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理论研究述评

2013-08-15 00:54宋继承
财经理论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边缘理论

宋继承

(内蒙古财经大学 商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是长期存在的一种动态过程,边缘地区是区域不均衡发展的直接结果。远离市场、不利的地理条件、贫困和要素流出、社会经济变迁、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都会导致边缘地区的产生。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缘地区,其经济类型和质量在整个区域经济体中变得愈来愈淡化,与经济中心比较,边缘地区的经济边缘化特性比较明显。经济学家通过考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化国家实践揭示出: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总有几个发展较快、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边缘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带动区域内甚至是区域间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助于提升边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边缘地区产业系统的转型升级。

一、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而实施的系列产业振兴计划以及随后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地方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是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又与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区域间的边缘地区来讲,如何选择培育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发挥其关联作用,优化边缘地区资源合理配置、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进边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边缘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十二五”是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要启动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必须有一些主导产业先行带动。边缘地区必须坚持发挥后发优势、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明确区域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分工协作作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大格局,实现跨区域产业布局,通过承接大城市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的价值链配置,形成与周边协调、完整、分配有序的产业链,促进边缘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迫切需要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理论的指导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自然地理、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建设水平、生产力布局、技术储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等问题,由此形成了中国现有的区域差异和经济格局,这种区域差异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中国所经历的三次大的战略性调整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实施的第二次调整中(改革开放东南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中国区域差异问题逐步显性化、扩大化。2009年以来,新的一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又开始逐步实施,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里,中国区域差距仍会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将相互交错、共振,势必会引发更多的经济、社会问题。如何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如何使处于各区域边缘的地区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与周边地区协调并快速发展,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边缘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能回避区域差距问题,边缘地区如何依托更大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建立既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又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前期研究表明,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系统中具有前瞻性、带动性、关联性大的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核心。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是我国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边缘地区地方政府如何在经济边缘化的现实下,选择具有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谋求自身在区际专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积极缩小地区差异,改变城乡差距,同时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是在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理论探索中必须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经济发展基础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边缘地区主导产业选择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将会是产业轮动和区域轮动。如果把产业轮动看成是立轴,把区域轮动看成是横轴,那么产业和区域就构成中国未来立体发展的基本框架,更能发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因此,边缘地区要做好产业梯次转移的准备,加快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这就要求边缘地区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中,积极主动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大主导产业对经济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其次,边缘地区主导产业选择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将快速升级,高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支点的核心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加强。2010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要求,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明确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要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些产业规划无疑将为边缘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选择主导产业提出了新要求,在产业选择、培育、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也要更多地关注经济、环境、能源(3E模式)协调同步增长。

(三)中小企业发展与边缘地区主导产业成长的关系急需深入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东南沿海以中小企业集聚、以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出现的新经济现象已成为我国内地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产业规划参照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沿海产业集群的空前发展壮大,江浙区域中一些具有边缘特征的地区出现了独具优势的主导产业雏形,诸如温州鹿城区的打火机产业集群、绍兴的纺织印染产业集群,这为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经济边缘化背景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集聚竞合优势形成地区主导产业的路径最为引人注目。在经济边缘化影响下,与国家层面或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同,边缘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要对主导产业实施主体——微观层面的企业组织予以更多的关注,要更加重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重视企业优势向本地区部门优势的转变,重视产业集聚效应,重视区域竞争优势,使边缘地区的主导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进而形成地区支柱产业,带动边缘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边缘地区经济研究成果是其主导产业理论发展的坚实理论基础

对边缘地区的研究源起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区域的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始终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相互交替、交叉演变,不断推动区域经济系统由低层次向高级化发展。

