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顺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系,福建泉州362000)
“在语用学中,预设是对与话语相关的领域或者背景认知相关的隐含假设,在话语当中,预设的信息被假设是真实的。”[1]预设理论认为,在某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包含着一层或者几层不需要单独言说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先于这句话存在,即假设;也可能是后于这句话生成,即推断。根据Wiki百科的定义,预设包括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前者指与语言相关的预设,后者指与语用即与对话双方有关的预设。可以说,前者是从语义学角度看预设,即从语言本身的意义来解读;后者则从语用学角度看预设,即从非语言的语境来解读。两者相互补充,使语言的预设理论更加完整、实用,特别是后者使预设理论走向成熟。
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每种语言都有自身的预设形式和规则,这些形式和规则可能与其他语言相通,也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的过程就是对译文读者的知识状态、文化、心理特征等进行预设的过程。”[2]译者必须精通两种语言,熟悉两种文化,在翻译一个语言的预设信息时,必须预设译文读者对此信息的解读能力。一般来说,文化较接近的两种语言比文化差异较大的两种语言的预设差异更小,译文读者解读原作的预设信息更轻松,译者对预设信息的处理就更少。翻译作为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科学,意味着审美的重要性。所以对同一个预设现象,其翻译方法不是唯一的,只要这些译法具有审美效果,能够表达原作的风姿和作者的初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审美效果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在选择翻译策略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通过预设理论的指导可以使译文更加简洁、地道。
语义预设意味着语言本身的意义预设着某些信息,包括词汇和词汇构成的语句。比如“His dog loves playing the game.”就预设着两个信息:He has a dog;There is a game.通过预设,三个句子只剩下一个,另外两个句子只以his dog和game两个词汇代替,也就是说,这两个词预设着两个信息。如:“李贽是明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五十五岁时,他辞官讲学、著书。”(The progressive philosopher,writer and historian Li Zhi of the Ming Dynasty resigned his official job to be a teacher and writer at his age of 55.)
分析:回译译文是“明代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李贽55岁时辞官讲学、著书”,译文以短语预设原文的句子。“明代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李贽”这一短语预设着他的身份是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所以第一句“李贽是明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属于语义预设,它没有涉及到上下文,只是语言内部的调整和优化。
其次,语义预设在多义词意义的选择上作用尤为明显,出现频率极高。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如何确定?一般是依靠和它构成语句的其它词汇的意义来决定。与不同词汇搭配成不同的语句,会使得一个词的意义不同,即这些语句预设着该词的某个较可能的意义。所以只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一般就可以解读出这种预设,进而对多义词的意思进行确定。当然,搭配意义的确定最终也是建立在对生活常识了解的基础上。语义预设是翻译的难点,翻译史上许多佳译就是关于语义预设。如:
——Have you brought any arms about you?
——Arms,sir?-yes,and legs.And he advanced the mighty members.
(“你身上可带有阿姆斯?”“胳膊吗?教区长,有,还有腿呢。”说着,他把结实的手脚都伸了出来。)
英语的arms有两个意思,一是胳膊,一是武器。此句与have you brought with you搭配组合而成的句子意义就预设了arms应当是“武器”的意思,因为生活中很少有人会问你有没有带胳膊。但是听话人故意将之曲解成“胳膊”,即取消了这一预设,以达到幽默的效果。所以预设是双方无论从文化常识还是从当下说话的语境出发,都可以轻松解读出来。如果没有解读出来,一是可能对方理解能力太差,如小孩或者智力较差的人;二是故意取消或者忽视预设,以达到某种会话的效果,如幽默等。
译者在翻译问句中的arms时有两种选择,可以译成“手臂”,也可以按照发音翻译成“阿姆斯”,但是无论哪一种,都必须在文后或者页底加以解释:“‘阿姆斯’是英语arms的发音,有‘手臂’和‘武器’两种意思”,这样就能帮助缺少英语语言知识、不了解arms两种意思的中文读者理解幽默的语用效果。当然,有的译者将这种预设的效果体现在译文中,如在注释中加上“这个牧师意指后者,马龙故意曲解为前者,故有以下一番纠缠”[3],采用的是直译加注释的译法。
语用预设涉及到不同语境下语言的言说双方是否能理解这种预设,所以需要他们先前知识的参与。这种知识既包括与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相关的内容,如政治事件、名人轶事、社会热点、风土人情等,听话者必须能够从这个信息的多个方面去找出其与当下语境相关的被预设的方面。也包括最近的先前知识,如其他人不知道而说话人和听话人知道的信息,如两个人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者说这句话之前所谈的内容,这些都成为这句话和下一句话的预设内容。所以语用预设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从译文读者来说,需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知识才能解读这些预设:一是对源语社会、政治、文化等知识的储备;二是对原文话语双方共知信息的了解,以及从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的能力。
前者是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差异所在。原文读者熟悉其文化,能够解读出原文所预设的信息,而译文读者在这方面的空缺使他们失去对预设的敏感性和理解力,这一点也正是译文必须对原文进行转换的原因。译者必须将原文读者拥有的理解该预设信息的知识传递给译文读者,让他们拥有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知识储备,解读预设信息。如:“Answer yourself,Sphinx.”译成“你自己回答吧,斯芬克斯女神。”然后在页尾对斯芬克斯女神进行注释:“希腊神话:狮身女面是有翼的怪物,常出谜给过路人,不能解者都遭杀死。”
多数的互文信息都与社会的文化、历史等相关,在他族文化看来属于陌生的信息。对源语所预设的这些文化、历史等先在的知识,译者一般需要加注使其明晰化,让译文读者能临时补充这块文化空白,进而在相似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对译文产生与原文读者等值或尽量等值的反应。
