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在肺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3-08-15 00:54:01胡道锋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弥漫性高分辨率间隔

胡道锋

江苏省沛县中医院 221600

高分辨率CT(即High Resolution CT,简称HRCT),该扫描技术最早是在1985年有Zerhouni提出,后来由Mayo对该技术进行了完善。临床上自从开始应用螺旋CT后,在其扫描迅速以及高分辨率的影响下,其在肺部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情况越来越普遍。HRCT技术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薄层扫描,二是以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图像,HRCT技术对于诊断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技术越来越被重视[1]。本研究通过对40例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应用常规CT扫描以及HRCT扫描,以探讨HRCT的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常规资料:本次研究中的4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通过临床诊断、病理检查等诊断后,确诊患有肺部疾病。40例患者中共有25例男性患者与15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25岁,平均年龄为(50.86±3.55)岁;其中40例患者的肺部疾病类型:5例肺良性结节、6例周围型肺癌、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4例支气管扩张、7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方法:给予40例患者分别采取HRCT扫描与常规CT扫描,扫描所用螺旋CT机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HispeedDX/I型号。先进行常规CT扫描,然后再进行HRCT扫描。在指导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前,首先训练患者进行屏气,从而确保患者在扫描期间保持一致的层面,并尽可能延长扫描的时间。常规CT扫描:从肺尖~肺底,进行层厚为10mm 的连续性扫描。条件设置:100mA,120KV,1s,螺距为 1.0 ~1.1,矩阵为512×512,标准图像重建算法,由此明确肺部的感兴趣区、扫描范围等。HRCT扫描:对肺部感兴趣区进行HRCT扫描,条件设置:100mA~170mA,120KV~140KV,层厚为1.0~3.0mm,间隔2.0 ~4.0mm,矩阵为 512 ×512,骨重建算法,显示小视野,通过保留原来的扫描数据,对个别病例进行图像后处理。对于肺部的弥漫性病变的情况,对患者采取全肺扫描(间隔10~15mm,层厚为2mm)。受重力效应影响,扫描时采取仰卧位,患者的背侧会有显著性坠积性改变,特别是肺部的弥漫性病变,对于具有显著性坠积的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通过指导其进行俯卧位的HRCT扫描。本次研究中,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共有2例,因此在扫描时对感兴趣区做3次扫描,每一次的扫描时间均在18s内,通过扫描后取得了清晰的扫描图像。

结果

研究发现,对于小叶间隔增厚、病灶形态边缘轮廓、钙化、小空洞等常规CT无法显示出来的位置,HRCT扫描技术均可清楚显示出,这一结果表明了通过HRCT明显提高了对肺部空间的分辨率,有利于清晰显示出肺内小结节,并未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研究通过联合常规CT与HRCT,使得40例患者的肺部情况可清晰显示出。①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通过HRCT扫描后,不仅可观察到常规CT扫描中所显示出的情况,还可清楚显示出肺实质内部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②14例支气管炎扩张的患者,其HRCT扫描图像中显示出,支气管具有逐渐移行性的消失趋势,管腔有扩大的情况,且肺壁有增厚,另外还可观察到印戒征、轨道征等现象。③7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通过HRCT扫描可清楚观察到小叶间隔多位于肺部外围,具有增多与增厚的情况,肺部的蜂窝状有变化,常发生与肺内,厚壁囊腔约为5~8mm,偏密集。④6例肺癌患者通过HRCT扫描可观察到肿块具有砂粒状(分叶状)钙化的情况,并伴有细小的毛刺,同时HRCT扫描还可清楚显示出常规CT无法显示的多处地方,例如坏死、小空洞等。⑤5例肺良性结节患者通过HRCT扫描可查看到肺内存在多发小结节影,形态具有规则性,直径在1mm左右,表面光滑,对小视野进行局部放大并重建后,可观察的更清楚。

讨论

HRCT不仅转变了扫描的参数,并应用了高分辨率的图像重建算法,其通过减少原始数据在数/模转换期间的阶差,使得图像边缘被锐化,并借由薄层扫描将常规扫描层厚中的一些容积效应减少,有效提高了对肺部微小病灶的检出几率。此外,在HRCT中,其图像后重建是通过保留原有的数据并进行再次放大,其与一般的放大具有差异,其是通过转变图像矩阵,从而缩小视野,使得象素变小[2]。例如:将视野由45cm调整为10cm,那么图像的象素则会由0.88mm下降至0.19mm,如此一来便可达到优化组织空间分辨率的目的。

对患者采取CT扫描检查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扫描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在CT扫描期间,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易受到3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患者方面,二是技术人员方面,三是机器本身。对于CT机器而言,其本身的分辨率是不会改变的,螺旋CT的高空间分辨率是确保图像质量的前提条件。其次,对于分辨率而言,扫描条件也会对其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在CT扫描中,不仅要掌握好CT机器的扫描参数,还要指导患者配合CT扫描的进行,两者均对图像的质量具有重要。

此外,CT机器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在1.5s以内的短时间扫描;②重建高分辨率;③1.0~2.0mm的薄层扫描;在扫描期间,应注意适当调整CT机器的KV、mA,以减少机器所产生的图像噪声。本次研究中,KV、mA的扫描条件分别设置为120~140kV与100~170mA,间隔为2.0~4.0mm,层厚设置为1mm,并以轴位扫描缓解容积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另外,在显示野上,应用小视野,由此优化空间分辨率。最后,应用骨重建法,相关研究中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用骨重建算法的空间分辨率要比标准重建算法的高出28%。

通过研究可得,相比起一般的CT扫描,HRCT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不仅可清楚的显示出支气管的扩张情况,透过HRCT扫描毫克观察到其管腔的病理变化、解剖结构等。此外,在肺部的弥漫性病变方面,HRCT扫描的显示效果也更佳。然而,该技术需要扫描较多层次,且其造成的噪声、辐射剂量、机器耗损等均十分突出,因此不应以此作为胸部的常规扫描技术。笔者认为,应给予有需要的患者进行层厚为10mm的常规扫描后,就局部病灶进行HRCT扫描。

1 张雪峰.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141.

2 刘巨涛,于书奎.高分辨CT在肺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66-67.

猜你喜欢
弥漫性高分辨率间隔
间隔问题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系统
雷达学报(2020年3期)2020-07-13 02:27:16
羊水栓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如何发生的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间隔之谜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6期)2016-01-12 00:40:07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太空探索(2015年8期)2015-07-18 11:04:44
基于Curvelet-Wavelet变换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降噪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高分辨率遥感相机CCD器件精密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