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2013-08-15 00:54崔联合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实训教材高职

崔联合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上手快、能力强、有潜力”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办学规模、质量、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创新型国家等目标进一步推进,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高职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面对挑战,高职教育如何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精神、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2],必须将符合实际应用的专业技能培训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始终,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3]。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我校最悠久的专业,也是实力较强的专业之一,该专业自建立以来始终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为手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在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以地方经济为依托,植根企业,面向行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断探索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为目标。[2]我校在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中,遵循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引入实际工程案例,使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既相互衔接,又有所侧重、层层深入,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具体阐述我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引入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将项目制、启发式、互动式和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或手段相互结合起来,突出主动性、引导性、兴趣性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达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岗位能力与自身素质的目的。

(二)课程体系改革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实际能力为核心,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工程特色树品牌”是培养“懂技术、会管理、有特色、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保证。[3]我系把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相互融合,构建了“理论适度、技能突出、长于实践”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改革。

在对本专业知识、素质、技术和能力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我系按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必须符合专业技能培训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重组了教学计划,调整了教学大纲,建立了由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方向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组成的应用性理论教学体系。如:职业基础模块是由机械零部件图纸绘制与识读、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组成,该模块注重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职业方向模块包括典型加工设备及刀具选用、典型零件工艺编制、实用机床夹具技术、自动机与自动线、机械材料与公差和机械工程实用软件等课程,该模块所确定的这些课程均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并将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床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装夹具设计、机械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目标。实践教学模块主要由以下课程组成:零件手工制作与装配、使用普通车床加工零件、计算机绘图实训、车工中级技能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典型零件工艺及夹具实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在开发实践教学模块时,教材内容大量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宗旨,使高职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融汇在一起。同时,系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注意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此外,我们还增设了一些技能考证培训,如:CAD中级证,钳工中,高级工,车工中、高级工,数控中、高级工等资格证。通过对课程的整合与开发,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体系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材建设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体现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使命,我们一方面将地方企业经济特色的相关内容引入到教材建设中,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将学生的就业与教材建设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教材建设工作:(1)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大力推广并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2)鼓励教师自编特色教材、讲义,尤其是那些与企业合作编写的个性化教材;(3)重视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材要具备规范化、创新化与综合化的特点,同时要有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力争实现教材从“承载知识”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转变。在教学大纲完善和教材建设过程中,积极建设校级、省级精品课程。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职教育理念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4]围绕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能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高职人才目标,我院从江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逐步构建“定向招生、双向培养、二元一体、三维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我系积极与江苏双良集团、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针对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招收学生。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完成“2.5+0.5”或“2+1”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即两年或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在学校完成,其余时间在企业进行技能训练,使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现实,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

(一)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及数量。劳动者的素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又取决于教师工作的效果,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效果。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措施。根据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要求,我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二是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三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安排教师到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全面提高“双师素质”;四是加强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到国内、国外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适应工程实际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最前沿的内容与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知识,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另外,我系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制定了“以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主,以老中青结对子为辅”的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二)实践教学改革

在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学生做的实验多是以验证理论为主,实践能力得不到系统地培养和训练,根据本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我们遵循“操作技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5],构建了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专业将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改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导入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从而达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另外通过一些集中的综合性实验来达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如“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项目:溢流阀性能实验,通过让学生拆装溢流阀,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测定溢流阀的压力损失、关闭泄漏量和溢流阀的启闭特性等参数,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正常的实验课外,我们还大力推广开放式实验室,加强与院校、企业之间的开放、合作与交流,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验理论。同时,我们还注重与社会的合作,以获得实验项目资助。2010年,我系获江阴城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万元资助,双方共建“BCAD机械设计软件培训中心”,共同培养BCAD机械设计软件人才。开放式、合作式、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了我系传统学科和强项专业的优势,使实验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既为企业解决了一些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点,实训是将学生置于实际环境中,结合讲授新知识,巩固已学知识,检查知识掌握程度,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7]我系将实训教学分两个阶段进行:

(1)第一个实训教学阶段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模拟真实工程环境下进行生产性实训,在这个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零件的加工与装配、零件的设计与工程图的绘制、数控编程与操作、车工中级技能实训等等。通过该实训教学阶段的培养,可使学生对零件加工工艺、机械零件设计、软件的应用和机床操作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促使学生对零件的定位夹紧原理、机床、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等更加深入地理解。

(2)第二个实训教学阶段从第三学年开始,该阶段主要包括机制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机制综合实训是将机械加工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和CAD/CAM应用等课程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起来进行的实训教学。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实训,能把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工艺、设备、量具、工装夹具等)结合起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需求。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的机械产品设计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为出发点。我系目前建立了由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申达集团、浚鑫科技、江阴兴澄特钢、江苏双良集团等校外实训基地,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毕业(顶岗)实习计划,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实现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理论与实践自然对接。由实训企业(基地)提供工程实践项目,学生在实际工程中使用新设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多岗位轮换操作,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与生产任务的同时,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毕业(顶岗)实习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前的毕业设计,学生可以从顶岗实习的工程项目中选择符合自己专业方向、并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选题,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毕业设计,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结语

教改实践表明,学生机械制造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专业知识面得到较大程度地拓宽,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职业竞争力,满足了地方企业的需求。每年毕业生的98%被周边企业录用,并签署了就业协议,2%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很多毕业生短期内就能在生产实际操作中独挡一面并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深受企业的欢迎。成就取得的同时也更加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探索出更加符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需要的新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之路。

[1]杜淑娟.高职教育“教学生学会学习”目标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8):97-98.

[2]程雪利,安林超,段维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4):97-99.

[3]杨绍平,李姝,田锋.构建突出技能训练和符合工程实际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24-27.

[4]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73-75.

[5]贾魁林,郭树林,杨开来,等.多方探索,重在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1995,(10):38.

[6]唐芬南,吴若梅,胡京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创新能力培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16(6):102-104.

[7]李名梁,赵锦胡.我国高职实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12(36):31-33.

猜你喜欢
实训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