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媒体素养与高校突发事件关系研究

2013-08-15 00:45谭晓兰
关键词:突发事件群体素养

谭晓兰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2009年7月,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使得网络虚拟主角“贾君鹏”爆红;2011年6月,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引发了一场慈善危机;2012年8月,陕西“微笑照”事件使得当事官员遭到网友们的口诛笔伐……网络媒体的作用从未像今日这般巨大,媒体与现实事件之间的关系也从未像今日这般密切。根据2012年出版的舆情蓝皮书数据显示,媒体上影响较大的热点事件随年度呈加速上涨趋势,2009年有243起,较前一年增长了18.0%;到 2010年增至308起,比2009年增长了26.7%,2011年比2010年则增长了55.8%。据统计,2009—2011年年度热度排名前60起热点事件中,2011年的平均热值高于2010年和2009年[1]。从最初的书籍、报刊以及后来普及的广播、电视,发展到现今急速蔓延的网络,无论是否愿意,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

各类媒体传递的信息纷繁复杂,使得事件变得真假难辨,事件可能被夸大,也可能被隐藏。运用信息的走向既可使事件热度上扬,也可以平息事件,因而应对媒体的技能正逐步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它能帮助个体掌握关键信息,透析事件背后的真相,甚至可以逆转事件的发展,改变其固有的走向。这项至关重要的能力便是媒体素养。

一、媒体素养的内涵及发展

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人们面对各类媒体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取用能力、理解质疑能力、思辨性回应能力以及创造制作出新信息的能力[2]。它如同识字、阅读和写作,也是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西方对媒体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率先提出针对媒体素养的教育主张。到了80年代后期,媒体素养已经被纳入到英国的小学教育课程中[3]。美国学者对媒体素养进行深入研究后,归纳出媒体素养应当包含七大要素,分别是批判性思维技能、了解大众传播过程、懂得媒介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影响、建立讨论分析媒介讯息的对策、透视媒介文本、研究和欣赏媒介传播内容、动手制作媒介产品[4]。

近几年,国内对媒体素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008年,凌菁和闫天阔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形式调查了高校女大学生媒体素养水平情况[5]。随后,各地区采用调查方法了解高校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2010年刘英姿以湖南某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媒体娱乐化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影响[6]。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有待提高,媒体素养教育急需系统化发展。中国传媒大学高慧燃等人分析了媒体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的联系后提出,以媒体素养为切入口,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途径、新方法[7]。王宪政等人研究了公共危机信息在大学生中传播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媒体素养教育策略[8]。虽然国内学术界媒体素养研究者众多,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探索突发事件中如何应用媒体素养能力进行应对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尝试梳理当代大学生媒体素养与高校突发事件之间的联系,提出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对策,以期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促进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二、当代大学生特质与高校突发事件

在公共危机中,其中一类以高等学府内部为发生地,大学生为行事主体,由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等各类因素所引发,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一定程度上影响、冲击甚至危害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的事件,我们称之为高校突发事件[9],包括学校师生员工的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道德价值观类事件等。高校突发事件中传播的信息来源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甚至有时信息中提及的人物就是大学生,信息的接收主体也是大学生。如此之高的相关度,极易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对信息的反馈也会产生反作用,甚至改变突发事件的走向。因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与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备受关注,结合近期的研究和观察,9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群体表达意愿强烈;第二,群体内部行为较一致;第三,群体意识鲜明;第四,群体构成相对稳定;第五,群体运用媒体能力增强[10]。

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质置于现今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在各类媒体的诱导下极易产生许多消极现象。其一,部分学生在学业、社会工作方面无法起到先锋领头作用,便希望成为舆论的引领者,企图通过发表某些偏激或具有攻击性的言论来吸引跟从者;其二,学生群体受到团体内部规范的影响,较容易行为一致地传递某些信息,导致部分不良言论的扩散;其三,由于大学生对与自身群体相关的信息比较关注,容易盲目跟从某些与大学生活相关但性质不良的言论;其四,由于各类校园组织的构成稳定和不断运转,使得某些不良信息不易消散,持续发酵,最终产生质变;其五,随着制作媒体产品能力的增强,学生群体更容易对外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自身的情绪,使得某些偏激的思想得到扩散的机会。