(一)国外对边缘地区经济的研究

普雷维什(1949)在向联合国呈交的一份关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问题的报告中,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中心-外围”理论。在报告中他用中心、外围结构形象描述了国际贸易中诸国之间的关系,为世界贸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1958年赫希曼所提出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也都涉及到对边缘地区的研究。特别是赫希曼强调在一个区域有外生给定的核心区(发达地区)和外围(不发达地区),核心区通过极化作用加强自己的地位,又通过涓流作用于边缘区,使得边缘区域得以发展。1966年,弗里德曼(J.R.Fridemna)在《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y)一书中,正式提出“核心与边缘理论”。1969年他在《极化发展理论》中,又进一步将“核心-边缘”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归纳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主要用于解释区际或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式。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Paul R.)提出了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区位模型。该模型回答了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外部条件的地区,在存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为何会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不发达地区集中,这些情形又会在何时发生。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这极大地丰富了“核心与边缘理论”,使得研究向微观层面推进。1999年,克鲁格曼等人又通过一个中心外围模型探讨了两个国家、两种产业和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产业聚集现象产生的原因。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贸易成本高时,两个产业同时存在于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经济中,而在贸易成本低时,产业聚集的现象是可能的,并且也是必需的,甚至可能走上彻底的专业化道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研究更多侧重发达地区或核心区域的发展,对边缘地区的研究一般是从属附带性的,这也使得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较为单薄。这些理论对于丰富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核心理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重点研究中心地带、优势地区,忽视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虽然如此,对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也有较强的理论参考意义。

(二)我国对边缘地区经济的研究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我国学者对边缘地区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安排方面,研究的重点倾向于边缘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竞争关系。

肖金成(2004)在《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中通过对省域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指出:与弗里德曼理论有很大不同的是,中国的“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既有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和行政区划方面的原因,其重要原因是政治因素和自然因素,而非市场因素。提出要培育或建立更多的区域中心城市,促进边缘地区的发展,形成更多的核心区,以带动边缘地区发展[1]。安树伟(2004)出版了《行政区边缘经济论》,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对区域管理与制度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安树伟明确提出了“行政区边缘经济”的概念,在“行政区边缘经济”的运行下,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易成本”过高。为了降低省区交界地带的“交易成本”,有效途径之一是通过跨区管理,建立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通过一个组织(区域管理)的运作来降低“交易成本。”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域管理方式存在的依据,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之外不可能获得的额外收益,或者降低“交易成本”。这种组织(区域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参与合作的各方能否就有关合作的区域管理方式经由谈判达成一致,以及能否最终形成一个超行政区域的调节机构或机制[2]。姚旻,陈厚义(2007)在《开放经济下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中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特征进行梳理归纳,以铜仁地区“十一五”时期乌江流域片区优势重点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该地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的问题与威胁不容忽视,据此给出推进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3]。罗贞礼(2007)在《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提出随着区域差距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将成为事关中国区域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种区域差距,不仅存在于快速增长的中心区域与缓慢增长的边缘区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各个边缘区域内部。尽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但同时也具有相关性。罗贞礼通过对边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创新、政府职能规范、经济发展政策框架重塑的研究,提出边缘地区要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土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做好区域城镇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进行边缘区域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4]。侯晓丽(2007)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创新探析》中指出:边缘地区问题的存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和分析边缘地区问题,不能只看现状而不管过去,也不能只看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忽略了人的因素,而是应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系统发展演进轨迹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侯晓丽提出了“区域过程”概念[5],她认为:区域过程是区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发展演变进程,它更强调区域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作用机理;区域过程是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对某一特定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主导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系统随时间的演变(垂直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水平过程)的综合反映。在复杂的地质过程等因素作用下,边缘地区区域过程中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强度明显加剧。同时,由于区域发展主导要素的不断变化,边缘地区的区域过渡性优势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在一定时期会成为区域发展的促进因素,而在某些时期也可能成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反映到区域过程结果上,就使其具有阶段性和突变性的显著特征。解决边缘地区问题的重要目标在于使边缘地区“中心化”,即充分发挥边缘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间有机联系,促进边缘地区完成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使边缘地区实现区域过程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中心化”目标。

