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滨
(1.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215006;2.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何为语言具有模糊性,产生语言模糊性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哲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关注,并有不同的观点和答案。其中,罗素认为语言完全是模糊的,这种模糊性产生于符号本身的模糊,是由作为表达手段的符号本身的有限性决定的,即符号根源说。本体根源说则认为客观存在本身具有根深蒂固的界线不清、边界不明晰的特点,语言的模糊性属于客观上的模糊性在语言上的反映。另一种观点是语言模糊性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感知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完全是出于我们对边界界线的无知,是“认识上或观念中的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1]。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模糊性源于语言使用的语境,即语境依存说,这种观点认为语境依存性是模糊现象的核心特征之一。依存性是指在一个话语语域内,模糊语言表达既要有一个语境标准,还要有一个可比较的集,这样才能使模糊语言表达在该语境中被理解[2]。对于语言模糊性及其根源的认识逐渐深入,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到语言符号的局限性、到语言使用者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争论的焦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语言的模糊性,然后去探索模糊性产生的根源。我国有学者提出,要认识语言的模糊性及其产生的根源,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及其认知能力,应该从世界、概念、语言符号、语境、人这五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全面探讨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模糊语言是语言模糊性的自然表现形式,由于人们对语言模糊性产生根源的认识不统一,对模糊语言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伍铁平是国内较早关注模糊语言的学者之一,他研究的重点是模糊词语,即词的模糊性。他认为词是表示概念的,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是模糊的,这种模糊性是由词义的外延适用界限的不确定性来体现的。Channell运用语用学的原理,结合实际语言材料,描述了模糊语言的不同形式,区分了三种模糊词语:第一类是模糊附加词,包括模糊近似词如“about”、“around”、“more or less”,以及模糊范畴词“or something”、“and things like that”等 ;第二类是模糊数量词,如“piles of”;第三类是模糊蕴含,如“She is six feet tall”中的她可能不止或不够六英尺那么高[3]。张乔从模糊语义和模糊语用应该互为一体的角度认为,模糊语言是语言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具有弹性的语言,这种弹性不但表现在其词语不确切的意义所指上,还表现在其随机应变的语言功能上。这种弹性可以随着语境的变化以及语言使用者的不同而使得语言表达和理解富于变化,从而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4-5]。当我们说“I’d like to go to Beijing someday next month.”时,someday就是一个模糊词,表达的是一个模糊概念。一方面其意义所指不明确,另一方面它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语用功能,可能要表达具体日期尚未确定,也可能要表达日期确定了却不便透露,不同的解读取决于即时语境、交际双方的共享知识、交际场合等因素。
语言的模糊要从语用的角度也就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去分析才有意义,即是说对模糊语言的正确理解必须借助语境才能完成[6]。这是因为语言本身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语言符号具有索引性,每一个语言符号都能够连通激活复杂程度不一而内容可能相互交织的概念网络,经过说话人或作者的语言编码,即使是完美的词汇、句法和语篇形式,提供给听者或读者的也只能是像一幅镜头失调的画面一样的话语,要想理解这样一幅画面,听者或读者需要根据相关的场景信息、个人经验、知识背景等进行认知加工和解码,调整焦距,重新聚焦,并进行解读[7]。模糊语言就是通过这样的编码、解码,在语言交际中实现着不同的交际语用功能。
首先是模糊语言的社会、人际润滑剂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模糊语言的使用是作为一种建立和维护友好人际关系、缓解和处理紧张情况的重要手段。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在交际中既要默守合作原则,还要遵守礼貌原则,尊重对方的“面子”,模糊语言的合理使用是常见的一种给面子的礼貌手段,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语用效果。如:
A:我有今天下午足球赛的票,你去吗?
B:我有点感冒,不太想去。
对于A的好意邀请,B显然由于个人原因不愿意接受邀请,但出于礼貌,通过模糊语言“有点”、“不太”间接表达了自己不愿去的想法。在不太友好的语境中,模糊语言可以起到缓解紧张气氛,避免尴尬处境的“软化剂”作用。这种缓解作用可以在交际中起到保护的作用,既可以保护别人,也可以保护自己。保护别人是指模糊语言可以使语言表达“软化”得不那么直白和犀利,尤其是在批评话语和祈使语气句中,不过分地显示说话人的权威和武断。如“You'd like a beer or something?”中“or something”的使用,给听者的感觉是说话人并没有强加的意思,只是询问自己的意见。保护自己或自我保护是指说话人可以通过使用“I'm afraid”、“It is said”、“things like that”等模糊词语,表达自己对所说的事情并非百分之百的肯定,可以使说话人对所说的真实性不负全部责任,避免因发表个人看法而受到指责。使用模糊语言还可以掩饰自己的不足,使说话人轻松谈论自己知之不多的话题,化解自己的尴尬处境。
其次是模糊语言的社会融入功能。模糊语言的编码与解码往往是交际者有意为之,目的在于规避他人,突显交际者之间的亲密团体成员关系。模糊语言的这种社会、社团融入功能是指模糊语言的使用成了一种身份标签,对于这种标签的解读需要借助交际者之间共同拥有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种族身份、共享知识等信息[8],如下面的对话:
A:…you were supposed to be on a rugby pitch or something like that you know…
B:Right.
