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辽宁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外科 113008)
胆囊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病,目前胆囊切除术主要有三种术式: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切口大、出血多、患者恢复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设备昂贵,对操作医生要求高,基层医院开展有一定难度;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临床广泛应用[2]。我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2例,其中男67例,女45例,年龄27~72岁,平均(45.8±1.51)岁。临床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6例,胆囊息肉1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其中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4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病11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治疗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于右上腹肋缘下约2 cm取斜切口,切口长约4~6 cm,将腹直肌前鞘切开后,向上和向下游离,要保留腹直肌,将腹膜及后鞘打开,缝合固定于切口皮下。将腹直肌包绕覆盖,用"S"型拉钩牵引开肝脏和腹直肌,将温盐水纱布垫放于结肠肝曲及十二指韧带的后上方,使用"S"冷光源拉钩把盐纱垫下方的十二指肠与结肠分离开,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与胆囊,放置小盐纱布于温氏孔。术野清晰之后,将胆囊袋提起,暴露出胆囊三角区,医师按照常规方法处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采取顺逆结合法切除掉胆囊,保留胆囊床两侧浆膜1.5 cm。在胆囊的右下后方,有一支小血管容易出血,应当予以及时结扎。切除掉胆囊以后采用"8"字型来缝合胆囊床,证实无迷走副胆管渗漏或者渗血后,才开始清理腹腔。
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胆漏发生,见表1。
表1 2组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2组观察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 切口长度(cm)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开始进食时间(h) 离床活动时间(d)治疗组 56 7.3 ±1.2* 91.3 ±28.4* 38.5 ±11.3* 45.2 ±5.0* 27.8 ±5.3*对照组 56 11.2 ±2.0 109.2 ±28.7 48.9 ±24.2 55.6 ±7.5 39.2 ±8.2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微创观念的升华和高科技的结合。此手术不仅体现在微小切口,更主要的是腹腔内部的每一步操作准确无误。它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系列器械,做到小切口直视下的手术操作,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内胆道操作的技巧,达到了创伤小的效果。且由于手术操作完全在直视下进行,不仅有利于分离粘连,清楚识别胆囊、胆囊管、胆囊动脉等解剖结构,还能及时处理手术中的突发情况。此外,手术切口小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其缺点,由于切口小,导致手术视野暴露不充分,重要解剖容易遗漏。且小切口不仅要求术者与助手的配合程度高,还要求术者操作技能熟练。临床工作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3]:病程<48 h的单纯性急性胆囊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单纯胆囊结石,胆囊良性腺瘤或息肉样变等。而对于腹部过度肥厚者,病变严重,病情复杂,有腹部复杂的大手术史者则要列为禁忌证,而胆道恶性肿瘤是绝对的禁忌证[4]。所以,术前诊断尤为重要,所有患者入院后都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尤其是行腹部B型,明确胆囊情况,以及腹壁厚度、体型和肋弓大小等,以准确评估难易程度,确保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时要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使患者的腹肌得到满意的松弛。对胆囊三角区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必须良好显露和细心解剖胆囊三角,充分认清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及胆管系统与门静脉、肝动脉的关系,防止胆管损伤。
总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经济、安全、有效、可行,具有很多优势,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尤其在基层医院。
1 谢进喜.2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1,6(5):471-472.
2 刘西江.485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体会[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6(2):191 -192.
3 臬岚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及要领[J].临床外科杂志,2002,1(10):6.
4 张景波,何立伟,周伟忠,等.直视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61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