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博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春秋早期,由于周王室分封制的弊端已经暴露,随着平王东迁、周王室势力的衰落,终于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诸侯列国开始纷纷涌入群雄争霸的潮流中。然而,春秋时期主要的中原霸主晋国正处理内患而无暇外顾;南方楚国此时实力并不强大,也无力北上争霸;至于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正在为自己建国所需的领土与戎狄在岐丰之地进行惨烈的争夺战争。一些诸侯国,如宋卫等国虽全力争霸,但因国弱内乱等原因,无力改变天下形式。而此时期的周王室虽已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为天下共主还有相当的威望与实力,故群雄间的争霸还离不开周王室的旗号。这也致使一些周王室的卵翼之国,如郑鲁两国,可以有实力参与这场争霸角逐中。国力渐强的齐国此时迅速崛起,尤其在管仲的辅佐后,齐国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其邻国并同为大国的鲁国,由于政策等各方面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渐渐力不从心,失去其应有的政治地位,成为齐国的附庸。而强大后的齐国并没有依势吞并鲁国,故齐鲁两国关系就成为当时难以回避的话题。通过读解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庄公十五年这段历史,对于理解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关系(也是春秋早期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同时为解读齐桓公能够在春秋早期称霸及当时的列国形势都有一定的意义。
春秋早期的齐鲁两国关系并非仅是战或和那样一成不变的,此时期的两国关系较复杂,是由对立到结盟,再到暗中对立,甚至发生战争,最终到鲁国臣属于齐国、齐国称霸。因此研究齐鲁两国关系,我们需要明确此时期几个不同阶段的形势。而研究此时期的齐鲁两国关系,郑国首先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以郑庄公逝世这一事件为其分期点,将春秋早期的齐鲁两国关系分成两大时间段,即齐鲁郑三国结盟时期与齐鲁争霸时期。
郑国在春秋早年是最具争霸之势之国,其主郑庄公在平定共叔段之乱后,以周王朝卿士身份讨伐他国,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郑国地处河、颖之间的肥沃之地而享有优越的农业基础以及郑君与郑商的盟誓使其拥有比较发达的商业,使郑国的国力成为其政治舞台上耀武扬威的后盾,最后再通过郑庄公的灵活外交政策,更是使郑国在郑庄公在位期间如鱼得水[1],即使齐鲁两强国也不得不避其锋芒。正如专家所指出的“郑国一方面是周室的惟一雄藩,一方面又几乎做了东方诸侯的领袖”[2],所以,在郑庄公在世期间,郑国的强大对春秋早期的齐鲁关系有着重大影响。此时期,齐鲁两国关系在郑国的影响下又可分为3个阶段。
1.齐鲁郑三国同盟的形成
齐鲁郑三国同盟的形成始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隐公十年。在这一时间段中,鲁国从宋国的盟国一方倒向了宋国的敌国一方,并且改善了与齐郑2个关键国之间的关系,齐鲁郑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因齐国与郑国本有旧好,加之在春秋伊始就有“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3]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促进,所以,三国同盟的关键在于鲁国如何处理与齐国、郑国的关系。鲁隐公为公子时,与郑作战被俘获,后掌权,又因怨恨郑不与鲁通好而倾向郑之敌国宋[4]。而鲁国与齐国因文化传统差别、疆界之事也多有矛盾,故杜预注:“春秋前,鲁与齐不平,今乃弃恶结好,故言始平于齐。”[3]由此可见,鲁国与齐郑两国本是对立的一方。但历史总是充满偶然性,鲁国经过一系列事件后与齐郑两国同盟,共击宋卫等国。第一,历史转折出现于春秋初始,鲁国大夫公子豫在未得到公命的情况下“及邾人、郑人盟于翼”[3]。虽然翼之盟为鲁国大夫私人之举,但是毕竟给鲁郑两国打破坚冰埋下了伏笔,尤其是使郑国看到了可以与鲁国化干戈为玉帛的希望,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第二,郑人伐宋,宋遣使求救于鲁。但宋使欺瞒鲁公,致使“公怒,乃止。”[3]鲁宋两国的同盟关系也因此发生破裂。于是,郑国抓住机会,“六年春,郑人来渝平”[3],主动与鲁国弃旧怨而修新好,促使鲁郑两国关系有了新一步的发展。