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示范性院校的“突破效应”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

2013-08-15 00:47谭银元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示范性办学校企

谭银元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2006 年11 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准备三年内在全国建设100 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带动我国高职教育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回顾5 年来高职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历程,100所高职院校在建设思路、建设途径、建设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管理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突破传统本科压缩饼干教学模式,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强化以服务为宗旨,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全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具有鲜明的行业、企业特征的高职院校,为提升整体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职名校、强校,建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以期产生共振效应,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突破效应”。

1 办学理念的嬗变:实现了高职院校向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突破

办学理念是指办学者对于学校定性、定位和职能的理性认识,是一所学校经过办学实践所积淀下来的既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又反映着学校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展望的精神文化,体现着学校的个性和魅力,是打造优势办学品牌的第一要素,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在国家示范性院校遴选过中,将院校领导的能力领先作为建设示范性院校的首要条件,其中主要考察的是院校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应该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应有以就业为导向的决心和能力,坚持开放办学,在体系、机制和模式上开放,坚持教育真正面向全社会,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开放;实现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办学;为区域产业发展谋划自身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达到办学有规模、质量有保障、就业有优势,改革有成效,办学定位准确,理念先进,管理规范。

国家示范性院院校建设,使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发生了彻底嬗变,为高职院校向教育服务型高校转变,找到了突破口。即:坚持高职走服务、就业、产学合作的理念;实行多元模式办学,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大要素,跳出高职办高职,实现高职肩负“面向人人”教育的重任;实行弹性学制,面向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性社会性目标。

2 独特的办学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类型中办学层次的突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教育类型指的是基于相同教育特征的教育种类。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因此理应有学术型大学、工程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示范性高职建设为提升高职教育类型办学层次的突破打下了基础。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首先,示范性院校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联办或开展项目合作等。其次,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上,示范性院校按照学生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同时也使课程内容能较好地与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相结合。第三,教学实施方面,示范性院校强调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改革,带动了整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从“本科压缩饼干”模式转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第四,在办学资源方面,各地高职院校加大改革力度,努力突破单一的学校资源依赖,积极争取政府资源,整合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民间资源和境内外合作资源,使办学模式趋于开放式、多元化,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了资源保障。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优质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模式,有效弥补了原来办学模式相对封闭的不足。如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成功地融入了企业要素,并且在机制上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优质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产生了制度效应。尤其是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这一管理平台的建设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实践先行者,成效显著。

高职教育模式转型,为提升高职教育类型中的办学层次找到了突破口。高职教育模式将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在培养目标上,将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在学习制度上,将从“学校是核心,全日制教学是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职前与职后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将从“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性”转向“重视专业领域建设,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就业导向重于书本知识”;在证书制度上,将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制度;在教学评估上,将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将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主要学习地点,书本学习是基础”转向“教室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设计,注重工学结合,就业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过程上,将从“系统地学习经过组织的主题材料,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转向“满足经济界和学生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为提高就业技能打基础,重视能力培养”;在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上,将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转向“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学历层次上,近期会基本稳定在专科层次,中期将试行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远期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将呈多样化趋势。

3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

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回答三个根本性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由谁来培养。例如,学科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就是高等学校,其他机构无法培养;高技能人才仅靠学校是难以培养的,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基于这种理解,人才培养模式应界定为: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培养主体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稳定的培养方案和实践范式。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改变了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教学方式、实训基地建设等基本要素。

专业设置和调整:按照“专业对接市场、课程对接能力、质量对接需求”的理念和“按需开办、灵活设置,长短结合、宽窄并存,提前培养、同步使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并通过建设使重点专业成为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国内一流水平的品牌专业,全面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加强和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创新适合于不同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基于产学合作教育的“工学交替”、“校企全程合作订单式”、“定制式”、“2+1”、“2+0.5+0.5”等多种形式的校企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密切合作。

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考务管理等基础条件,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专业建设中实现四个统筹兼顾:一是统筹专业教学计划,兼顾专业教学覆盖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达到职业资格标准;二是统筹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兼顾高专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三是统筹“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兼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四是统筹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使毕业生真正成为高技能人才。