从文献梳理结果看,国内对边缘地区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理论研究,主要探寻边缘地区的成因、政府的宏观管理与制度安排上,而对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较少关注。

三、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理论研究

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理论研究是在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学者们在研究区域主导产业时通过对中心地区(或核心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发展与培育等研究,发现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处于各经济圈、经济带边缘的地区,其主导产业发展往往具有其特殊性。

(一)区域主导产业研究

1.境外区域主导产业理论研究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现象。主导产业思想渊源久远,其萌芽可以追溯至西方古典经济学,但系统完整构建主导产业理论体系也是近几十年的事。事实上,从现有文献不难看出主导产业理论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是发祥于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等相关理论;二是源自发展经济学中二元结构两部门理论。

(1)主导产业理论溯源:区位论、区域分工理论、增长极理论

区域主导产业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典区位论,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到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再到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的经济空间秩序理论,在区域经济学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关于区域生产、区位空间分析一条清晰的脉络,不难看出,区位论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微观经济主体如何选择最优的区位实现资源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20世纪30年代,奥古斯特·勒施在区位论中对工业区位问题、农业区位问题、城市区位问题中的聚集、位置、规模经济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论证,尤其对“经济区”这一全新的理念,更是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影响因素等糅合起来综合研究。而今看来,区位论不仅是产业组织理论发源的前身,也是区域分工理论的直接动力因素,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帕鲁认为传统区位理论仅关注表面的经济现象,忽视区域之间内在的发展规律,据此提出了“推动性单位”和“增长极”概念,这一思想在随后保德威尔等发展经济学家的推进下形成了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指出,经济发展不是均匀地进行,而是在一定推动力下形成集聚力,产生增长中心,最后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种推动力外部主要来源于政府,内部则是地理位置上的资源禀赋特征。与此同时,霍依特、安德路斯和蒂鲍尔等经济学家提出了输出地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出口产业发展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而区域内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区域外需求的增长;并从区域经济增长的角度通过构建大量计量经济模型定量阐述了区域生产专门化和社会分工的作用,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通过对发达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空间发展规划的长期研究,提出了区域经济阶段论[6]。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经济空间不均衡程度更多地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相关,并把地区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引入区域空间系统研究,跳出世界(国家、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研究局限于经济范围的窠臼,揭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必然会在地区间及地区内形成空间不平等关系。

(2)区域主导产业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创新理论创始人熊彼特(J.A.Schumpter)用“创新”与均衡理论等解释经济发展,提出均衡的打破就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演进,他主张非均衡发展,创新实质是不断革新经济结构,是一种产业结构的突变,并由此提出了研究主导产业部门的非均衡动态分析的理念,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研究范式。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是公认主导产业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虽未直接提及主导产业概念,但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曾就有关产业选择问题进行过较为深入的论述。他认为对于资源匮乏的国家而言,需采用非均衡的发展战略,鉴于经济增长总是首先发生在主导部门或主导产业群,必须选择正确的具有较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重点培育发展,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经济的发展,实现均衡发展的目的。最早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主张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应采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实现均衡全面快速发展,政府直接干预一部分产业市场,刺激市场供给与需求,据此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以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旁侧关联三个维度为中心的产业关联度基准,指出产业关联度越高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越强,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内在要求,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1957年,日本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认为平衡发展各经济部门不符合日本资源匮乏的国情,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一批具有增长潜力、带动性强的产业部门,也即需要筛选一定量的主导产业,并据此设计了主导产业选择两条重要的较具影响力的基准:即“生产率上升基准”和“收入弹性基准”,这很快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认同,并得到大力推行,日本很快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带动整个经济增长。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奇迹,无不展现实施正确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促进作用。1971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在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二基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环境标准”和“劳动内容”基准,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3)产业结构与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国外在研究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极大丰富了区域主导产业理论。钱纳里(H.Chenery)选取1950年到1970年共101个国家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研究,研究发现,基础产业(实际主要涵盖第一产业)工资收入比重将随经济增长逐步下降,而第二产业工资收入将稳步上升,服务业与公用事业略有上升,其中对于第二产业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会依次出现早期主导产业、中期主导产业、后期主导产业,各个时期的主导产业均有各自特点[7]。霍夫曼(Walther Hoffmann)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质是工业化,而工业化进程则是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过程,据此他提出工业化结构变动定理也即著名的霍夫曼定理,根据霍夫曼比例将工业化划分为几个阶段来研究产业结构特征。一些经济学家在弗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忽略了具体的产品型号、质量、规格等差异,仅仅从产业的角度考虑所处发展阶段,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因而,有的学者把先行产业称为先导产业、朝阳产业,支柱产业称为盛阳产业,衰退产业称为夕阳产业,这为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特别是地区主导产业提供了全新视角。