同一年,齐鲁两国关系也有了重大突破,“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3]。鲁国“始平于齐也”[3],而结艾之盟,标志着齐鲁两国关系正式由原来的矛盾对立,转为同盟伙伴关系,也象征了鲁国开始与齐郑同盟。第二年,“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3],进一步修缮和巩固了齐鲁两国间友好同盟关系。郑庄公也遣使“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3],进一步促进了鲁郑两国关系和齐鲁郑三国同盟之间的发展。不久之后,即“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3]。邓之盟标志着,齐鲁郑三国同盟正式形成。齐鲁郑三国同盟也是为伐宋而成立的,所以,与此同时它们也开始了对宋卫等国的讨伐。
可以概括说,在春秋初始这一阶段,齐鲁两国关系由对立敌对转为友好同盟,在强国郑国的影响下,组成齐鲁郑三国同盟,形成对宋卫一党有着绝对优势的有利势态,为齐鲁郑三国各自“小霸”时期打下了基础。
2.齐鲁郑三国结盟讨伐宋卫两国
齐鲁从郑并加盟讨伐宋卫始于鲁隐公十年,止于鲁桓公五年夏。这一时间段中,齐鲁两国以盟国郑国为核心,借齐鲁郑三国强大的国力,不断击败宋卫一党,在大幅度提高齐鲁两国对各诸侯国影响力的同时,也促使郑国“小霸”之势基本形成。
齐鲁郑三国同盟中,因郑国的国力、王卿地位等优势,使其最先有“小霸”之势。因此齐鲁郑三国同盟,基本上以郑国为核心,而讨伐郑之宿敌宋卫一党也就成为同盟最重要的主旨。而标志齐鲁郑三国同盟最终形成的邓之盟,其根本就是以伐宋为目的的。因此,邓之盟的成立也意味着三国同盟与宋卫一党战争的开始。“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3]。在取得对宋卫一系列军事胜利后,第二年,同盟又开始了对小国许国的战争。“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3]。由此可见,齐鲁郑三国同盟锋芒之盛。同年,鲁国发生王室内乱,鲁隐公被害,鲁桓公即位。内乱规模较小,在几乎未影响到鲁国国力的同时,也未对齐鲁郑三国同盟有何实质破坏。甚至此时齐鲁两国进行了联姻。“秋,公子翚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3]由此可见,此时齐鲁郑三国同盟关系无损,自然也就无碍完善其武功。因此在齐鲁两国通婚前一年,“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3]。至此,宋国再一次被齐鲁郑三国同盟所败。
由此可见,齐鲁郑三国同盟关系在此阶段十分稳固,也完成了其同盟形成的主旨——打击宋卫一党,齐鲁关系无疑在此时也是友好缓和的,由于齐鲁两国在此阶段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盟友以及共同的国家利益,且齐鲁两国政治地位是相对平等的。因此,齐鲁两国关系无疑在此时也是友好缓和的,它们的矛盾在此时也并未显露出来。
3.齐国崛起并参与争霸
齐国崛起并参与争霸始于鲁桓公五年夏,止于鲁桓公十一年夏。这一时间段中,郑国最终完成了“小霸”,而齐鲁两国关系在郑国的影响下,也并未发生直接冲突与矛盾。但随着齐国的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齐国开始了寻求争霸之路。而身为齐国邻国并且本身国力仍较强的鲁国,无疑会与齐国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与摩擦。
春秋早期,齐国主动积极寻求争霸之路始于对纪国的吞并。伴随国力与在各诸侯国之间影响力的增长,齐国也必然不会满足其给郑国充当配角的政治地位。因此,在齐国的争霸路上,与齐国明为有旧怨的弱小邻国纪国便首当其冲。值得注意的是,齐国灭纪国的原因很难如《公羊传》所称齐襄公灭纪国为复九世之雠之举。清高士奇已对此有怀疑论断:“且襄公鸟兽其行,败伦伤化,忍心害理,彼有岂知有祖宗之雠者,不过假报复之名,以利其土地耳。”[5]由此可见,齐国灭纪国复仇是其幌子,吞并其国土增强国力、寻求争霸之路才为真。更何况,齐国对纪国的行动早在齐僖公时就已开始。“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3]杨伯峻先生对此就评论道:“齐、郑大国,齐僖、郑庄且当时雄主。纪,小国耳,竟连袂来朝,其别有用心可以知之。”[3]且以常理推之,据纪侯残杀齐哀公事件已经历过齐国八九代君主,至齐僖公、齐襄公时期又能有多少深仇大恨?由此可见,齐国此时开始对纪国采取行动,真实目的只是为其称霸。但在鲁国的支持以及纪国自身不断的努力下,齐国在齐僖公时期并没有顺利地吞灭纪国。加之一年之后,齐国本身也遭到了攻击。“北戎伐齐,齐使乞师于郑。郑太子忽帅师救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3]因为这一事件,齐国吞并纪国的进程被打断。但我们也可从这条史料推出两点:第一,鲁国参与了这次救齐伐戎的行动,虽然齐鲁两国在纪国问题上闹出些不愉快,但是毕竟为同盟之国,所以在郑国的带领下来援齐,要么不会“为其班”;第二,虽然齐国此时的国力得以增强,但是并非达到强于诸国的程度,否则不会北戎来犯,竟派使乞师于诸侯。因此,齐国要吞并有鲁国支持下的纪国,非一时之功就可办到。
