,却对此了解不多。同时,普通老百姓甚至是湖州本地商业银行的金融从业人员大部分也对此不甚了解。这就在根本上影响了碳金融业务的开展。
碳金融业务在中国毕竟是一个新兴事物,属于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产品。其涉及的领域广泛,从事碳金融业务既要熟悉传统的金融业务,又要了解碳专业技术,更要熟悉碳交易市场的具体操作流程。这对于银行相关人员的要求就极为苛刻了。目前,即使在中国几个大城市中,也较难找到这样的人才。因此,人才稀少、经验缺乏就成为湖州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所面对的最大难题。然而,专业团队的建设和经验的积累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近几年来,湖州地区的各级政府在支持“绿色经济”方面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比如支持湖州地区各种地热能源的开发,给予绿色企业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措施,都是卓有成效的。但对于碳金融业务,基于其特殊的高风险性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各种认识和经验上的不足,暂时还没有也无法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而碳金融业务本身的高风险,如果离开了政府层面的支持,会使得相关的企业望而却步,从而对湖州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造成负面影响。
普及有关碳金融业务的相关知识仅依靠银行业的推广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配合。首先要对湖州地区有相关需求的企业管理者进行宣传和普及工作,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机构进行组织和沟通,利用一些适当的场合和会议进行大范围的宣讲工作,同时也可以利用湖州地区自身的几所高校,通过在学校里举办培训班或者讲座的形式进行碳金融业务及产品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另一方面,利用湖州的媒体进行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广告、微博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碳金融业务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在普通老百姓中普及相关知识,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湖州的商业银行应积极引进能从事碳金融业务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要引进有实际碳交易操作经验的人员充实自身队伍。同时,毕竟引进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还得从培养现有专业团队入手,对本行业内的员工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并加强与同行业间的交流与学习,尽快建立起一支既熟悉本地区金融业情况,又能够胜任碳金融业务的专业人才队伍。这就需要湖州各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们能够从宏观角度提高对碳金融产品的认识,下决心、下大力气抓,从自身出发提高绿色经济的创新意识,抓住这个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以此拓展相关业务,提高银行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建议湖州当地政府在继续支持目前的地热能源开发及低碳企业发展的项目中适当加入支持碳金融业务方面的内容。政府应发挥在信息管理、规则制定等方面的优势,为相关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指导与服务,在信息服务、专业指导等方面为碳金融业务的拓展助力。有政府出面建立相应的服务平台、提供相应的碳金融业务咨询服务,就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那么,开展碳金融业务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碳资产质押贷款的授信系统是进行碳金融业务的基础,目前,湖州各大商业银行均没有建立自己的碳资产质押贷款授信系统。没有授信系统。其他的相关贷款业务也无法进行。当务之急,应联合各大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员,对碳资产质押贷款的授信系统进行初步论证和研究,建立起符合湖州企业特点、针对湖州地区能源特征的碳资产质押贷款的授信系统。
[1]王宇,李季等.碳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8 12 19.
[2]王元龙.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新机遇[N].金融时报,2009 07 18.
[3]周剑初.谁能抢占碳金融市场先机?[N].金融时报,2008 07 14.
[4]包征宇.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扫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 07 04.
[5]朱琼.兴业银行第一个试水节能减排融资,掘金千亿绿色信贷[N].中欧商业评论,2008 0819.
[6]成万牍.我国发展碳金融正当其时[J].经济,2008,(6):33 35.
[7]周明.“绿色信贷”或成商业银行新利润增长点[N].中国证券报,2007 11 28.
[8]周剑初.温室气体减排送来怎样的金融商机[N].金融时报,2008 07 25.
[9]赖嘉凌,肖梅等.应对全球气候挑战:金融业需扮演重要角色[N].中国经济导报,2009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