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探析

2013-08-15 00:42赵丽丽于成学孙志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学案例教学法

赵丽丽,于成学,高 强,孙志梅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文简称纲要)的精神要点,关于高等教育:即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由此,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推进“做中学”和“学中做”教学模式,提倡基于案例、项目和问题的研究性、体验性学习。基于多年从事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经历,作者通过梳理,形成文字,期待与广大学者共同研讨。

一、“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法的内涵

“做中学”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杜威在1916年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提出探究式与自主式的学习。国外的教育家认为该法是研究型的学习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与再学习的能力。“学中做”则是对“做中学”的延伸与升华。就本意来说,“学中做”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学习的条理性与抽象性和实践学习的直观性结合在一起。要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脱离了“做”的锻炼,必然是纸上谈兵,没有了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做中学、学中做”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学生即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知识架构和知识宽度的基础上具有实践应用的能力,同时也应在实践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书本学习之外获得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形成自己的实践分析与判断能力,这其实也就是升华的学习过程,在实践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内涵。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国内外现状

1908年,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企业管理教学。目前,国外的管理会计教育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文章研讨、实验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美国的哈佛大学为例,学生要在学习期间研究大约800个案例;作为授课教师有20%左右的时间可以在企业兼职,这种机制保证了教学案例的及时性、针对性与真实性,案例的来源渠道十分丰富,大多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线组织或机构。在成绩评定方面以案例课的发言质量、准备程度等为评分的主要依据。这种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研究真实案例,在研究真实案例中学习,而且把研究成果运用于真实的经济生活,是真正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案例教学法。

中国的学者多集中于管理会计案例研究的必要性、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等。李克群等认为案例教学法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傅昌銮和查慧园对管理会计的案例教学进行了调研,也得出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国内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应从案例的搜集、编写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师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设计。国内学者的教学案例多来自于经过改编的国内外经典案例,也有教师从企业搜集的真实资料然后改编成教学案例。但由于国内企业的管理会计应用不够成熟,对财务信息的保密考虑以及教师实践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接触的案例客观真实性差、及时性差、案例来源单一,“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在国内的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还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正面临巨大缺口。管理会计是一门复合型跨学科的应用性课程。据傅昌銮的调研结果,在浙江的会计实务工作者有75%认为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对“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认识,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运用可以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维,而又必须与之相结合。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一直贯穿于作者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过程中,从教以来的做法与经验也使得作者对“做中学、学中做”有一定的体会,以下内容为对教学与科研过程中的做法加以梳理。

从教学法的实施层次来看,主要分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做中学、学中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与课外教学中的“做中学、学中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做中学、学中做”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管理会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和专业技能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来实现;在课外教学中,“做中学、学中做”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及通过学生的暑期实训、调研方式来实施。

1.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施

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学业中份量自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作者设计了独特的“自编案例学习模式”。即在课堂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广泛的收集经济生活中各行各业的资料,找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再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解决。解决的方案要作为作业提交,在全班同学面前以视频、动画或PPT等形式进行展示,方案还要反馈给资料的来源单位,邀请他们对方案的实用性做出判断和评价。方案作业及教师和单位的评价和评分作为该门课程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体现《纲要》的精神和提升民族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作者所在会计专业于2013年开设了专业技能拓展训练课程,作者负责该课程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与辅导工作。课程以企业的真实资料为背景,将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真实问题之中,要求学生小组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运用会计、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最终解决方案。企业均是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大企业,如:大连当地的某知名服装上市企业、排名第一的房地产企业等,涉及房地产、制造业、服务业等。案例分析资料全部由企业提供,是企业确实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生提交解决方案后,企业的财务总监和经理们要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分排序,并作为该门课程成绩的50%计分。

专业课程教学较好的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案例教学模式,课堂的理论学习加上社会调研体现了“学中做”,而在经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将实践中的管理会计问题再上升为理论知识又体现了“做中学”。在这个循环中,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2.课外教学中的“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施

第一,大企业实地调研中的“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本身是多个学科的综合体,融合了管理学、环境科学、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同样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平台。

笔者与同事带领学生进行了2013年暑期社会调研与实践,有幸近距离的接触在亚洲具有重要地位轴承生产企业。在2周的时间里,学生对该全世界排名前八位的大型轴承企业集团有了全面的了解,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到管理部、市场信息部的职能发挥,从SAP综合管理系统(德国公司提供的世界先进的综合统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到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调动,从成本控制到全员责任考核体系建立等。在实地调研学习中学生对于课堂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生僻的名词有了更生动的诠释。可见课外教学“做中学、学中做”方法实施的巨大效果。

第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中的“做中学、学中做”。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可以丰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手段,同时也更能够在课外教学中更有效的实施“做中学、学中做”的方法。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各层次科研项目中来,拓展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在资料的搜集、问卷设计和论文、研究报告写作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课内了解不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方法,将研究性学习带入学生的书本学习之外。另外,帮助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1-3]。

四、“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困惑与思考

虽然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障碍,值得进一步思考。

1.学生理论功底薄弱

在社会调研和与学生共同进行项目研究时,笔者发现学生的理论功底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比如:指数平滑的统计方法、管理学中“大家”的观点与思想、管理会计的保本问题等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这样会严重影响此教学方法的顺利开展。

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是外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境外,“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法的实施是在充足的理论教学课时和大量的课外辅导前提下开展的。台湾东吴大学有专门的助课教师,负责课外作业与项目的辅导,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面有充足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有时间充实理论知识与跟踪专业的前沿教学、科研方法,而且专业课的课时设置很高,如:管理会计专业课学设置90-100学时,而中国大陆大部分高校在40-50学时左右。没有助课任课教师,课时与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辅导学生,教师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够充分的实施此教学方法。

但是改变这样的现状也不是易事。需要高校、教育主管机构及教师、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加强“学中做”需要加大课时投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做中学”需要增加有份量,能够真正让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等学习的渠道,而不仅限于走马观花式的模式。学生要下力气打好基本功,肯动脑、动手,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高校要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与社会牵线搭桥,提高教师实施此教学法的素质与能力。

2.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

“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法的实施必须有学生积极地参与。但是,学生似乎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还没有掌握。对待学业的态度有待明确和强化。

要改善这样的局面,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丰富手段与形式,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曾在管理会计课程讲到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时,请一名同学介绍家族的瓷器企业背景,并由该学生引出企业现在面临的困惑与问题。如:品种的选择与利润增长之间的方案权衡。在课堂上将此问题由全体同学共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在后续的教学中反馈给学生实施的效果,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在“学中做”时又知道怎样学习。同时,还应加大考核的力度,把调研、作业和科研项目参与等与成绩挂钩,以表现评分,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从外部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

百年树人,对学生的教育要内化在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当中,“做中学、学中做”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一定会为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1]刘红娜,张海涛.“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276-277.

[2]李军.“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7-29.

[3]郑春禄,耿玉香.“做中学”与“学中做”的选择[J].机械职业教育,2010(3):3-4.

猜你喜欢
中学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在多解中学创新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