课程改革: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做人与做事双维度、社会与职业双向度”的理念和“职业导向、应用导向、行动导向”的原则,以任务导向、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学生的行动领域(工作领域)设计课程;以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内容;以学习情境确定课程的单元;以设备、零件、产品或项目、案例等作为课程载体。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经验、态度要求为依据,在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排序,使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具有明显的职业岗位(群)针对性;以履行岗位工作职责要求为目标,把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源泉,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融入课程,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和与时俱进,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并实施课程教学。针对专业特点,将课程体系分为典型产品制作型、技术服务型、业务流程型、设计制作型、创新制作型、实务案例任务型等,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将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使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围绕企业一线生产标准和工作要求,把课堂搬到车间和地头,使学生在真刀真枪中学习。特别是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等多种属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及强调“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等新概念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单纯的技能传授方法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

实训基地: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主旨,本着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程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建设理念,按照“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兼顾适应性”的建设原则,大力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技术先进、环境真实,规模与多样性结合,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室、实习车间或实训基地;依托行业(协会)、企业,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使每个重点建设专业拥有若干个稳定的、能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并逐步形成校外实训基地网络,覆盖专业群相关专业,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创设真实(仿真)的工程环境。

师资建设: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中,教育部、财政部特别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列为示范性院校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实践中,各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技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建设理念和“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专兼结合”的原则,把师资作为办好高职教育的第一资源,大力加强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组织教师国内外进修学习、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技项目、参加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解决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双师”素质问题;通过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解决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双师”结构问题;通过引进(聘请)、培养和使用,建设一支由“德能双馨”的专业带头人领衔、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师团队。

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高职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发生了彻底性蜕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稳步提高,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保证了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类型的存在,实现了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

4 社会服务功能的增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突破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在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强化社区服务。从就业导向的角度讲,要加强工学结合,从合作主体来讲,要加快校企合作,从院校功能拓展的角度讲,要强化社会服务。

通过国家实施高水平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高职院校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实践经验,实习实训设施条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已取得明显进展,为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已经呈现出由单一的职前学历教育逐步转向终身教育,学历与非学历培训结合,学生生源出现多元化特色,学制趋于灵活化,长短学制结合,学分制趋于完善,适应职业多变的需要,整体上呈现高职教育终身化的特征,特别是在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高职教育发展、对口支援农村和中西部职业院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服务中心。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了突破。

5 机制、体制的创新: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

机制是指由事物内在规律(结构、体制等)及其与外部的有机联系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通过主动服务、筑巢引凤、价值认同、文化搭台、有序管理和真诚依托,与区域行业主导企业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评价”等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一在办学机制方面。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各方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政府和示范院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机制。建立健全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协作机制,促进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第二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突破更加适合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管理制度或适合于简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中职学校管理制度的束缚,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原理和规律,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增强服务意识,优化管理效益。

第三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将传统的、机械的行政化组织机构发展成为现代的、柔性的、“以人为本”的组织结构,以科学精神和专业教育的需要来设置专业(群)实体组织,增设校企产学合作机构,减少管理层次。

第四在决策机制建设方面,以重点专业(群)为实体,充分听取、尊重专业指导与咨询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的意见,增大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教学组织机构与行业企业实行多形式合作、多渠道工学结合培养专门人才的决策权。

第五在运行机制建设方面,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专业设置、建设、改革、发展机制,探索适应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需要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实现了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办学;为区域产业发展谋划自身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达到办学有规模、质量有保障、就业有优势,改革有成效,办学定位准确,理念先进,管理规范,加快了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建设步伐。

按照高职教育体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根据我国经济在转型期和转型后对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分析与预测,逐步由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向综合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学制的多元化高职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技术学士培养其精通技术操作、懂得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改进;技术硕士培养其熟悉技术应用、技术改进、技术开发、技术发明,擅长技术开发和技术发明;技术博士培养其掌握技术应用、技术改进、技术开发、技术发明,重点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发明。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构建科学严密的以技术实践应用与技术开发创新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并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制。

6 结 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实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嬗变,改变了高职院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拓展了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但我们应注意到,高职教育仍面临着严峻的跳战:(1)高职生源越来越少,部分高职院校将来面临关门的情况,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高职教育在体制、机制模式上改革,高职教育如何为人们的终身学习作出更大贡献,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3)网络、信息、媒体技术的冲击,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如何随着技术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深入思考。

平畴交远风,良亩亦怀新,高职教育发展的路还很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 马树超,范唯.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48~50

2 郭扬,张晨.我国高职教育模式转型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9):63~67

3 王琴陈嵩张家寰.我国高职教育模式转型的历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9):60~62

4 马树超胡秀锦.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向与政策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9(9):68~71

5 李期杰.示范性建设后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策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教育,2010(11):76~78

6 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教育,2009(5):63~65

7 陈玉华.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愿景[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4

8 刘秋芳.对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工作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5~27

猜你喜欢
示范性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摘录)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