2.国内区域主导产业研究

国内对主导产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引进、介绍和评价国外产业理论及产业政策。90年代中期,国家提出“九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振兴机电、石化、汽车以及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之后,各区域政府在“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纷纷提出选择和培育各自的主导产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着重将统筹区域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这也推进了区域分工合作、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使国内的区域主导产业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目前国内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区域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二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三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实践;四是区域主导产业成长培育。

(1)区域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与战略地位方面的研究

江世银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并重塑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着重区分了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内涵与特征,系统论述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8]。刘勇(2009)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意义,一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立分工合理的专业化区域经济格局;二是有效克服区域产业趋同现状,减少地区间行政性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三是提升区域空间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效率提升[9]。他认为地区主导产业功能如果仅仅局限于地区专门化、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并据此构建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有失偏颇,事实上,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关,与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密切相关,因而,仅采用需求弹性基准、技术进步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增长后劲基准,而遗漏就业基准、生态基准等基准,不仅不能准确选择主导产业,而且忽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实际情况的做法,也容易陷入指导思想与方法论的陷阱,重蹈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趋同之覆辙。李雁玲(2010)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研究》中以澳门作为研究对象,以香港、新加坡、美国拉斯维加斯作为参照系,通过数据搜集整理、调查问卷设计、专家访谈深入分析澳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研究发现,外部压力与政府产业政策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则是就业结构变化的重要诱因,并由此预测澳门未来五年二者变动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10]。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上,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则较少涉及。

