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薇 陈为旭 郭 伟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如何,又受制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当前,受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教育形势变化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有所弱化。因此,如何突破其教育功能弱化的瓶颈,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论题。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基本素质,而具备哪些素质,则取决于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要求、社会需要和自身成长的诉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进行系统性、专门性和集中性教育的优势,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塑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政治教育功能。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人总会持有一定的立场和观点,这就构成了人的政治素质。当代大学生在实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客观上需要塑造基本的政治素质。人的政治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才能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开展国家观、政党观、阶级观、公民观、民主观等政治教育,能把我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观传递并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政治认知,使青年大学生具备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政治素质。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他们的成才方向,关系到他们将来为谁服务,也关乎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的社会发展方向问题。因此,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就是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他们对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大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提升大学生心系祖国发展,关心国家前途以及肩负起历史责任的政治效能感。
培养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思想教育功能。人在生存和发展中,总是渴望在精神层面上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人生,因而形成了带有终极关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社会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成为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思想素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针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科学的三观教育,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社会和人生,帮助他们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以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吸纳整合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以诸多理论和知识为载体,开展人文教育,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精神建构提供思想养料和精神支撑,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精神需要。
塑造大学生品德素质的道德教育功能。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认知方式。品德是人才素质的最重要方面,它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开展道德教育,能引导大学生去追寻真实的道德生活意义,继承传统道德中的为公、厚德、和贵、公正、廉洁、格物致知和自强不息等优秀道德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帮助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进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社会理想和历史责任相统一,并使其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责任的承担者,社会发展的促进者。
如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鲜明的资政育人功能,其中,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教育是主导,道德教育是基础。[2](P10)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政治教育的中性化、思想教育的简单化、道德教育的知性化等倾向,弱化了其教育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疏离和偏失。
政治教育的中性化,制约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能否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能否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者,最重要的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最高层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到和平与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中,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是经济、技术和环境问题,而不再是社会制度之争,从而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淡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此同时,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也积极鼓吹“意识形态的终结”,强调“人类将步入一个无意识形态化的时代”。在这股去意识形态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下,教育界就有人主张,要把意识形态话语与教育话语完全区分开来,转向学术话语的重建和话语体系的转化,并在重建和转化中,极力远离政治,回避意识形态。受此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出现了中性化倾向。一方面,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现实生活中多元价值倾向的存在,往往听之任之,采取文化自然主义的态度,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思潮进行深刻甄别,以及与其交锋的自觉,也未能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世界问题和我国社会转型中的深层社会问题给予深刻的分析论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性、价值性及真理性,也使这一科学理论应有的说服力、渗透力和引导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教师为追求教育的大众化和丰富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热衷于介绍各种外来文化,将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一律视为“先进文化”大加解读,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般学术观点予以介绍,对其理论缺乏全面系统和透彻的阐释和宣教,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日益式微。中性化的政治教育,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有的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使政治教育很难有效地阻击各种社会思潮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虚化或边缘化,则制约了这一科学理论对大学生精神的引领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疏离以及理想信念的失落,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面临的最为突出的挑战。
思想教育的简单化,制约了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已不满足于现象的罗列和理论的灌输,而渴望掌握认识问题和思考的方法。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思想教育简单化的倾向,阻碍了青年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范式被定位于认知性教育,教学中习惯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或植入式教学方式,偏重对理论概念、定义和范畴的诠释,缺乏对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的现实依据的深刻论证,使理论因剥离了其内容的具体性和现实性,而蜕化成一堆抽象的概念和教条式的结论,无法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枯燥难懂,缺乏吸引力,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释疑解惑功能,也导致大学生难以亲近理论教育,对理论学习普遍热情不高。此外,当前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多囿于书本和教材的理论知识,缺乏对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的及时跟进和有效回应,也缺乏对大学生群体思想动态的真切把握,更缺少主动引导大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对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而进行的深刻反思,使大学生难以通过理论学习,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去把握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与此同时,由于学校教育普遍重视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轻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渐趋边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时被严重压缩,内容遭删减,而沦为零散、随意和碎片式的理论教育。这也严重消解了思想政治理论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全面性和深刻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甚微。
