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3-08-15 00:46湖北省黄冈市实验幼儿园林少玲
当代学前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打击乐律动乐器

■ 湖北省黄冈市实验幼儿园 林少玲

“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的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儿童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而是以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共同生活为背景的。”由此看来,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

一、音乐活动有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皮亚杰提出:“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处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会化之间的中间地位,只有当他们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具备了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合作能力,社会化便进入一个新阶段。”幼儿的社会化表现为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在这一社会化过程中,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幼儿音乐活动大多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包含着许多规则,比如说节奏、韵律、团体的合作等。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则,与同伴密切配合,相互合作,音乐才能表现出优美的旋律。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从而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由于幼儿自制力与合作意识较差,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若把握不好,有可能在集体教学中出现混乱的情况。

(二)成功的合作能激发幼儿合作交往的欲望

朋友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成功感、愉悦感来巩固强化合作精神。如在音乐游戏“戴草帽”中,孩子们一起商讨游戏规则,“如何让草帽一个接一个的传到最后一个伙伴”,问题得到了解决,游戏进行得十分顺利。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反思:“为什么今天的音乐游戏‘戴草帽’会这么成功、你们会玩得这么开心呢?”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时候总结经验,让他们知道大家团结合作才会玩得更愉快。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合作的交往氛围都能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音乐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使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快乐的体验。音乐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而且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了较大的满足。幼儿音乐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唱歌、律动、打击乐器、舞蹈和欣赏音乐。在这几类不同的活动中,各有培养合作能力的方法:

(一)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1.选择体现合作精神的歌曲。

幼儿对歌唱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十分强烈,选择体现合作精神的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唱活动,培养他们在歌唱活动中乐于合作的精神很有必要。如:《小蚂蚁》《种瓜》《数鸭子》等歌曲。《小蚂蚁》唱的是“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歌曲本身讲的就是一个蚂蚁力量小,许多小蚂蚁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在演唱时,除了要求幼儿注意感情投入,更注重在演唱时应关注和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演唱,以便让自己来更好地配合小伙伴的演唱。

2.运用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

在歌唱活动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练习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如对唱法、接唱法、领唱法、同声式合唱法,这些不同的唱法都是要求幼儿之间互相配合,而且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如:在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时,开始部分两两对唱,唱到“嘀哩哩哩哩哩”时,全体幼儿合唱,不同的唱法,既增加了幼儿歌唱的兴趣,同时同伴间良好的合作,让幼儿体验到合作后歌唱声非常动听的愉悦体验。在教唱歌曲《打电话》时,开始两句“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全体幼儿合唱,唱到“喂喂喂”时,两名幼儿你一问我一答地对唱。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相互配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唱出了对音乐的兴趣,唱出了伙伴间的情感,唱出了密切的合作。

3.采用竞赛的演唱方式。

歌唱活动中还可以利用游戏“星光大道”的形式让幼儿分组演唱。分男孩、女孩比赛演唱,分第一、第二组比赛演唱,挑对手比赛演唱等。并让幼儿进行评价,哪一组好?好在哪里?最后得到红花最多的一组就是“星光大道”的冠军。为得到冠军,孩子们总是摩拳擦掌互相叮嘱:要注意表情、要用好听的声音唱、不要拖音、不要抢着唱……个别孩子还会问问同组的人,你哪句不会,并会教一教他,以便让自己的那一组夺冠。幼儿在竞争中学会了合作,并且享受到了合作成功的乐趣。

4.合理运用表演唱。

在音乐活动中,注重幼儿在学会演唱歌曲后,边唱边进行合作表演。例如:学习歌曲《走路》后,请幼儿随着音乐边唱边走路。由于歌曲活泼有趣,在尝试跟着音乐,模仿不同的小动物走路的姿势时,幼儿能跟着音乐按照图示依次学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等蹦跳走、摇摆走、蹲着走、慢慢走、踮脚走。最后请幼儿两两结合或三三结合,与同伴一边合作演唱,一边合作完成动作,孩子们显得十分的愉快和兴奋。

(二)在律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律动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题材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欣赏到优美的动作、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有意识地通过律动活动教学促进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1.引导幼儿参加律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例如:学习律动《打麦谣》时,先将幼儿分成双数组,每两组幼儿面对面坐或站立,先互相做一样的动作,到“打麦”时,面对面的幼儿左手与左手相击,再右手与右手相击,每每到了此时,是幼儿最快乐的时刻。同伴间完美的合作或是不完美的合作都会带给幼儿愉悦的情绪体验,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用身体动作与人合作交往的喜悦之情。

2.精心设计律动活动过程,使幼儿对合作成功充满信心。

例如:在《采莲律动》的组织过程中,设计了三个循序渐进的活动层次。第一层次,请幼儿用先商量好的采莲动作面对面跳。第二层次,请幼儿协商、确定一幼儿先即兴采莲动作,另一幼儿在其对面用快速反应的方式模仿其采莲动作,就像照着镜子做采莲。第三层次,由一幼儿即兴做采莲动作,另一幼儿快速用反衬的动作做律动等。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幼儿的交往能力不断增强,自信心也与日俱增。