不管怎样,此阶段的齐国已开始迈出了称霸的步伐,在其与鲁国的关系上,也埋下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祸根,成为齐鲁两国同盟关系破裂的隐患,只是在共同盟友郑庄公强大的武功制衡下才未得以过度激化。
郑国是影响齐鲁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随着郑庄公去世,郑国不断内乱而致国力下降,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力也随之消失。此时,各自拥有强大国力且身为邻国的齐鲁两国,也开始了直接的争霸与对话,而郑庄公去世后的这一时期的齐鲁两国关系也又可分为3个阶段。
1.齐鲁两国“冷战”阶段
齐鲁两国“冷战”时期始于鲁桓公十一年夏,止于鲁庄公九年。在这一阶段中,齐国国力仍在加强,失去郑国的制衡后,齐鲁两国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公开化。在此阶段,齐鲁两国既想压制对方,却并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军事战争,故称“冷战”阶段。
此阶段矛盾的焦点还在于纪国。齐国需要吞并纪国来壮大自身,而鲁国并不想失去这个跟本国关系十分友好的纪国,同时,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也不希望齐国这个大国与邻国因此真正强大起来。因此,随着郑庄公去世,齐鲁两国在此方面的矛盾也逐渐激化。为此,郑庄公去世两年后,齐鲁两国各自以盟军的形式曾有一战,“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3]。虽然,此次战争主因另有他因,但是不难看出,齐鲁两国参与进来有着纪国因素。更何况,身为当事国的纪国,还参与到鲁国这个联盟来共同对抗齐国。此战,在使齐国吞并纪国的计划受挫的同时,也让齐国认识到了鲁国的强大。因此,齐鲁两国虽在接下来的阶段矛盾重重,但它们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此阶段成为真正的“冷战”阶段。与此同时,由于齐国不断地强大,鲁国也想改善两国的关系,于是“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3]。甚至鲁桓公天真地以为能够调和鲁国与齐国、纪国之间的关系,于是,“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3]。但此阶段的齐鲁两国关系矛盾已不是黄之盟所能调和的,在订盟的同一年,齐鲁两国就因边界产生了军事冲突。“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3]。虽然这次军事冲突、战事规模不大,但是也预示了,齐鲁两国此时的关系非一盟约可调和。可是鲁桓公仍想与齐国和解,于是“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濼。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3]。奈何这次两君会见横生枝节。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夫人,同时也是其妹文姜,被鲁桓公发现,责骂于文姜。文姜告之齐襄公,齐襄公派公子彭生暗害鲁桓公。面对如此杀害国君之大仇,鲁国在齐国杀彭生这个替罪羊后竟不了了之,并没有发动对齐国的复仇之战,这与齐国为齐哀公复仇而对纪国采取的行动截然不同。这充分说明,此时的齐国已强于鲁国,鲁国对于抵制齐国的称霸行为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仍只能暂时维持两国表面的同盟关系。鲁桓公初死,鲁庄公刚登基,立足未稳,齐襄公却抓住时机加快吞并纪国步伐。“齐师迁纪郱、鄑、郚。”[3]对此行径,鲁庄公也并非没有反应,于第二年“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但“郑伯辞以难”[3]。失去了郑国的支持,鲁庄公对于齐国的发难也只能放弃救援纪国的计划。两年之后,纪国全部归附于齐国。至此,齐鲁两国围绕纪国而产生的争霸斗争,终以齐国吞并纪国取得胜利而结束。当然此时的鲁国仍为强国,鲁庄公仍具“小霸”之势。但此时齐鲁两国关系在最起码表面上仍为同盟关系,仍有共同讨伐他国之举。“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两点:第一,齐鲁两国虽已因争霸问题,导致其关系很紧张,但表面仍为同盟关系,仍会共同出兵讨伐他国;第二,再次证明齐国国力已强于鲁国,郕国只降于齐国而不降于鲁国就已说明,更何况,面对此情况,明智的鲁庄公拒绝鲁大臣伐齐师之请,也可间接证明,鲁国此时国力不如齐国,否则应不会如此善罢甘休。
