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晓芳
(兴化市中医院 江苏兴化 2257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空巢家庭的数目逐年上升,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成为现代社区医疗护理的难点。
(1)"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老人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形成老年人独自居住的家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空巢家庭"有逐渐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1],2006年,我国"空巢家庭老年人"有2340万之多。
(2)"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空巢老人分为单身"空巢"老人和非单身"空巢"老人,单身"空巢"老人多为高龄老人,由于受到慢性疾病的严重威胁,加上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无人照料,情感上寂寞,心理上孤独。子女的陆续离家,空巢老人常不参与社会活动,其社会适应能力下降。非单身"空巢"老人多为年轻老年人,其在日常生活和精神心理方面互相支持和陪伴,使其生活、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单身空巢老人强。
(1)城乡差别: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比较大。据报道,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于城市老年人[2],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①经济来源:大多数城市的空巢老年人有离退休金或固定收入,经济上相对独立。农村的许多空巢老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供给和自身劳动所得,经济困难是其最担心的问题之一。②医疗卫生: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好,农村地区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但由于城乡医院发展的差异和报销的比例限制,有些疾病老人无力承担。③文化程度:与农村空巢老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城市空巢老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④娱乐活动: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活动大多以做家务、看电视、闲聊为主,而城市空巢老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农村空巢老年人丰富。
(2)慢性疾病:据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70%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有的患者疾病严重,生活甚至不能自理,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如躯体残疾、终年卧床或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的老年人,他们一般不能独立吃饭、穿衣和做家务等,这些疾病严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人员照顾。
(3)心理状况:我国老年人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对儿女的情感依赖程度强。老年人身心老化,需要晚辈帮助,而子女长大后,为了工作和生活需要远走他乡,老年人由此产生孤苦、自悲、自怜等消极情感[3]。此时,老年人的配偶就成为其主要精神支柱。
(4)社会适应能力: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减少,生活重心转向以家庭,社会接触面和人际交往的范围缩小了,使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有的产生离退休综合征。"空巢"老人闲暇时间更多,更需要社区为他们提供再就业机会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完善社会养老机制,提高社会养老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赡养功能日趋弱化,社会养老取代家庭养老己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如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机构。
(2)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据统计,目前我国三级医院就诊的50%患者不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可以由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另据了解,条件允许有70%以上的居民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要求更为强烈。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可以深入到家庭内部,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保健护理。对患有严重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完成输液、换药、针灸等医疗、护理需求,减少到医院就诊的不必要的麻烦。
(3)完善社会支持: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尤其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单身"空巢"老人。随着社会流动日益增大和在现代社会的紧张工作压力下,老年人子女或亲属很难"侍奉不离",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经济支持来换取社会服务。因此,政府应着重建立社区服务网络,鼓励开办家政服务站,大力倡导青年志愿者活动,协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居、购买生活用品等。
(4)加强自我心理调试,保持与社会接触,丰富晚年生活:空巢老人要摒弃"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从理性上认识到儿女独立生活的必然性,对子女的离巢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应积极走向社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空巢老人要积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跳舞、书法绘画等。而对于身体状况允许又有一技之长的空巢老人,可通过再就业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可以从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促进心身健康。
综上所述,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是我国面临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支持、社会援助等多方面、多渠道,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老年人也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试,保持与社会接触,丰富晚年生活等是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
1 肖结红.空巢老人问题探析[J],2006,8(5):46 -49.
2 吴雪,王克芳,娄凤兰,等.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3):76 -78.
3 张建凤,李志菊,王惠明,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合肥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48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