3.加强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例如:《种棉律动》中,我们请担任领做的幼儿面对大家介绍其动作的构想,如说“前面部分大家跟我一块儿做,中间部分动作方向相反,我向前走,大家向后走,最后全体小朋友蹲下造型”。小朋友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积极性很高,最后可发展到谁先想好、编好动作,谁就上来担任领做。这样,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以更高的要求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而且所有小朋友都能参与,因而都能从中获得成功交往的快乐。

(三)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打击乐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活动。由于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拿起乐器就喜欢敲敲摇摇,因此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比舞蹈、唱歌等其他教学活动更难组织。只有幼儿相互合作,配合默契,才能敲击出悦耳的声音。因此,打击乐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演奏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不同的打击乐器有着不同的外形和音响效果,幼儿对打击乐产生兴趣来源于对打击乐本身的兴趣。有趣的外观造型,奇特的音响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幼儿拿着小乐器叮叮当当地敲着,尽管由于方法不对,音响效果不好,可幼儿却十分投入,十分满足。平时带领幼儿散步时有意引导他们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联想到象什么乐器的声音来丰富乐器的种类和有关乐器的知识,渐渐地幼儿对打击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欣赏一些打击乐表演,来激发幼儿要像表演中的小朋友一样,只有和大家一起合作玩,才感到快乐。

2.创设敲击演奏区域,提供合作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供材料,鼓励幼儿用自然物、废旧材料来代替不同的声音进行节奏活动。在教室内设音乐区域,备有孩子们喜欢的乐器,提供幼儿欣赏的录音机磁带,还设置了小舞台,准备了供幼儿自己编节奏谱用的小音符。孩子们自结伙伴,自选、自制乐器,自选内容,自编自演,享受着合作成功的喜悦,让音乐区真正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小天地。根据幼儿对会发声的东西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年龄特征,让幼儿经常摆弄打击乐器,无论在音乐活动中还是各种活动间隙均可自由使用。还常用瓷碗或瓶子装上水,让幼儿敲打,发出不同音高的乐音。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3.形成打击乐常规,培养合作能力。

一个成功的打击乐活动需要良好的打击乐常规为基础,而这常规又需要幼儿共同的配合。一开始,孩子们还没有形成较好常规习惯,乐器使用不够准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幼儿打击乐常规的培养。如在活动中要求幼儿乐器拿起后或打击乐停下时放于腿上,不发出声响、影响集体。引导幼儿学会轻轻拿放、交换乐器等。乐曲开始前,拿起乐器指挥信号,指挥和被指挥相互注视的常规,打击乐要整齐地开始,一致地结束,才有美妙的声音。

4.学习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提高合作能力。

通过让幼儿学会看别人指挥和学会自己指挥的过程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让幼儿学习看指挥来合作进行打击乐演奏。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指挥”和“看指挥演奏”内容的学习,主要是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与人相协调。因此,幼儿指挥者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必学习专业性的起势、收势和击拍,可只学习如何自然地开始、结束、轮流、交替和打击出所要求的节奏型,必要时还可做相应乐器演奏方式的模仿动作等。在幼儿最初学习指挥时,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乐器摆放的位置图,幼儿看着图跟着教师的动作按一种固定的指挥方案进行集体的练习。在活动过程,坚持培养幼儿良好的看指挥的演奏习惯。指挥中我们将注意教师本身的动作必须到位、准确,洋溢着热情。后阶段将开始逐步引导幼儿学做指挥,老师引导幼儿学习分声部看指挥时,可以用身体动作指挥或乐器演奏的模仿动作指挥以及语言提示,逐步过渡到用手势指挥和看眼神提示。

在幼儿奠定了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合作演奏《欢乐颂》《娃哈哈》《大雨与小雨》《我爱北京天安门》《洋娃娃与小熊跳舞》。幼儿在与小伙伴共同的打击乐活动中逐渐学会合作,并在打击乐演奏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四)在舞蹈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因其年龄小,爱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特别喜欢舞蹈活动。舞蹈活动能锻炼幼儿协调角色扮演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对促进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在舞蹈《拔萝卜》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忙着商量谁扮演老爷爷,谁扮演老奶奶之后随音乐一起拔萝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幼儿的情感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大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使孩子们再次明白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幼儿每天上午的午间操也以舞蹈表演为主,《三只小熊》《蜗牛与黄鹂鸟》、《嘻唰唰》这些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兴趣盎然,使幼儿找到了不同的同伴,增加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增强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五)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音乐是美的艺术,是人类美的结晶,它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也陶冶着人们的审美情操和艺术趣味。

幼儿听到美的音乐,喜欢随音乐手舞足蹈。设计《狐狸和兔子》《喜洋洋》《狮王进行曲》等活动让孩子欣赏,使孩子在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例如:在《狮王进行曲》中先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然后请幼儿仔细听狮子大王出来时都有谁出来了,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他们是怎样出来的。在孩子们欣赏完各个乐段乐器的独奏后请幼儿欣赏乐器的合奏,即乐器的合作表演。使孩子们明白乐器合作起来会奏出更优美的音乐,能诉说一个故事,小朋友合作起来力量也很大。最后请孩子们边欣赏音乐边合作表演,使孩子们变换形式再次欣赏乐曲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宝花.(2003).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早期教育.

李晋瑗.(1998).幼儿音乐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庞丽娟,秦旭芳.(2003)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幼儿教育.

许卓娅.(1996).学前儿童音乐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打击乐律动乐器
学乐器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乐器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