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把门”与班主任“坐班”

2013-08-15 00:54王维审
未来教育家 2013年2期
关键词:把门秩序校长

王维审

山东省临沂市西郊实验学校教师

前几天,到一所学校参加一个德育论坛活动,论坛的主题是“身边的感动”。

按照习惯,学校的教学干部和我们这些被邀请的嘉宾在前两排就坐,其他老师则按照学校规定的座位顺序入座。演讲时间过半,我临时有事,想早回单位,打算和校长打个招呼,但在前排却找不到校长的影子。

“老师们,为什么我们今天的会场秩序这么好,为什么我们能够有这么一个安静的环境交流感受,为什么一直没有老师早退?大家回头看看,我们亲爱的校长正在亲自为我们把门呀!这,怎么能不让我们感动呢!”怪不得没有老师到处走动,原来校长亲自在门旁“把门”!正在四处寻找的时候,主席台上正在发言的老师一席话,帮我找到了校长。

此刻,校长正坐在会议室唯一的入口旁,认真地紧盯着每一个打算“溜走”的老师。而我,那一刻已经没有丝毫的勇气过去提出提前走的想法,只好耐心继续听下去。

论坛快结束时,校长介绍了学校的一些管理理念,听起来似乎很先进,很超前。在讲到班主任工作时,校长重点提到了几个优秀的班主任,而那几个优秀班主任受表扬的原因有点特别。按照校长的说法,这些班主任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秩序,只要自己没有课,所有的时间都会在班里“坐班”,还设了班主任专座。无论哪科老师上课,班主任都会在教室最后一排“压阵”。以至于像批改作业、备课等这些常规工作也都在班里完成。

最后,校长说:“这些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老师,就是我们需要的感动学校、感动教育的人。”听后无语。若是单从无私付出的角度来说,这些老师确实值得我们感动,但若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份感动似乎包含了太多的无奈。

校长“把门”,大概是因为看到有些老师从后门“溜走”,或许是因为坐在后面的老师容易说话闲聊,为了会场的纪律,校长只好亲自坐镇。班主任“坐班”,应该是因为班级纪律极差,为了让其他任课老师能够“安心上课”,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说到底,这还是一种“压制”的方法,以自身特有的“权势”,达到短时间内的良好秩序。

其实,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人道。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你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因为“权势”的存在,老师们安静了,学生老实了,但未必就意味着他们真正从内心里接受了你的管理理念,认可了你的做法。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压抑可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减弱,并且会出现管理疲劳。如果哪一天班主任没有直接监控学生,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这种管理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是简单地用敬业精神替代专业智慧,以时间的付出衡量专业能力。在教育中,不讲效率,不讲科学,不讲专业化,把拼时间、拼体力、拼汗水作为获得教育成绩的唯一途径,并引以为豪,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今天,真的希望校长不再“把门”,班主任不再“坐班”,各人担起各自的责任,理性地、科学地做管理,做教育。

猜你喜欢
把门秩序校长
秩序与自由
是谁把门反锁上的
迎客河
关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孤独与秩序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