总而言之,自鲁桓公十一年至鲁庄公九年,齐鲁两国关系因争霸之故,虽很紧张,矛盾与摩擦冲突不断,但它们却并没有发生直接对抗的军事战争,继续维持了表面上的同盟关系。而此时齐鲁两国国力对比也由原来的势均力敌到现在的齐国略胜一筹,鲁国也不得不一次次忍气吞声。
2.齐鲁两国发生军事对抗阶段
齐鲁两国发生军事对抗时期始于鲁庄公九年,止于鲁庄公十三年。在这一阶段中,鲁国面对齐国的争霸攻势终于反击了,与齐国发生了一系列的军事战争。
在鲁庄公刚即位的几年,面对齐国的争霸攻势,在没有合适机会且国力不如的情况下,鲁国只能隐忍退让。但这并不代表颇有文治武功的鲁庄公会一直坐视齐国登上霸主地位,相反,他只是等合适机会给予齐国致命一击。鲁庄公八年冬,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害,后作乱的公孙无知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开始了对齐国国君之位的争夺。鲁庄公借助姻亲公子纠(其母鲁女也[6])之名讨伐事实上已登上国君之位的公子小白,可以说,鲁庄公抓住的时机不可谓不毒。先前的宋国、郑国都是在君位交替之际引发内乱,加之他国势力干预而导致本国国力急速衰落,而不得不退出争霸的。但奈何公子小白即齐桓公,非等闲之辈。据史料对此次战争记载:“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3]由此可见,鲁庄公这次主动出击齐国发动的乾之战,以鲁庄公大败而结束,若非臣下冒死相助,鲁庄公甚至可能被齐军俘获。这充分说明,齐国此时国力的强大,即使在国君交替、发生内乱,可说国家最为虚弱之时,也有击败强大鲁国的实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乾之战是齐鲁两国的直接军事对抗,并无他国相助,且鲁国做出了用武力干预齐国君位更替的大忌。可以说,齐鲁两国之间的关系至此已完全对立,几无和解的可能,惟有以一方屈服为结果。虽然,鲁国在乾之战中大败,但其国力并未大损,仍有相当实力。第二年,齐桓公以复仇之名、实为争霸,发动长勺之战。鲁庄公以曹刿之计,智破齐军。长勺之战仍为齐鲁两国直接对战,虽以鲁国胜利而告终,但并未改变齐强鲁弱的整体形势。至此,两年之内,齐鲁两国发生两次直接对话的大战,由此可见,此时齐鲁两国关系之对立状况、争霸之激烈。同时,也可以看出,鲁国国力虽不如齐国,但仍有相当实力,自保无虞。但齐鲁两国军事对抗不止如此,同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3]。此次大战,齐国联合宋国共同讨伐鲁国,虽因宋师败绩而退,但却是齐国改原独自讨伐鲁国变为联合他国共同讨伐鲁国的标志。一方面,这仍意味着鲁国国力有“小霸”之势,甚至在不久之后又单独败此时齐之盟国宋;另一方面,乘丘之战也意味着齐国因鲁国实力而不得不改变对鲁国的策略,这也是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重要基础。齐鲁两国争霸之事仍在继续,“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夏六月,齐人灭遂”[3]。这次,齐国联合五国之力,盟于北杏,平宋乱,灭鲁国的邻国遂国,再次兵临鲁国。而对此,鲁国已无抗衡之力。至此,春秋早期,齐鲁两国间的军事对抗已基本结束。
纵观鲁庄公九年至鲁庄公十三年近5年的时间,齐鲁两国关系因争霸而十分紧张,大战频繁且激烈,齐国由原来单独伐鲁到联合他国讨伐鲁国,终凭借更胜一筹的强大国力和外交手段取得争霸战上的优势。
3.鲁国被迫屈从齐国阶段
鲁国被迫屈从齐国始于鲁庄公十三年,止于鲁庄公十五年。在这一阶段中,鲁国已附属于齐国,齐桓公始霸于天下。
面对北杏之盟而兵临国界之上的大军,鲁国不得不屈服于齐国。据史料记载:“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3]鲁国虽因国力不济屈服于齐国,但从总体上看,之前并未在对齐国的战事上吃过大亏,故在柯之盟上也并没有彻底臣服于齐国。甚至据正史记载的柯之盟会上所发生的故事也颇为传奇:“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沫会齐桓公于柯,曹沫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6]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是鲁国对齐国的不服从,即使订立盟约,也要“劫齐桓公”,逼齐国归还失地;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齐国的领袖地位,齐国自然也清楚齐鲁两国此时的关系。因此在两年之后,即“十有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甄”[3],而已重新成为齐国盟国的鲁国却没有参加会盟。甄之盟历史意义重大,标志齐桓公始霸,而鲁国却没有参加。这一方面说明此时齐鲁两国虽为盟国,但关系仍不融洽;另一方面也说明鲁国对齐国成为霸主的不甘心与不服。