A是在讲述50年前自己在爱尔兰寄宿学校时的情景,要搞清楚“a rugby pitch or something like that”所指意义,听话人需要对50年前爱尔兰教会寄宿制学校的社会情况有所了解,知道“rugby”及其他活动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校园活动,而对于不具备这种背景的听话人来讲,很难做出合适的理解和及时的应答。另外,交际者为了交际目的刻意使用模糊语言来规避他人,所谓“不为外人所道哉”的场合更是比比皆是[9]。
这种语言身份标签一方面区分了不同的社会团体和社会阶层,成为了社会方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也区分了不同的语类,成了一种文体特征,体现在语言教学、医学、司法、外交、文学、媒体等领域。如张乔搜集了国外华裔和中国留学生关于“周末日常活动”和“对申请庇护者的看法”两个话题的汉语口语语料,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话题的敏感性主要在六类模糊词语的使用频率和形式选择上影响着模糊语言的使用。
最后是模糊语言的语用修辞功能。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表达不仅具有社会语用功能,还具有强烈的修辞功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意境。模糊语言表达具有简洁、灵活等特点,使得语言表达富有弹性,可以增加信息含量、增强表达语气、提高表达效率,起到委婉含蓄、幽默风趣、形象生动、富有联想的交际效果[10]。伟大的诗人都是使用模糊语言和模糊语言表达的大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诗句无不是通过模糊表达创设了令人遐思、回味的中国画意境:飞流直下似落九天的瀑布和回眸一笑现百媚的古代佳人形象,给读者留下了“调整焦距”和构建意义的想象空间。
在外语教学与学习中,运用模糊语言的能力是衡量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和交际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语用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其前提是具备语法能力,提供语言形式上的可能性,包括掌握词汇、语法知识和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指语言使用者必须了解语言交际的一般模式和规则,并懂得针对特定语境,结合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灵活、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运用模糊语言和进行模糊表达的能力是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实现语言的交际语用功能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模糊语言的学习,增强外语学习者的模糊语言意识,这与语用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要先具备一定的模糊语言知识,才可以谈模糊语言的运用。虽然人们对模糊语言以及语言模糊性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研究者似乎忽略了外语教学与学习这个重要的应用领域,缺乏对外语学习者模糊语言的研究,也缺乏将模糊语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和学习。直到20世纪90年代情况才有所改观,人们开始探索语言教科书的编写、教学法的改进,观察研究模糊语言及其特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其模糊语言意识。有学者针对高校学生的学术写作提出的建议是通过学习和掌握模糊限制词与语言模糊性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术写作的质量。虽然这一建议不太适合学习者的日常语言交流,但对外语教学非常有启示意义。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特殊类型的专项语言练习来提高学习者的模糊语言知识和意识。
首先,给学习者提供一种语言项目替换的练习,让学习者找出指定语篇中的模糊词语和模糊表达,解释它们的用法和意义,用相对精确的词语和表达做替换练习,比较替换前后语篇意义的差别。
其次,对话练习。如下面的对话:
Man:I'm dying of thirst.Would you make me a cup of tea?
Boy:Ok.I'll put the kettle on.
Man:And could you bring some biscuits?
Boy:Yes,I'll open the new packet.
这是教科书中可供学习者学习语言项目和句型的常见对话练习,要求学生采用省略的方法,去掉对话中的某些词,使对话变得更自然、更口语化。如可做下面的改写:
Man:Dying of thirst.Make me a cup of tea?
Boy:Ok.
Man:Biscuits?
Boy:Yes.The new packet.
改写后的对话使用了省略,出现了大量的语义和句法结构空位,使得语言表达变得模糊而不精确,需要参与者调用相关语言和背景知识,对对话进行重新解码和编码[11]。也可以让学习者做添加模糊词练习。如可将原对话改写成:
Man:I'm sort of dying of thirst.Would you do me a cup of tea,or something?
Boy:Ok.I'll put the thing on.
Man:And could you bring something to eat?
Boy:Yes,I'll open the new whatsit.
第一种对话练习主要是培养学习者对于语境及背景知识的敏感性,第二种练习则是培养学生对于具体的模糊词使用的敏感性,这样可以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
最后,翻译练习。学习者可以把真实的口语对话翻译成母语,然后反转过来,再把翻译成母语的对话翻译成外语,注意两个翻译过程以及三个对话版本的差别,其好处是可以学习和掌握外语和母语之间一些模糊词语的对比和迁移情况[12]。
鉴于模糊语言和模糊表达在各个领域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语用和交际功能,增强学习者对模糊语言的认识和意识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是必要的,本文就教学方法和技能给出一些建议。除此之外,我们更需要对模糊语言素材的选取和整理、模糊语言练习的设计、教科书的编写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实现学习者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对语境、文化、社会传统等因素的敏感性,全面提高语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Gaio Silvia.Vagueness and identity a granular approach[D].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Padova,2010.
[3]Channell Joanna.Vague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张乔.汉语中的模糊语言和话题的敏感性[J].当代语言学,2013(1):45-61.
[6] 何自然.再论语用模糊[J].外国语,2000(1):7-13.
[7]Cutting Joan.“Doing more stuff where's it going?”:exploring vague language further[C]//Cutting Joan.Vague Language Explored.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8]王军.障碍性模糊语与非语言语义定位[J].山东外语教学,1998(2):20-24.
[9]Williamson T.Vagueness[M].London:Routledge,1994.
[10]孙树芳.探析英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J].教学与管理,2007(2):91-92.
[11]于海洋,孙岩梅.会话修正浅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6):118-121.
[12]陈丕,从文化视角解读诗歌翻译“种子移植”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