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浩 /文
原山东省邹平县教育局教科室主任
朋友送我一本书,书名叫《有一种到达叫出发》,我很喜欢,更喜欢它背后的故事。
我到过许多学校,经常问老师们有什么需求。一位老师告诉我,他想退休。我问他多大年纪,他说35 岁。从面相上看,35 岁的他有一张53 岁的脸,似乎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
同样是教师,我说的这本书的作者——刘建始,天津市津南区双港中学的校长,2011 年1 月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已经58 岁。
因为方方面面的压力,高中历来是教育改革的“禁区”,而刘建始校长就不信这个邪。2008年,他将“绿色阅读”“随笔化写作”纳入语文课程,学生们在阅读室里安享读书时光,在作文课上竞相表达自己的思想。两年多下来,即使那些平时作文交白卷的学生,考卷上的作文也总是写得满满的,区里统考,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大多是双港中学的。而今,刘校长常常在课堂上一坐半天,倾听言语之树的拔节,欣赏生命之花的绽放,而这所学校的老师们则把语文改革的种子带到了全国各地。
有人提出,教师应该有“第二春”,从刘建始校长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叫“第二春”。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教育家办学”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地方启动了教育家成长工程。我觉得,这是一项为年轻教师增添发展动力、为年长教师带来“第二春”的教师发展工程。有人说:“教育家的称号那么神圣、庄严,对我来说高不可攀。”其实,你是否达到,是否被称为“教育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将此作为目标并为此努力过,你正走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
有人说“我喜欢默默奉献,不喜欢抛头露面。”北京十二中校长李有毅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从教多年的老人去世了,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对教育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建树,而这些却鲜为人知,于是向学校提出一个要求,可不可以追封老人一个“教育家”的称号,以慰老人在天之灵。这个故事让人听起来有些感动而酸楚。有才还需表现,尤其在我们风华正茂的时候,尤其当我们还健在的时候。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困扰当今中国教育的一道道难题,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教育者有所作为,需要更多的教育家从教育的大军中站出来。中国教育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每个教育人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人说:“我已经做得很好。我一直有敬业务实的精神,总是那样勤勤恳恳。”那么,我要问,你是否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有人说:“我一直不计个人得失,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那么,我要问,你的加班加点让学生痛苦不堪的、所谓的“爱”,是否换来了学生的衷心爱戴?
有人说:“我的学历高,我有深厚的专业文化基础。”那么,我要问,面对社会的变革、教育的进步,你是否有终生学习的意愿和行动?
有人说:“我不满于现状,善于创新思维。”那么,我要问,你是否把创新性思维化作了创造性实践?
有人说:“我从一轮轮的优质课中冲杀出来,我课讲得很精彩。”那么我要问,在你精彩的“表演”面前,你的学生是否已经成为“眼睛间或一轮方能显出是个活物”的呆滞的看客?
有人说:“我能教书育人。”那么,我要问,你是否会进行真正的教育科研?
有人说:“我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那么,我要问,你是否形成了趋于成熟的教育思想和完备的教育实践体系?
有人说:“我的档案盒里已经有一摞摞的荣誉证书,我获得了许多的教育成果。”那么,我要问,伴随你的教育生涯,你是否得到了幸福的人生体验?
……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前提是,志存高远。所以说,理想的发展是自主发展。
这就像种地。地是给自家种的,起早睡晚,不辞辛苦。
这就像装修房子。房子是给自家装的,跑前忙后,不嫌麻烦。
这就像找对象。对象是给自己找的,即使死去活来,心甘情愿。
有自主,才有动力,才有发展,才有创造。
自主发展要有路径。
许多教师是从适应期走向成长期,然后突破高原期,再走向成熟期的。
自主发展要有抓手。
这个抓手就是专题。这个专题有别于工厂企业里的产品项目,有别于有名无实、形式主义的“课题研究”。它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具体的操作对象。在规范落实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个点,一个关键的、可以牵动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纲绳”。不要四处挖坑,要善于点上打井。要用力地打,持续地打,直到打出水,打出油来。有了深度,才有厚度,也才会有宽度,才会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自主发展要有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主要来自外部环境的改变、方向的引领、精神的激励、学术的自由、时间的保证、空间的宽松。
2011 年4 月,我参加了北京八十中“教育家成长工程”启动仪式。活动期间,在与田树林校长的畅快交谈中,在与老师们的真情交流中,我欣喜地看到,为了能够实现“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目标,这里的老师们已经有了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有了明晰的发展思路,有了科学完备的管理运行机制。
正是通过对八十中的调研,我们初步理清了实施教育家成长工程的目标和思路,这就是:专题研修,自主发展;开阔眼界,提升境界;丰富思想,完善体系;成就自我,普惠大众。
有人将教师和医生作比较:教师越老越无用,医生越老越值钱。
从一登讲坛就神采奕奕的魏书生,到总是谈笑风生的冯恩洪,再到于漪、邱学华、李吉林、吴正宪……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未来、教育的希望,更从中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无需犹豫,不再彷徨。从维持走向成长,从成长突破高原,从高原走向成熟,道路就在眼前,准备已经就绪。
接下来,让我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