不管怎样,齐鲁两国在春秋早期的争霸史到此告一段落。鲁国虽不服,国力犹在,但奈何已远远比不上经过管仲改革之后的齐国。齐国也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之国,而鲁国作为齐的盟国也自然沦为同时期齐国的附属之国,在列国政治地位上也沦为二流诸侯国。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早期齐鲁两国关系变化的脉络。虽然此时期齐鲁两国有战有和,但是也能清楚地看出此时期齐鲁两国关系的两大特点:第一,齐鲁争霸,齐国占据主动;第二,虽然齐鲁两国争霸激烈,但是总体来讲,战争并非很频繁,它们直接交战更少,而且最后竟没有拼出个你死我活的结局,而是以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结盟而结束。为何会出现这样两大特点,笔者对此原因进行简单的阐述。
齐国在春秋早期齐鲁两国关系上占据主动权有以下3个原因。
1.齐国是大国
齐国在立国之初就有“太公于齐,兼五侯地”[6]和“昔吾先君太公受之营丘,为地五百里,为世国长”[7]之说。而当初各诸侯国的封地,不过“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8]。据史料记载:西周初期,“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6]。由此可知,齐国几乎自立国始就深得大国底蕴。即使并非十分强大,也会引起强国的重视。鲁桓公六年,郑太子忽在援齐抗北戎之战时,为拒婚曾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3]此时作为强大郑国的代表郑太子忽都因齐国国大而拒婚,而齐国国力并未强大,可知齐国身为大国而产生的影响力。事不止如此,在胆略过人的曹刿智败齐师后,也不敢下令鲁军追击,曰:“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由此可见,齐国身为大国的威慑力。即使战败,余威犹在。因此,作为大国的齐国,即使在并非十分强大并且在落败的情况下,也令战胜的一方鲁国不敢轻敌冒进,故在齐国国力慢慢强大的状态下,自然可优先握有齐鲁两国争霸的主动权。
2.齐国国力在春秋早期的增长速度快于鲁国
齐鲁两国的国力增长速度有异取决于治国方略。早在齐鲁两国各自建国之初就选择了不同的治国方式。“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6]由此可见,齐鲁两国立国时治国方式就已不同。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早期,齐国治国方式之益处也就更能凸显出来。尤其在管仲相齐期间,施行了“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9],奉行并提出“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10]、“政之所兴,在顺民心”[10]、“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10]、“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1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10]等。管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终于使齐地国富民强。而鲁国相对保守,于此时期几无任何改革措施。因此齐国国力增长快于鲁国,自然也可把握此时期齐鲁两国之间在争霸中的主动权。
3.鲁国对他国的影响力有走低趋势
纵看春秋早期,周王室的地位随时间的流逝而下降。尤其郑周两国繻葛之战后,更是让周王室的地位在各诸侯国心中一落千丈。而“周之最亲莫如鲁”[5]的周王室卵翼之国的姬姓鲁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鲁国对他国的影响力在其国力得不到显著增强的情况下,不免有走低趋势。而国家的影响力除受当时大环境影响外,又与其自身综合国力的强弱所分不开的,鲁国虽然不弱,但是还无法和齐国相比,故齐鲁两国争霸之时,鲁国很难联合他国对付齐国,所以当鲁国去联系郑国对付齐国时,郑国就非常为难,借故而推辞,实因“不能与齐大国为敌也”[3]。而齐国却可多次结盟对付鲁国,如鲁庄公十年,“齐师、宋师次于郎”[3],齐国就可以联合宋国共同对付鲁国。因此齐国能够借助盟国之力和其本身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去采取行动,自然可以把握此时期齐鲁两国关系争霸的主动权。
综合以上原因,故齐国可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在齐鲁两国关系中处处占据主动,并在争霸的对弈中处于攻势地位,而鲁国往往只能被动接招。
春秋早期,齐鲁两国间的争霸很有特点,它们之间战事较少,直接对立大战只有乾之战和长勺之战。而争霸结果并没有以一国衰落为终,其看似巧合,确有其历史必然性。