因此,当代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常会使某些普通的信息发酵,引发关注,继而转变为高校突发事件。若对事件处理不当,就会在校园内部甚至社会上产生大量恐惧、猜疑、怨愤等不良情绪,使得事件的正常走向产生偏移,有时甚至快速演化为较大规模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重大事件,严重危及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大学生媒体素养应用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策略

我们借由媒体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防控和应对的事件类别不同,采取的策略也应有所区别。

(一)针对片面夸大事件,采用选取、理解策略

在当下,许多媒体人或网络中的个体为了吸引大众目光,常会截取事件的部分信息进行宣传报道,以便带动人们产生某种特定的强烈情绪,随后去关注事件,并将自身的情绪传递给周围的人,使他们产生相似的情绪,而后不断有更多的人参与事件的讨论与宣传。此时,事件就像一个封闭的气球,被外力不断向内鼓气,逐渐膨胀,局部也开始出现扭曲变形。媒体素养中所包含的选择、理解能力则可帮助个体察觉到事件的其他方面,这种关注力的分散就像鼓胀气球开出的多向出气孔,减轻或是消解气球内部太过一致的冲动情绪。

以2011年福建某高校出现的“恋爱实名制”事件为例。媒体将报道的重点放在实名制上,有意无意将其与时下讨论较为热烈的网络实名制进行联系,对实行方和施行范围避而不谈,让人误以为是校方推广的强制行为,逐渐引发大家对校方的不满和对教育体制的种种抨击。但作为一个有较高媒体素养的个体,会留意到新华网的报道中提及爱恋实名制仅仅是一个学生干部的个人行为,且是小范围无强制性的调查,这些信息恰恰是其他媒体遗漏的。再进一步思考,既然大部分人如此反感这个调查,那么学生在填写那份表格时未必会如实填写,就无法确定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反问一句,若一个行为并不能高比率地引起有效的结果,又怎么可能会大面积实施呢?若一开始就正确选用和理解这些信息,也许就不会造成如此大量不良情绪的升腾。

(二)针对矛盾对立事件,采用思辨、创造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常会因各自身份和地位的差别,分化为不同观点、不同角度的阵营。当某一事件本身对两大对立阵营的关系极具刺激性时,只要媒体稍加引导,就极易激发双方的矛盾,在短时间内让各自阵营人群中产生大面积的抵抗情绪,有时甚至上升为具体的对抗行为。当所有人的不良情绪集聚在一起时,就如同洪水一般不断上涨,浸没在其中的人群只能与这股浪潮同起伏,失去自身的思考力。此时个体媒体素养中的思辨力就是一面防洪坝,能将各类消极情绪阻挡在外,留下回旋的余地,让自己有空间去探索内心,以此防止自身被对抗的声浪所淹没,助长了破坏力。在此基础上,素养中的创造力则可帮助人们在事情中挖掘新信息,在焦点双方之间创造确立更为缓和中立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他人,引导大家回归理性。这就如同开辟沟渠疏导洪水,能阻止不良情绪的泛滥。

广西某高校在2010年曾出现“停电门”事件,起因是校区内两栋女生宿舍楼长期备受停电困扰,3月16日停电时间比以往要长,于是在当晚,两栋楼的女生以暴动的形式表示抗议,持续了近30分钟。针对这样的矛盾对立事件,该学院的学生记者不仅报道了事件本身,还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此事件出现的原因。既提及了部分学生使用违规电器对供电的影响,也点出了校方相关部门前期的拖延才造成局面的恶化,并在最后提及校方正在进行的解决方案,以此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这篇报道之后,学生中没有再出现暴力行为,校方的工程也在学生的监督下顺利完工。该名学生记者便是用思辨的策略分析了对立双方在事件中的影响作用,并发现了中立路线——学生停用违规加热电器,校方完善制暖工程,使得对立双方皆能回归理性,圆满解决事件。