早期我国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这也使得许多设定好的基准由于缺乏定量实证研究的支持而致使基准流于形式。周振华(1992)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以结构矛盾的缓解来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提出主导产业选择三基准: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11]。阳昌寿(2001)在《区域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就区域主导产业的理论框架的构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影响因子、区域主导产业的计量分析、培育和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政策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的关于区域(省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指标体系,对于分析相似区域的主导产业问题同样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郭克莎(2003)在《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一文中从工业化推进过程中面临新的增长、就业机会创造、可持续化道路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的六基准: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性,以此对我国制造业中新兴主导产业进行了筛选[12];在同日本等国家比较后发现,选择电气机械器材、专用设备、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为主要内容的机电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新兴主导产业具有国际成功经验的支持,也符合我国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促进这些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力求对其他产业以及整个产业系统产生较大的带动效应;在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既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要发挥智力、资本的作用;二是出口与国内市场的关系,充分利用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处理二者的关系,不断开拓市场;三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关系,有序引导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向新兴产业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学者加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基于产业结构演化与主导产业演化规律的实证研究,一方面极大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的数理统计方法、管理学思想等的引入,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提供更多可操性强的研究模式,为政策实践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张平(2005)采用跨学科、海量文献法,系统、准确地归纳总结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全面考察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轨迹,并对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进行横向比较,讨论市场与政府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角色问题[13]。刘颖琦、李学伟、李雪梅(2006)认为传统主导产业的研究思路、方法、指标体系选择等方面要求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数据,而难以应用在西部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中,极大地阻碍了产业理论的实践应用空间,他突破产业研究沿袭产业关联理论、筱原三代平基准选择理论等窠臼,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建立主导产业选择的钻石模型,通过建立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同业竞争、可持续发展、政府、机会等一级指标,采用线性加权法对西部贫困地区各产业进行评价分析与评价[14]。刘爱文、郑登攀、赵璟(2010)在《基于BP逻辑模糊神经网络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一文中采用BP逻辑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进行了评价,旨在重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据此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产业存在、产业发展、产业相关、可持续发展四个一级指标,细分总产值增加值比重、资金利税率等共17个二级指标,构成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全新研究思路,最后以陕西省榆林市作为例,实证分析了该市主导产业选择及方案[15]。谷德斌、傅毓维(2010)在《基于资源配置有效性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与实证研究》一文中探讨了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认为集约化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的重要途径,根据数据包络分析(DEA)和聚类理论提出主导产业选择的新方法——二次DEA聚类分析的方法,据此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一是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资源集中度、二是吸收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产业关联效应;四是社会效益;五是可持续发展性,并以黑龙江省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其主导产业选择确定进行二次聚类分析[16]。陈丽珍,赵美玲,肖明珍(2011)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中界定了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内涵,构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五基准:一是需求动力基准,包括需求规模、需求增速、需求收入弹性三个子指标;二是生产要素投入基准;三是产业间互动基准,仍采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测度;四是产业竞争力基准,选用产业外向度、增加值系数等指标定量考察;五是社会贡献基准,选取就业贡献、税收贡献等指标评价。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事实上,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提法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提供全新思路,即根据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分别选取各自的主导产业,最后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截取影响力较大的产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17]。李娜、王飞(2012)在《中国主导产业演变及其原因研究:基于DPG方法》一文中采用DPG方法(即比例增长偏离方法),测算了1992-2005年间主导产业的演变过程,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从农业向工业部门发生了转变,部分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1992-1997年、1997-2002年、2002-2005年三个阶段主导产业均以机械电子类产业为主,能源、纺织等也间歇性地是主导产业。相比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急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议政府加大对第三产业干预,培育新型的服务产业。同时要加大对第二产业中能源、原材料等消耗大的产业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8]。王秋红、唐燕玲、裴广群(2012)在《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中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简称SSM)对甘肃省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交通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产业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此外食品加工业各指标值也显示一定优势,与全国相比仍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竞争力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认为以上七大产业可以作为甘肃省当前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部门[19]。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各地区主导产业的布局规划上。陆晓芳(2007)在《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预见研究》中以产业技术研究为出发点,在分析了吉林省科技、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运用德尔菲法对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预见研究,明确划分了未来15年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的关键技术、对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技术、吉林省未来5年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技术、吉林省未来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并从“人口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方面研究了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从“教育与人才培养”、“资本与技术融合”、“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增加政府研发投入”和“政策/制度/标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了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的发展路径,且提出了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的相关对策。王玲、Adam Szirma(2008)在高技术产业技术投入和生产率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过程中,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和技术创新投入存量,并以此估算了技术创新与其他知识存量的产出弹性[20]。陈建军、胡晨光(2008)在《浙江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与思路——基于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的分析》一文中基于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结合1991-2001年浙江、上海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相关产业考察研究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演化的轨迹,再次验证了浙江省主导产业倒U型演化假说。根据浙江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突出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确定了浙江省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认为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应该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划发展,具体可以实施“外引内孵”、“东扩西进”战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在区域内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升级[21]。李北伟、肖静、董微微(2012)在《吉林省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思路》中通过对吉林省主导产业选择的总量分析,认为汽车制造业、农林牧渔等6个产业部门可以作为吉林省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并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和吉林省的省情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22]。

