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薇
(大连市甘井子区宇峰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毕 薇
(大连市甘井子区宇峰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0)
课堂导入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与之相关的引入环节。一节课的成功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高度集中的稳定状态,从而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进行探讨。
故事导入是一种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题的导入方法。故事导入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分饼》一课时可以用故事导入: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八戒好不容易化缘到了3张饼,可3张饼4个人怎么分呢?每人分1张饼还少1张,每人分半张饼还剩1张。这可把八戒给难坏了,急得他直挠头。经过苦思冥想和虚心求教,八戒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每人都分到了3/4张饼。小学生对西游记的故事大都很熟悉,而且又喜欢故事里面的人物,通过这个小故事导入,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讲授分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游戏导入是在授新课之前,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引入新知的导入方法。游戏是学生间进行互动的有规则的玩耍,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导入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已获得的知识,接触新的知识,并增加对新知的兴趣,提高求知欲望。游戏导入充分利用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
情境导入即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小数的意义和认、读、写等数学知识,对这部分知识是完全陌生的,而这部分知识又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都有购物经验,在生活中已接触过用来表示价格的小数,只是不理解小数在理论上的内涵和意义,教师可以创设“买东西”的情景引入小数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如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商店里有学具、食品和数学书本等,价格有 3.56元、5.78元、10.55元等等,让小学生各取所需,按价付款。这个过程是学生实际接触小数的过程,让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认和读。这样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环境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并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完全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演示导入是指开课之前让几个学生做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演示来吸引学生注意的导入方法。比如学习“相遇问题”时,可让两名学生通过站位来演示比较陌生的名词“相向”,学生在观看他们的演示中明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导入方法,学生不仅对新知有直观的认识,而且对过去学过的知识也进行了很好的复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演示导入的优点是不用制作教具,不用制作PPT,就能使学生把抽象的名词与简单的动作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演示导入需要注意的是演示过程不要太复杂,不要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
实物导入是指利用实物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导入方法。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学习比较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比较困难,教师应借助于实物导入法帮助他们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实物导入法尤其适用于“空间与几何”的教学。例如在教学“四边形分类”时,教师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对四边形有一个感性认识,了解四边形的特征,学会给四边形分类,为接下来的教学扫除障碍。
悬念导入是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一种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悬念对大脑皮层进行强烈而持久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加深记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地创设悬念,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一下就能破解,也不能过“悬”让学生难以企及,尽可能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质疑导入是教师故意设置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或论点,引发学生注意从而积极思考的导入方法。质疑导入法以其“挑战性”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学生的心从平静到跌宕起伏,最终让主动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迫切的需要。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探索课堂导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