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燕
食管癌是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每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有些早期食管癌是可以被治愈的,患者基本无生命危险,问题在于由于早期食管癌具有隐蔽性和非典型性,造成人们难以察觉。当患者因食管癌住院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已经很难治疗。所以要想防止食管癌的维护,必须先对其特点以及早期诊断方式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出科学的治疗方法。
1.1 相关术语和定义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者由其腺上皮异常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其发展过程一般经历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3个阶段。由于食管癌潜伏期长且由其鳞状上皮或者腺上皮的增生发展为癌变的时间较长,所以很多食管癌在早期是可以被治愈的[1]。早期食管癌是指发生在食道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恶性肿瘤,一般包括食道原位癌、黏膜内癌以及黏膜下癌3种。
1.2 早期食管癌诊断技术 虽然防治食管癌的重点在于诊断,但是其特征比较隐匿,甚至毫无病症表现,所以一般很难对其进行及时诊治。但是随着近年来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一些更先进的诊疗手段出现并在早期治疗中起到了良好作用[2]。
1.2.1 色素内镜 色素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食管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大进步,利用该技术诊治早期食管癌,效果显著,很多患者得到痊愈。
内镜技术主要是经由人体的腔道进入人体内,对体内的病变进行观察。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它可以有效观察体内器官的病变,并可通过各种手段将这种病变记录下来,因此在食管癌的确诊和反应上,其准确率大为提高[3]。色素内镜作为内镜技术的一种,其主要是以食管染色技术来确定癌变的范围、等级以及病灶的数量,其原理病变的等级和范围不同,其着色深浅各异,根据这种原理可来对食管癌进行确诊。色素内镜技术对早期食管癌的确诊和治疗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应用也日益广泛。
1.2.2 新型内镜技术 新型内镜技术主要是指放大内镜检查以及窄管成像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食道上内毛细血管的观测,可以有效地观察食管的病变及判定病变的等级[4]。新型内镜技术主要是依靠相关部位光谱组合的变化来确定,与色素内镜相比更为先进,因为它摆脱在确诊过程中对药物的依赖。
1.2.3 基因技术 这是现代医学进步引起的食管癌治疗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基因技术应用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主要是将该部位各种恶性肿瘤作为基因突变来处理并将其记录下来,方便人们进行分析和诊断。其原理是如果食管部位发生癌变,那么它的基因蛋白以及DNA、染色体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是确诊食管癌以及进行分期的重要依据[5]。这种技术为确诊和至于食管癌提供新思路,但是由于其出现时间还不长,学界关于它也有一些理论上的争议,所以实际应用几率要低于以上两种技术。
1.3 早期食管癌诊断依据及数据分析 食管癌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早期的在食道黏膜和黏膜下层产生炎症到最后发展为整个食管的恶性肿瘤,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所以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有些表现特征和相关数据值得我们注意[6]。
如果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在病变严重之前一般都有一些不适反应,主要表现为吞咽不适,主要包括吞咽时有轻微噎住感、有异物感、食管有疼痛感以及吞咽后有胸痛感和胸腔不适。据统计,这4种不适感在10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出现的比例为44%,38%,14%以及24%。这些也是食管癌早期炎症阶段的表现,对这些症状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提高食管癌的确诊率和尽早进行治疗,对最终治愈也有良好作用。
在内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其病变过程结合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在新型内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上述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我们看出,其中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其严重程度和比例表现为87%为重度,仅有13%为中度和轻度,这说明对食管癌的诊断比较晚,一旦患者被送入医院,基本已经是中晚期状态。如果能够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症状有更充分的认识,其确诊率和治愈率会大幅提高。
2.1 手术疗法 对于早期食管癌来说,由于恶性肿瘤还在初期阶段,癌细胞未扩散,所以手术治疗是最理想的方法。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黏膜及黏膜下切除术,这种手术方法治愈率较高。但是由于国内相关技术尚未成熟,所以这种方法在我国使用率不高,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10年内患者的生产率一般可达2/3,但是也不乏手术后复发患者。
对于手术疗法来说,不管是黏膜及黏膜下切除术还是传统手术切除术,都应该在术前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手术并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对其术后养护等也应该给出指导性意见,防止术后综合征发生。最重要的是如果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复查,及时遏止食管癌复发状况,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存活率[7]。
2.2 内镜治疗方法 内镜治疗也是近年来早期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医疗器械的进步,内镜技术已经从单纯被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和观察发展为诊断与治疗并举。对于早期食管癌来说,内镜技术可以通过激光等方法来进行治疗,特别是可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这是内镜技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的结合,可使早期食管癌治愈率得到大幅提高,这成为治疗食管癌的外科方法的最新方向[8]。但是,这种方式在我国应用并不广泛,应该积极探索我国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途径以达到提高食管癌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尽管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威胁度最大的癌症之一,但是在其早期阶段进行确诊和治愈的概率也很高。对于我国来说,应该更透彻地研究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更科学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其对我国居民的危害。
[1]彭仙娥,史习舜.食管癌病因学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杂志,2003,10(9):897-899.
[2]张燕,吴俊超.早期食道癌的内镜诊断分析[J].华西医学,2006,21(1):135-136.
[3]王国清,刘韵源,郝长清,等.食管黏膜碘染色图像和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学的关系 [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3):342-344.
[4]廖伯勇,何启明.管胃成形术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附 88 例报告) [J].四川医学,2009,30(7):95-96.
[5]廖嘉忠,韦代林.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27(1):106-108.
[6]李延青,郭玉婷.共聚焦显微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11,27(2):140-141.
[7]Beaumont H,Bergaman JJ,Pouw RE,et al.Preservation of the funtional integrity of the distal esophagus after circumferential ablation of Barrett’esophagus [J].Gastroenterology,2010,132suppl:A-255.
[8]Corti L,Skarlatus J,Beso C,et al.Outcome of patient receiv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early esophageal cancer[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lays,2010,47(2):41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