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代价

2013-08-15 00:54周春梅
未来教育家 2013年2期
关键词:六楼老和尚代价

周春梅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朋友推荐一部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这部富有禅机的影片,充满着对人生的种种隐喻。特别引我关注的是与教育有关的一段情节:顽皮的小和尚在山谷里独自玩耍,一时兴起,用绳子把小石头绑在小鱼、青蛙、蛇的身上。看着它们挣扎喘息,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老和尚目睹了这一切,但并未直接制止这些残忍的行为。当晚,老和尚趁小和尚睡觉时,绑了一块大石头在他身上。第二天小和尚醒来,身上的石头使他举步维艰。他请求老和尚除去身上的石头,老和尚问他:“你是不是也在鱼、青蛙、蛇的身上绑石头?你就带着这块石头,去把动物身上的石头解开,如果有一只动物死了,这块石头将永远绑在你心上,到死为止。”小和尚回到山谷里,发现鱼已死了,他只好默默地把它埋起来;青蛙还没死,于是赶紧将它松绑;蛇血肉模糊地死去,小和尚忍不住痛哭失声……

老和尚的教育方法可说是平静中蕴蓄着大智慧。判断善恶是非,易;让善深植于心,难。纸上得来终觉浅,更何况穿耳而过的枯燥宣讲。老和尚巧妙地使用了“情境体验”,让小和尚体会到身负大石的痛苦,不自觉地生发出众生平等的悲悯之心。幼儿教育中也有相似的智慧:让孩子带一个鸡蛋在身上,小心翼翼地呵护它,以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辛劳与不易;或让孩子绑重物在腰间与腿上,体验老人的衰弱无助,以懂得体谅与照顾老人。

对于电影,我也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小鱼和蛇,终究是死去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却付出了两条生命的代价,这个代价是不是太高了?另外,拍电影时,死去的小鱼与蛇,能否用逼真的道具代替?或许有人要笑我这是“妇人之仁”,我的回答是,“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蛇在乎”。

汪曾祺的小说《虐猫》,讲述了文革中几个天真的孩子,只是因为无聊,便纵容天性中的恶,虐猫为乐。他们捉住一只猫,“玩死了拉倒”:剪去猫的胡子,猫就不停地打喷嚏;给猫尾巴拴一挂鞭炮,点着了,猫就没命地乱跑;找四个药瓶子的盖,用乳胶把猫爪子粘在瓶盖子里,猫一走一滑。最后,孩子们想出了一种最简单也最残忍的玩法,“把猫从六楼的阳台上扔下来。猫在空中惨叫。他们拍手,大笑。猫摔到地下,死了”。

与电影不同,小说的背景并非世外桃源式的湖中孤岛,而是“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非常年代;小说中也没有老和尚那样的智者,能巧妙地化儿童天性中的恶为善——几个孩子的父亲,大多忙于“造反”,还有一位则“被造反”,天天戴着高帽子游街。而看“走资派”游街,看武斗,砸学校窗户玻璃,用弹弓打老师的后脑勺,都在这些孩子的“瞎玩”之列。

不受管教而被纵容的“恶”,有一天却戛然而止。孩子们又要从六楼扔猫了,却有一个人先于猫摔到了楼下——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那位“走资派”,从六楼跳下去了。小说的结尾非常简洁与平静:“他们把猫放了。”

似乎有一位比老和尚更高明的智者,俯瞰着这小小星球上的可笑争斗,然后以他沉默而冷酷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恶”的严重后果,从而制止了“恶”的进一步滋长。但这种智慧的教育付出的代价也太高了,是人的生命。此之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而每当我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苍白而死板的脸,听到刚上小学的孩子感叹“活着真没意思”,我就会想,我们的教育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童年与青春的丧失,将造成什么样的恶果?虐待小动物,只被视为顽皮;竞争中的出人头地,才是头等大事。至于要付出什么代价,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健康,道德,都可以置之脑后。孩子们积蓄的负能量,将来会以什么方式释放或转移?

学生因学业压力跳楼的新闻,这些年从未中断,以致人们都已经变得麻木,自动地将此类鲜血淋漓的“新闻”归入司空见惯的“旧闻”。如果一种教育必须以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那就连“不仁”的天地都比不上。因为天地不仁,只是无所作为地顺其自然,达到一种善恶的平衡;而逼人跳楼的教育则已经违背了自然,不仅没有培植善,反而不断地转善为恶。

我们现在耕作,收获的是未来。但如果以违背科学与人伦的方式耕作呢?……

猜你喜欢
六楼老和尚代价
感冒
不比谁大谁小
不比谁大谁小
爱的代价
代价
老和尚的佛珠
垃圾
垃圾
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