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蓉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素养即素质、修养。素养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称为职业素养,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称为个人素质、个人修养。基本职业素养也称职业基本素养,是指在众多职业素养中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意识(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职业态度(敬业、务实、坚持、合作等)和职业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控能力等)。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这深刻说明了基本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基本职业素养对高职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曾调研了十余家知名企业,在被问及“员工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哪个更重要”时,数十位企业管理人员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前者。很多高职生在就业中惨遭淘汰,不是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恰是因为基本职业素养欠佳。正如智联副总裁赵鹏所言,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职业素质教育,在培育高职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上,学校隐性课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隐性课程概念是1968年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除了接受读写算等科学文化知识外,还经由非学术途径间接地、潜移默化地获得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其他心理成长。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被杰克逊称为“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1]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隐性课程,一般认为,它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概念,二者共同构成学校课程体系的两大类型。显性课程又称“正规课程”、“正式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类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等。隐性课程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指没有列入课程计划,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2]
综合相关隐性课程的研究,本文认为,隐性课程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泛在性。我国教育家刘佛年认为:隐性课程既不是课内学科,又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它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气氛、学校风气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3]这一观念得到较广泛认同。由此可见,隐性课程是学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包的教育现象,它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时时、处处、人人,不仅涉及学校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而且涉及一切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涉及学校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
2.潜隐性。隐性课程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教育”,潜隐性是其区别于显性课程的鲜明特征。就教育过程而言,显性课程是直接公开地教育影响学生,隐性课程则是学校和教职工不露声色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的习得在无意识中进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非预测性。就教育结果而言,显性课程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学校能够采用定量或定性方式检验学习效果。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其习得倾向非认知心理(非认知心理即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知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态度、性格等心理成分),[4]学习效果无法量化,也难以预期,尤其是个体效果、短期效果难以预测,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但学生一旦习得,其效果长久且稳定,有的影响甚至终其一生。[5]
隐性课程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而文化即人化,它依照人的价值和理想改变客观世界和人自身,使之美化并趋于完善。校园文化是教育的有效载体,故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或者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活的教科书,其育人功能强大,在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导向功能。这是指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人格心理建构等方面所起的引导作用。首先,校园文化蕴含着深层的价值体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校园文化为学生个人行为提供了参照系,将他们的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另外,人格本是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无疑依赖良好的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
2.规范功能。这是指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约束作用,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文化因素特别是制度文化发挥规范作用,学校以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鲜明地告诉学生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努力将其言行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期望的轨道上来。
3.激励功能。这是指校园文化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等的作用,属于精神刺激范畴。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大学生只要理解并认同这种文化,它就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激发其精神力量,挖掘并发挥其潜能,使其获得成就感、自豪感。以榜样的激励为例,校园榜样生动体现校园精神,堪称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能在大学生中产生“共生效应”,极大地增强隐性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4.凝聚功能。这是指良好的文化氛围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这种凝聚作用不仅体现于促使现有团队成员的团结与合作,而且体现于对团队新成员的转化与融合。当大学精神、价值观念等为学生所认同后,就会形成一种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激发学生为学校建设和个人发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1.着力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和,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整体布局、建筑装饰、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等,是办学的基础条件,其建设与管理直接反映育人理念和办学水平。《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深刻说明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不可小觑,高职院校不仅要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且静化的校园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而美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精神世界,而且要注重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在校园环境中渗透行业、企业的特色文化,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倾心构建校园制度文化。《孟子·离娄上》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等,作为规范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手段,具有鲜明的强制性,也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它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约束,促使他们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行为习惯。例如,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也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优良的制度文化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再如,良好的班集体制度和寝室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高职院校要精心设计制度,培育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在制度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怀、引导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3.精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又称“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不仅包括校园历史传统,而且包括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生活观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具体体现于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人际关系上。例如,如果学校干部职工能够勤政廉政、高效工作、周到服务、团结协作,教师能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开拓创新,就会引导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礼貌、乐观进取、务实创新。高职院校建校历史一般较短,文化积淀相对薄弱,不少院校个性特色不够鲜明,大学精神较为贫乏。因此,要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大学精神的培育,狠抓“三风”建设,增厚文化底蕴,营造生机勃勃、积极向上、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滋润学生心田,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以巨大的感召力引领学生奋发向上,提高职业素养。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6]高职院校开发隐性课程时,要统筹兼顾,三层并进,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关键,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构建职业特色与个性特色鲜明,且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担负起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的重任。
[1]张丽娜.隐性课程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中国校园导刊,2011(1).
[2]周国烛,马红麟,王文博.高职教学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刘佛年.潜在课程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1987(4).
[4]尚晖.历史教育中非认知心理因素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7).
[5]李先国,李忆华.浅析学校隐性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6]高雁晋.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革新,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