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航亮
(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南湘潭411201)
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明确认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达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读经”无疑是我们深入理解传统,落实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的可行途径之一。但如何去除读经中可能存在的文化保守主义特征,从而赋之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则是当前文化建设亟需思考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在文化自觉的理论视域中反思湖南科技大学隐山哲学社读书会(以下简称读书会)的读经实践,总结其经验,以探讨解决此一问题的途径。
湖南科技大学隐山哲学社读书会成立于2009年3月,是由学生发起组织的、教师参与指导的、以“读经”为目的的学生社团。自成立以来,读书会已经走进第五个春秋,共举办读经活动150余期,当初发起创立的学生也早已毕业参加工作,创立的初期甚至一度只有三五个学生前来参加活动,但读书会的传统却在几近艰难、几经波折的过程中坚持了下来。现在,读书会每期活动参加的学生基本上维持在20人左右。
活动内容方面,读书会的常规活动是每周五晚的诵读经典活动,诵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文本,目的是讲明、体会传统的根本精神。为了践行“知行合一”的根本宗旨,读书会也举行一些非常规活动,如湘潭文庙参观实践、岳麓山湖湘文化体验、祭孔、集体郊游等。读书会也建立了与国内一些高校相关学生社团的联系,共同举办了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
活动形式方面,读书会的常规诵读活动采取逐章细读、学生主讲、师生共议的形式。每期活动之前,预先确定一名学生作为主讲人。活动开始后,由主讲人先讲明本次活动涉及经典中存在的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然后带领大家通读本次活动涉及的经典文本,接着由主讲人逐章解读文本,引导大家进行讨论。活动中,社团负责人担任主持人,主要负责掌握活动的时间和进度,协助主讲人完成本次活动。
创办以来的五年,是读书会不断成长、完善的5年。这不仅包括长期坚持参加活动的学生的成长,也包括参与指导活动的教师的成长,更包括读书会自身的成长。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经验:
在定期举行的活动中,曾多次有学生追问,参加活动到底能够收获什么?可以说,这个问题是对活动自身合理性的一个追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必然追问传统经典在当今的意义问题,而传统经典的理论研究当前又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追问这一问题的学生往往不能长期坚持参加活动,其自身的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决定了这一点。而长期坚持参加活动的学生则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最终能够在对传统的理解上更上层楼,这个周期大概需要两年半的时间:2008级哲学班的学生在2011年下半年成长为活动的主力,2009级的学生(不限于哲学专业)在2012年下半年成长为活动的主力。这里所谓主力,不是指他们仅仅能够为活动撑场面,而是指他们可以依据前面所学知识自主地阐释新的文本,从而积极参与并引导讨论的展开。从2009级学生的情况来看,理工科学生通过长期的诵读,完全能够把握住传统经典的精神,有些方面甚至比文科学生做得更好。这也以实际成效部分地回答了“能够收获什么”的疑问。
参与指导的L君、H君和Y君研究领域各有不同,因此在理解文本的时候也各有侧重。L君由中国文学而研究牟宗三哲学,尊崇康德哲学,偏重于阐发儒教精神;H君则主要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试图以西方哲学参证诠释传统经典;Y君则力主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将经典诠释为儒家传统,并试图融纳现代精神。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读书活动常常充满着争论的味道。事实证明,这种争论非但不会降低经典的地位,反而有利于活跃气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深受现代意识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几句说教所能改变,他们更倾向于自主的选择,其参加活动的目的,便是希望通过向经典的探求来建立自我的主体性。因此,他们不仅希望获知某段文本的解释是什么,而且更乐意听到这个文本之所以应该这样理解的原因。对于老师们提供的解释,往往有同学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有同学为了把讨论推向深入,故意提出一些带有明显倾向的解释,这些都是他们企望得到说理论证的明证。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经典进行不同的解释,恰恰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另外,这种交流也推动我们几位老师在争论中不断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形成了自身诠释经典的不同方法和不同风格,使师生均获益良多。
读书会实际上是高校第二课堂的一种尝试,由师生共同参与,因此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也是师生关系。在这方面,由于指导老师有时候自恃所学而不够谦虚,重于“传道”而忽于“解惑”,往往轻视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从而失去详细解答的耐心;而学生又迫于老师的言辞,不得不表示妥协,暂时搁置心存疑虑的问题。这可能与传统“尊师重道”的思想有关。但所谓“师道尊严”的社会基础,在于封建等级制所造成的师生地位的不平等,而今天已经是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实在没必要再保存这个不合时宜的伦理教条。所谓的尊师重道传统,不但有害于应该的答疑解惑,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老师高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如果在学校中总是受着不平等言行的浸染,又怎么能够奢望我们的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实践平等的精神呢。事实上,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自主精神,而且这事实上也并不妨碍学生建立对于老师的真诚的敬意。我们要在现代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使传统在现代社会开花结果,就要求我们在诵读传统经典的时候,把现代精神融入到诵读实践中去,在潜移默化中造就我们社会明天的栋梁之材。
在活动形式上,读书会从一开始就采取学生主讲、师生共议的形式,其目的就是要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经典的积极性。从实际效果来看,除了资质高下的不同,主讲学生会前准备的充分程度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关键。准备充分的学生不但能够比较全面地解释文本包含的意思,而且能够介绍相关文本的历史背景、人物信息等,甚至十分成功地引导此后的师生会讲进程。而且,在部分学生呼吁以崇信的态度虔诚地诵读文本的同时,更多的学生则重视结合社会实际问题来探讨经典的现实意义,使我们不得不为之付出远离文本的代价。但后一种致思方向并不因为我们的引导而消失,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会讲的主题。更值得重视的是,学生们也经常追问如何在现实中实践传统精神的问题。在这种追问中,传统精神事实上不断地接受着来自现代实践的考问。尽管暂时没有答案,但这并不妨碍学生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而通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学生们往往能够严于自律。例如,有学生在总结户外活动时说,我们的同学没有一个人有抢上公交车的行为。这应该就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自觉的历程,也是我们走向文化自信的过程。关键在于,我们要有迫切解决现实问题的意向,要有主动追寻文化答案的自觉,而诵读经典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亲近文化根基的机会。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1],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觉实现“人的自觉”[2]。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理论上要求文化自觉是“主体性确立条件下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创造共同组成的有机体系”。[2]通过以上经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学生、读书会都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可以说,经典诵读切实地促成了人们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135因而人的自觉只能以实践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展开,而文化正是人的实践方式之一,而且是最为根本的方式。因此,在文化自觉的理论视域中,对文化的自觉只是主体实现自身自觉的一种方式。
