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容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杜甫的相关活动还没展开,杜甫突然爆红网络。事情源于一些无聊青年的恶搞,在新版高二年级语文教学课本中,杜甫的《登高》配了一副诗人仰视感怀的图片,原本是想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更直观地体会到诗人当时胸怀天下苍生的胸怀和感受。却没想到,杜甫以各种新的形象穿越到21世纪的今天,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西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化身程序员开发手机应用,时而推着超市的推车在购物……一系列以课文图片为素材的杜甫形象“再创作”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随着杜甫画像涂鸦事件的逐步升级、愈演愈烈,来自各方面的声音纷纷扬扬、争论不休。力挺者认为,这个现象对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涂鸦是对于画像的“再创作”,对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作用,也体现了一种童心和童趣,应该呵护。批评者则不以为然,认为网友创作时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要尊重传统文化,凡事都应该有个度。
一是压力发泄说。有人认为,“杜甫很忙”只是部分学生或者青年借助课本上“杜甫”图片进行加工“再创作”,是中学生打发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一时兴起,是青年人舒发内心压抑、进行情感寻租的一种方式,是青年学生反叛心理的一种外显行为。
二是无伤大雅说。这种说法是基于“压力发泄说”的一种延伸。这一说法认为,网络恶搞已成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怪现象,它不是今年3月才出现,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存在,而且不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网络“恶搞”是舶来品,早在西方国家已存在,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无伤大雅。甚至还有网友开玩笑说,“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快脱销了”。此外,不乏为此种不文明行为寻找借口的网友,宣称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大家对杜甫及杜甫诗集的关注,是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的一种方式,总比沉寂在历史中无人问津好。有人为此打出“不被大众娱乐的就不是大家”的旗帜,力挺这种行为。
三是民族文化底线说。持这种观点的多以专家、学者、主流媒体为主。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上对杜甫图片进行大尺度的穿越,有损诗人形象,是对诗人的诋毁。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在接受大河网讯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绝不允许诋毁杜甫形象。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他认为对杜甫形象的恶搞已经触犯了民族文化的底线。
四是文化变态说。有学者认为这一行为本质是一种文化畸形意识蔓延造成的文化“变态”,我们绝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杜甫很忙”是一种对文化的摧残与践踏,是给我们以历史文化巨匠与大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抹黑,颠覆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杜甫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纪念杜甫,学习杜甫的诗歌,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杜甫很忙”在引起人们对杜甫关注的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如果认为这是纪念杜甫最好的方式之一,只要稍微具备判断是非荣辱能力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为“大尺度”的“杜甫形象”再现寻找借口。当然,“杜甫很忙”是否反映了现代青年对待传统经典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否触及到民族文化的底线?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分析网络恶搞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如何对“杜甫很忙”为典型代表的网络恶搞进行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甫很忙”由高中生的课堂涂鸦演变成广大青年网民的集体行为,无论从“杜甫很忙”的创作数量,还是“杜甫很忙”的具体职业上,都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映照。
“杜甫很忙”系列图片最初出自高中学生之手,是课堂无聊学生在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对杜甫插图进行的“再创作”。这一举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生的标新立异、追求时尚的个性,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生困境的突破,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生活方式对杜甫画像进行加工、创作;也反映了高中学习的枯燥,学生的烦学情绪。无论学生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画的,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课堂教学很有趣,学生又怎会在宝贵的时间里进行涂鸦、恶搞呢?当然,也不能把课堂教学无趣的原因全归结于我们的教育,但是它总跟我们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有网友评论到,要是语文课堂不单单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传播和弘扬文化,杜甫也不会很忙。
如果说青年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涂鸦创作的初衷仅仅是童心未泯、抒发内心压抑的一种方式,无可厚非,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但是,随着这些涂鸦图片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恶俗图片出现。张碧涌在《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上谈到:“倘若青少年每天在‘恶搞’成风的虚拟空间里成长,接触的是离经叛道的表现方式和哗众取宠的传播风格,他们就会把追逐无厘头文化作为时尚,把叛逆、反传统作为价值取向。”广大社会青年以及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模糊不容忽视。