道德教育的知性化,制约了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养成。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将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德性,内化为大学生行动的价值标杆和行为指南,使大学生成为坚守与践行道德规范的道德主体。人的道德素质的养成,是基于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其中,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促成人产生道德意志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的形成是生成道德行为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道德教育中,不仅需要道德认知,还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但当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实行的是以理论形态为基础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范式,虽然在传授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它过度地重视将道德规范以知识的形态呈现出现,容易将道德教育演化为纯粹的道德知识的教育。在这种知性化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只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教学的重点放在对道德规范文本的诠释和明辨上,而对大学生成长中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关注不够,尤其缺少对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有效评价和指导,未能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这样的教育,无法使大学生对品德养成的道德意义有深刻的理解与领悟。由于大学生缺乏把道德教育作为完善自我和修身养性的内心自觉,最终致使其道德认知与道德生活疏离,道德理论与道德践行脱节。有人指出,在今天的社会道德生活中,“青年大学生群体不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而成为随波逐流的‘适应者’的发展态势比较明显”[3],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给予认真的面对和深刻的反思。
强化阵地意识,增强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作为社会整合的共同思想基础。每一个国家、阶级和政党,都对其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高度重视。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就是意识形态教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确保其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克服教学中的中性化倾向,就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阵地意识。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课程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深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正确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效地维护国家政权的权威,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维护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推动者;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认识到,意识形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与固化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清楚课堂教学中应该宣传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抨击什么,从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捍卫者。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原则,积极应对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与挑战,坚决抵制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教师要旗帜鲜明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述,以增强大学生判断是非曲直的政治鉴别力,以及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自觉性;要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放弃这一科学思想,就等于解除思想武装,就会自毁长城。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解释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被动回应转变为主动引领,从而坚定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培养理论思维,发挥思想教育的认知作用。大学生学理论信理论和用理论,都要以理论思维为基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加强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重视问题式教学,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考的动力和获取知识的起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围绕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来组织教学。教师应在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照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在广泛收集大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问题的对接,并以此来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系统排解他们的思想疑虑,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拓展他们理论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加大思辨式教学力度,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历史的统一。针对抽象的理论学习,教师要讲清楚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引导大学生认识理论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变故的成因,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的认识思路由历史认知推进到理论认知,并启发他们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理解理论结论,在弄清历史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握理论的形成,学会历史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理论与现实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善于把现实社会的鲜活材料引进课堂,使课堂与现实接轨,通过大量列举鲜活实例,引导大学生分析复杂的现实情景,指导他们运用理论去理解和解释现实中类似的问题,学会用复杂的眼光去看待复杂的事物,使其树立全面整体地分析问题的理念,并进而形成辩证的理论思维。
激发道德需要,发挥道德教育的规范作用。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4]要克服道德教育的知性化倾向,使大学生不仅了解道德规范,信服道德规范,而且能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就需要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人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道德的知、情、意、行都离不开道德需要的驱动。只有生成了道德需要,人才能把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和责任,转化为理智上的自我确认,情感上的自我满足,意志上的自我坚持和行为上的自我约束,从而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道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加强道德意义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对“为什么需要道德”、“为何要做道德的事,做道德的人”等道德价值问题的追问和反思,使他们感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意义,不把道德规范视为外在的约束与限制,而是作为其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不把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强制性的教育,而是使其成为其自身成长的主动追求,从而增强其接受道德教育的自觉性。第二,要关注大学生现实的道德生活。道德教育能否为大学生主动接受,或能否激起他们内心活动的变化,取决于道德教育是否能反映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而如何把握其道德需要,则要求教育内容应取材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只有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使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才能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引发其道德上的移情,从而使其形成道德责任感。第三,要重视道德行为评价。道德行为内含着道德动机和效果,反映着道德判断与选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既可以把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进课堂,以实现道德教育课堂的生活化和体验化,让大学生在其中体会提升道德判断力的现实需要;也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对自身道德行为评价,以激发他们的深层次道德思考,使其学会自我评价,以不断增强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其知行的统一。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熊英.青年大学生道德与法律信仰危机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7).
[4]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