在读书会的经典诵读过程中,读书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身定位的问题,即读书会是一个怎样性质的团体,读经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法来读经,等等。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澄清,读书会的成员同时也就解决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①这当然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持不同态度的人会选择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同的态度,有些与读书会逐渐形成的氛围不能融合的人甚至选择了离开,而坚持下来的人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态度:其一为笃信的态度,其二为客观地研究的态度。。不同态度的选择,即意味着通过文化的思索正实现着主体自身的自觉。传统文化就像一面镜子,而经典诵读则将我们置身于这面镜子的前面,我是怎样的人,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与面前的这个文化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我在今天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文化,我们在今天又应该创造怎样的文化,这些都成为读经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随着读经的进一步展开,经典诵读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现实中超脱出来的机会,使我们能够有所对比和选择,从而实现真正的自觉。
一般对于文化自觉的研究,往往十分关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自觉历程,这透露出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冲突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活在晚古时期的中国人定能知道,‘礼’‘仁’等概念代表的那种文化论,已是赋予我们人和生活意义的观念,作为一种深潜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早已积淀成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了。生活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的我们,如果没有暂时将自身纳入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去看待问题,对于这个生活方式中蕴涵的文化意义,恐怕不会有那么清晰的认识。”[1]很显然,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对比,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早已在司空见惯中失去了感知的能力,又如何能够实现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觉呢?更不用说实现自身的自觉了。对于生活在这个全球化条件下日益趋同的人类社会中的我们也是如此。经典诵读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之余得以直面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文化,去感知古代人的理想追求,由此自然形成了对于自我生活的对比和思考,也就促进了对自身时代文化的认知。在读书会中,参与活动的同学总是追问经典诵读的价值问题,总是寻思传统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这些就是我们在对传统的追思过程中,不断地追问自身时代的文化问题的表现。
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带来的自然是隐含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价值的撞击。面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圣人情怀,面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又“不改其乐”的生活态度,面对孟子“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境界,面对被不断称道的尧舜伯夷等人的言行……我们在惊诧其德行的同时,也在思考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借助于被古人高度称颂的德行的力量,我们可以反思自身的存在。09级物理学专业的Z君,在离校之前的读书会中谈到,正是通过对经典的诵读,他认识到自己应该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所以他开始努力学习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的专业课程,如今已被某名校录取为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他对自己没有浪费在校的四年而感到幸运。于是,在潜移默化中,平日里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被我们有意地阻止了,那些高尚的、值得称赞的行为则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实现着。孔子“三月不知肉味”,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他之所以认同于周代礼乐文化,也是经过了与夏、商二代的比较才做出的选择。对于文化的认同,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比较、选择来实现的。经典诵读作为人直面文化的一种行为,在为我们提供文化认知的机会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认同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觉的有益途径之一。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134我们检验自己对于文化的选择是否正确,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与认同的阶段,而是要以之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这实际上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文化创造是文化自觉的落脚点,也是人的本质要求。”[2]经过了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之后,人必然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以自己所认同的价值来指导自己的活动,而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便将此前被自己消费了的文化再生产出来[4]。没有经过文化自觉的人固然也能进行文化的再生产,但这种再生产纯粹是一种生活习惯,因为他再生产的文化所包含的价值并没有经过内化而成为主体的一部分,这种再生产显然不得称之为文化创造;而经过了文化自觉的人,他的言行都内在地包含着自身认同的价值,因而其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包含着主体价值由内到外的对象化过程,是主体力量的实现,因而是文化创造的过程。前述读书会的同学不抢公交座位的行为,便是行为主体通过诵读经典而认同于礼让的文化,并将此一文化再生产出来的文化创造的行为。这显然只是冰山之一角,通过经典诵读而获得的价值的提升,必将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实现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由于人的社会性,我们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所培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定不是别的什么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而是属于主体当下的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135现实中的人往往处于一定的时代条件中,他的一切活动都来源于并服务于自身的社会实践。因此,其文化认知、文化认同过程中所思考的,都只能是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碰到的社会问题;其文化创造过程中再生产出来的,也只能是其所在时代的文化;也许在思想倾向上存在着不同的情况,但当下的实践决定了其文化自觉实现的只能是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觉。
总之,经典诵读尽管存在偏向文化保守主义的可能,但只要在师生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保证明辨、笃行的学术风气,就一定可以促进现代社会中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由此也就能够实现人的自觉,在更为真切的意义上实践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精神。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温航亮.女性文化自觉的现实困境及其出场路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