“杜甫很忙”被网友疯狂转载,逐渐上升为群体事件。有网友戏称,“杜甫很忙”流传后,语文课本都快脱销了。“杜甫很忙”的涂鸦如此受热捧,客观地反映了网友对“杜甫很忙”系列组照的认同。他们之间总有一定的契合点,如果没有一定的联系,杜甫自然不会很忙。它迅速走进广大青年网友的心里,很多网友深感它反映了自身的现状。“杜甫很忙”的图片由原先的几十种延伸到现在的200多种,还有可能继续飚升。不仅是数量大幅度上升,杜甫的职业也在不断扩展,有诗人、建筑师、程序员、篮球员、超市购物者、买房者、时尚潮人、动漫人物等等。杜甫被赋予了各种人物形象,有特定的职业,时而是辛苦劳作的普通群众,时而是高级白领,时而是怀抱美女的高官,广大网友把他们能想的、能画的都画了,呈现出“地球人都无法阻止杜甫”、“杜甫很忙”的现象。这些现象是社会真实现象的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戏谑。与其说“杜甫很忙”,不如说是“我们很忙”,生活水平却没有像逐渐攀升的GDP那样快速提高。现实中,住不起房、养不起老、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结不起婚……社会矛盾接踵而至,造成人们精神压抑和空虚。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恶搞”刚好成为人们宣泄的一种手段,可以使人们暂时忘掉生活的无奈,沉浸于一时的痛快中。
网络上除了“杜甫很忙”,还有不少网友坦承曾对课本上的其他人物进行过类似的“再创作”,比如李白、辛弃疾、林则徐等等。这样的“创作”还在不断增长,引发对历史名人的涂鸦行为的反思。像杜甫、李白等历史人物,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脊梁。在“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中,惊现杜甫搂着性感女神、抱着“黑丝袜”,并配以恶俗的文字,这些图片反映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这不仅是对杜甫形象的一种恶搞,也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不尊重,更是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无知。最近两年来,像这样恶搞经典,对经典恶俗化、歪曲、篡改、捏造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认同,使我国的经典文化很受伤。
“杜甫很忙”无论是处于青年学生的童心未泯、无意之举,社会人士的情绪宣泄、压抑反抗的结果,还是对民族文化底线的考验,其社会影响不容小觑,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杜甫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课堂教育的枯燥无味,知识性太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不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遵循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授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教学的知识性、情感性、思想性相统一。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难免把高分数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衡量指标,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教学更多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杜甫很忙”现象的出现,反映出我国目前的教育对古代名人事迹和经典著作的继承和发扬不够。我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古国,为世界优秀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世界人民的崇敬和向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越来越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学习经典、学习传统文化成为了少数人的“精英文化”。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但现实并非如此。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兴。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理应在我们的青年身上。“杜甫很忙”现象的大肆传播,让我们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青年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让青年学生养成学经典、懂经典、用经典的良好习惯,彰显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对青年的正确行为加以强化,对青年的失范行为予以引导、纠正。
以“杜甫很忙”为代表的网络穿越恶搞行为反映了人们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时候缺乏对人自身的关注,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造成人文素养的缺失。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物质、精神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谋求经济高速发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更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提供各种帮助和便利,使人民的压力有缓解的渠道,压力有释放的方式,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从青少年心理和需求出发,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受欢迎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发展,方能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1]
对经典的恶搞反映了全民狂欢的意识形态。正如巴赫金所讲,“狂欢式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规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2]无论是对经典的无知,还是人文精神的缺乏,或是道德责任感的下降,都是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的反映[3]。提高人们对经典学习的热情、对传统文化的认可、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主导型与多样性、包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到文化引领生活[4]。
[1]邓亦林.恶搞文化与青少年成长[J].江西教育,2010(7):7-8.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178.
[3]周希贤,米密.大学校园审美文化的特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7-156.
[4]于涛.“weblog”的发展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