(二)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研究

从现有文献看,对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的重点和范围集中在政策制定之上。贾宝军(2007)在《边缘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中,总结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区域开发模式,比较了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两个研究视角的异同,并就边缘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经济环境、选择原则以及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在边缘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与培育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理论意义领域做了探究,利用“中心-边缘”模型探讨了边缘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给出了边缘地区主导产业培育的途径与措施。在边缘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博弈分析过程中,着重分析了边缘区域经济合作的博弈过程、边缘区域地方政府之间产业竞争博弈过程,并据此构建边缘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风险指标体系[23]。程广斌、龚新蜀(2009)针对西部地区经济粗放增长中暴露出的资源耗费过度、效益低下等问题,认为集约发展是实现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组织优化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文章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系统协调优化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搜集翔实的资料证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24]。张小青(2007)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生成的约束因素,提出要从政府导向、企业集群成长、借势“扩散效应”、龙头企业培育四个方面构建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生成机制,促进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成长[25]。

四、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理论研究总结与研究趋势

综上,国内外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颇为丰富并且也较为成熟。研究重点是在引用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基础上,将其大量应用于国内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但是这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重复过多,涉及的地区与领域较为狭小,从某种意义上讲,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

国内外对边缘地区主导产业培育、成长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从以上对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也即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二是区域政府如何来选择主导产业,也即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问题;三是主导产业形成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培育途径方面,主要局限在产业政策制定上。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如何通过边缘地区主导产业发展来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平衡,突出强调立足自身条件、形成竞争优势。

缺乏深入研究的是:对边缘地区的产业链问题未给予充分关注,对微观层面企业组织对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的形成以及作用机制未深入研究,未明确边缘地区是否一定要构筑自身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实际上,边缘地区的市场环境条件决定了考虑主导产业选择影响因素时必须要考虑跨区域因素,在确定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时,必须考虑区际因素,如产业关联度基准,在主导产业形成阶段更多要考虑与核心区域的产业关联。前期研究表明,在确定边缘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强调自身的资源优势,强调竞争优势的形成,但对区域合作和错位发展未给予充分关注,对于区域轮动和产业轮动的研究关注较少。实践中,边缘地区更应强调核心地区的“扩散效应”,应做好产业承接准备。最后,产业政策在制定时往往忽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导致产业政策制定缺乏灵活性、时效性、契合性。这些将会是下一步边缘地区主导产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1]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3):22-26.

[2]安树伟.“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姚旻,陈厚义.开放经济下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8,(8):124 -129.

[4]罗贞礼.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5]侯晓丽.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创新探析[J].理论导刊,2007,(10):84 -86.

[6]Friedman J 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 Press,1966.

[7]Chenery,H.B.Structur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8]江世银.四川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J].理论与改革,2009,(5):151-154.

[9]刘勇.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影响路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0-64.

[10]李雁玲.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8 -95.

[11]周振华.产业关联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1991,(4):43-48.

[12]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3,(2):5-14.

[13]张平.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06 -311.

[14]刘颖琦,李学伟,李雪梅.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145 -152.

[15]刘爱文,郑登攀,赵璟.基于BP逻辑模糊神经网络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53-156.

[16]谷德斌,傅毓维.基于资源配置有效性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07-110.

[17]陈丽珍,赵美玲,肖明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研究,2011,(6):44-49.

[18]李娜,王飞.中国主导产业演变及其原因研究:基于DPG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19-33.

[19]王秋红,唐燕玲,裴广群.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12,(5):111-112.

[20]王玲,Adam Szirma.高技术产业技术投入和生产率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3):913-930.

[21]陈建军,胡晨光.浙江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与思路——基于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8,(6):40 -47.

[22]李北伟,肖静,董微微.吉林省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2012,(3):69 -72.

[23]贾宝军.边缘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07.

[24]周建华.论杭州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J].统计研究,2007,(10):74 -77.

[25]王立国,高飞.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学术交流,2009,(7):126-129.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边缘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区域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