四、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对策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媒体素养能在突发事件中起到疏导、预防以及阻碍的作用。这意味着,大学生群体中具备良好媒体素养的人越多,在高校内出现的突发事件就越容易朝着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

(一)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的长期教育

良好的媒体素养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树立起来,它是个体经过长期学习、实践后逐渐积累起来的,这种积累需要高校努力完善长效教育机制。

第一,在教学中增加媒体素养课程,让学生学习表达观点。高校可开设相应的基础课程,教授媒体相关的知识,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学生了解其运作过程。也可开设媒体专业技能课,帮助兴趣浓厚的同学深入探索。此类课程的设置不仅能输送传播大量的媒体知识,更能促进媒体素养的培养得到重视。

第二,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媒体素养教育相结合。在课余时间,校方可以文化沙龙形式,在科普走廊制作展板介绍分析媒体事件,普及媒体素养相应的知识。也可利用各类文化节或社团活动日开展媒体知识竞赛,定期举办辩论会,促进学生运用媒体知识积极表达观点。因为课外活动没有强制性,且具有灵活多样性,克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刻板等缺陷,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该群体的参与度。

第三,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交流的平台,养成表达惯性。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相对自由的网络交流平台如博客、空间等,让学生能随时、随地、随性地发表各自的观点。开设焦点讨论阵地,适时引入当下热点问题,方便同学讨论、收集各方典型观点。除个别言辞过于激烈,偏离基本道德价值的言论需要及时纠正、线下辅导外,其他不作过多干预,给予充分的自由。这样既可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交流,也可排除部分学生的不良情绪。

第四,培育媒体素养的带头方阵。每个学校、学院都有一批专门负责宣传报道的教师、学生队伍,他们一般对媒体传播感兴趣,或者在此方面有特长。因此,可以重点培养队伍中的成员,邀请资深媒体人到校开讲,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培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报社、电视台,了解媒体的具体运行机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这批具有良好媒体素养的队伍就可以在关键时刻引领思潮走上正确的道路。

(二)以媒体素养为基础发展临时应急机制

当平时的媒体素养教育实施得当后,高校便可以此为基础,建立突发事件的临时应急机制。

第一,健全高校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学生探访、师生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辅导员和教师应及时了解校园内讨论的热点、焦点事件。摸清学生群体存在的负面情绪,确定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对象。

第二,成立校内情绪安抚机制。对于不良情绪个体应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已经出现的高校突发事件,可适时派遣具有较高媒体素养的学生了解其中的细节与冲突点。从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入手,及时公布处理预案与解决行动,安抚不满情绪。

第三,完善对外宣传报道机制。针对校外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应由校方或院方负责人向外表明对该事件的关注。同时,发动校内师生的力量,了解具体情况,在较权威的媒体上澄清相应内情,发表应对策略,主动削弱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力。

当突发事件的临时应急机制建立后,校方便可从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有时甚至可以利用突发事件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将危机转变为契机,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媒体素养。

[1]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8.

[2]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41-44.

[3]江雪华.论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43-47.

[4]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6-58.

[5]凌菁,闫天阔.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J].新闻窗,2008(2):109-111.

[6]刘英姿.娱乐新闻泛化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研究个案[J].兰州学刊,2010(7):51-53.

[7]高慧燃,刘东建,赵辉.媒介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开封大学学报,2010(3):49-52.

[8]王宪政,雷鸣.公共危机视域下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J].河北学刊,2010(4):83-86.

[9]高福廷.网络视域下的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11(Supp.1):31-33.

[10]杨宝泉,岳学军,田丽艳.大学生群体特点及对个体影响问题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68-70.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群体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