第二种语用预设的情景即说话双方共知的信息,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来说,其预设信息的解读难度相当。因为文本内部的上下文知识无论在译文还是原文都一样存在,所以翻译过程中不需要加以改造,直译即可。当然,有的译者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考虑到让读者可以更轻松理解作品,也会加以解释说明。因此,是否添加注释,因译者而异。如:Don't let him exert himself too much;don't let him break his neck in hunting;especially,let him mind how he rides down that dangerous hill near the Hollow.(“别让他太努力了,别让他在打猎时折断颈骨,尤其是要他注意,他是怎样骑马奔下洼地附近那个危险的山岗的。”)
译者在直译该文后,在页尾注释“这个教区长故意把谢利当成男性”(曹庸译)。其实根据上下文,读者能够理解为何把“她”写成“他”。因为谢利是个个性坚强、有主见、有能力的女性,教区长给她许多男性才有的称号,所以这些上下文预设着“她”变成“他”的合理性。译者通过页尾注释提醒读者注意这里不是用词错误,只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这一细微的预设信息,才添加这一注释。如果不加注也可以。
预设理论对翻译最大的贡献是使译文更加简洁。这种情况一般在汉英翻译中出现,主要是由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所决定的。汉语句子流散有诗意,英语句子严谨有条理,相应地,汉语句子之间的连接没有英语那样较强的逻辑性,许多句子意思重复,而英语句子之间关系严密、逻辑清晰。汉语句群翻译成英语时,经常把一些表示背景的句子整合成英语句子的一个成分,而非完整的句子。这些成分本身就预设着一个完整事件的先发生,而这些事件在汉语中习惯单独拿出来先行讲述,成为独立的句子。汉英翻译这种预设的增加使得汉语层层流水的书写形式转化为英语紧凑、浓缩、含义丰富的句子。如:“他们善骑术、精弓箭,故能拒敌波斯人和马其顿人。他们一直是游牧民族。公元3世纪遭哥特人屠杀后消亡。”
译文:Their skill as horsemen and archers halted Persian and Macedonian invasion but they remained a nomadic people until their disappearance during the Gothic on-slaughts of the 3rd century AD.
分析:原句是个汉语句群,包含四个句子:(1)他们善骑术、精弓箭。(2)他们能拒敌波斯人和马其顿人。(3)他们一直是游牧民族。(4)公元3世纪遭哥特人屠杀后消亡。
译文将四个句子整合成两个句子,原文另外两个句子分别译成句子的一个成分,即“他们善骑术、精弓箭”译成名词短语“Their skill as horsemen and archers”,“公元3世纪遭哥特人屠杀后消亡”译成名词短语“their disappearance during the Gothic on-slaughts of the 3rd century AD”。全句回译成汉语是“他们对骑术和弓箭的精通阻止了波斯人和马其顿人的进攻,但直到公元3世纪遭哥特人屠杀而消亡前,他们一直是游牧民族”。回译之后的句子不仅符合汉语的语法系统,还将译文对汉语原文的改造体现出来。这句回译体现了两个名词短语对相应两个汉语句子的预设,而不需要像汉语那样将背景单独成句。所以汉英翻译过程中,经常将汉语表示背景的句子译成短语,使之成为句子的一个部分,而这些短语就预设着汉语相应背景事件的发生。只是去掉了动词,使这些事件成为短语,却使句子更加紧凑,时间顺序不需要像汉语记日记一样按照书写顺序表现出来,可以更加灵活地融入主要事件,使其成为被预设的背景知识。如:“改革开放前,城镇从业人员几乎全部分布在国有和集体单位,而农村劳动力则主要从事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这种就业结构彻底得到扭转。”(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with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ing economy,completely changed the former employ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collective units for most urban workers and the first industry for most countryside laborers.)
原文前一句描述改革开放前的就业情况,后一句描述改革开放对就业情况的改变。译文则只保留一个句子,其它两个句子都以短语译之,这些短语就预设了与之相应的两句的信息。回译译文则是:“改革开放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彻底扭转了以前城镇就业人员主要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农村劳动力主要在第一产业的状况。”其中,“以前城镇就业人员主要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农村劳动力主要在第一产业的状况”预设着原文两个句子“城镇从业人员几乎全部分布在国有和集体单位,而农村劳动力则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同时省略了“改革开放前”这一短语,译文“改革开放扭转了以前……”预设着后面的情况是改革开放前的情况,不需要再赘述。
预设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蓝纯举过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来说明预设并非只是语言学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当中的。警察在盘问嫌疑犯时常会以这样的问题让对方措手不及:“案发当天你是几点钟离开现场的?”这一貌似简单的问话实际上预设“案发当天你在现场”[4]。预设理论从最初的逻辑—语义学意义不断发展到语用学意义,在语用学层面上又与不同领域相结合,展现出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实用意义。其对翻译的启示是使译文更加地道、简洁,体现出不同文化对语言独特的操纵能力,体现出不同语言相对其它语言的优势。语义预设针对语言系统内部的搭配、调整,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源语和译语的语言系统之差异作比较并做出选择,添加或者解释预设信息。语用预设则将语境结合进来,无论是对社会宏观语境还是对文本内部信息这一相对狭窄的语境,译者都必须本着责任感,使译文读者可以站在和原文读者相当的层面上阅读并且理解译文,产生翻译等效。无论哪一种情况,译者都要努力使译文更加简洁、有力。通过预设理论的指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得这一效果。
[1]Wikipedia.Presupposition[EB/OL].[2013-02-14].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sup positi on.
[2]胡春华.预设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9-112.
[3]夏洛蒂·勃朗特.谢利[M].曹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9.
[4]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C]//严辰松,高航.语用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