1.此时期鲁国的国力仍然较强
齐国虽然在齐鲁两国争霸的斗争中占据主动,但是鲁国不是软柿子,其国力仍然不弱,且建国之初根基较好。据《史记》载:“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6],由此可见,鲁国在其立国之时就已经是一个超规模的大国,鲁庄公甚至有“小霸”之势。纵观整个春秋时期早期阶段,鲁国败于他国的史事可谓少之又少。除乾之战外,几无大败。而齐国国力优于鲁国,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这种相对较势均力敌的状况下,双方发动大战,不得不慎重考虑。另外,鲁国是一个较严格遵守和贯彻周礼的国家,且享有“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11]等特权。而周礼某种程度正是当时之王道与治国之本,是凝聚人心、协和天下之利器,而“周礼尽在鲁矣”[3]。因此齐对鲁不可能不有所顾忌,如鲁闵公元年冬,齐公欲灭鲁,问仲孙湫“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3]而且相反,还应该“宁鲁难而亲之”,同时笼络秉持周礼的国家,“亲有礼,因重固”,打着行周礼“尊王”的大旗而行霸道,那才是“霸王之器也。”[3]因此,齐国想灭掉鲁国的打算,也不得不因为鲁国此方面的优势及其还有些较强的实力而放弃。
2.齐鲁两国长时间为盟国
春秋早期,齐鲁两国在很长的时间段中为盟国。尤其是在郑庄公在世时,有强大盟友郑国在旁影响,齐鲁两国间的矛盾没有激化出来。因此,齐鲁两国在春秋早期,受盟约的约束,发动战争的时间较短,直接对抗的战事也少,它们之间的矛盾就有了和平解决的可能。另外,齐鲁两国立国时所负有的使命与责任,对后世多少也是有一点的影响,如鲁僖公时期,齐国大军压境,鲁国派使者对齐侯说:“恃二先君之所职业。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齐先君太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9]且“载在盟府,大师职之”[3]“弃先王之命?其何以镇抚诸侯?……”[9]致使齐侯答应讲和而退兵。此外,齐鲁两国本身交往密切,史料中常见有联姻与通婚的记载,如鲁桓公夫人、鲁庄公之母文姜与鲁庄公夫人哀姜皆娶于齐国及齐襄公夫人、公子纠之母却为鲁女等等。齐鲁两国虽有矛盾,甚至冲突,但相对的诚信与联姻和盟约毕竟成为连接齐鲁两国关系的一条无形纽带,也不可能不给齐鲁两国的关系带来一些影响,正所谓“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9],这虽为鲁人所说,而齐国也是这样实行的,故两国之间的战事也就相对较少,也较容易解决。纵观整个春秋与战国期间,齐鲁两国虽时有争执,但齐国都没有依势强行吞并鲁国,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3.受楚国崛起的影响
在齐国国力经过管仲改革而大大加强的同时,南方楚国也已经崛起,甚至有危及中原之势。此时,国力已远不如齐国的鲁国,正位于齐国南方,且就在齐楚之间。管仲有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齐桓公与管仲就曾有这样一个君臣对,齐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管仲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9]由此可见,在经过管仲改革而强大后的齐国,于其国家利益及争霸事业来讲,需要保留一个较有实力且是周王室分封的宗室鲁国,来抵制非中原文化圈楚国的北进,甚至帮助齐桓公南伐。这也很可能是柯之盟上齐返鲁侵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齐国强于鲁国而放弃旧怨选择结盟和解的重要原因。
纵观整个春秋早期,齐鲁两国关系整体趋势是由和到战再到和。由于彼此间直接对抗的战事较少,加上齐鲁两国间本来就交往频繁和利益的纠葛,故也较容易出现同盟与和解,而齐鲁两国间的争霸也没有以一方的陨落而告终,而是最终以鲁国屈服、齐桓公称霸为结局。齐鲁两国关系不仅是春秋早期最为重要的列国关系,而且也是通过分析异姓诸侯的代表齐国的称霸和姬姓诸侯的代表鲁国的臣服这一历史事件,直接反映出春秋早期天下共主周王室势力的江河日下和那个时代的变迁。
[1]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童书业.春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陈 涛.晏子春秋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尚学锋,夏德靠.国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李 山.管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