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稳健用兵思想初探

2013-08-15 00:54谭树坤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用兵敌人红军

谭树坤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人们关注毛泽东用兵,大多倾向于“奇”之一字,至于“稳”字则注意得少些,甚或不屑于注意,这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毛泽东用兵善于出奇招、怪招,他那反常规的思维往往令敌人无从捉摸而遭败绩,这也正是人们津津乐道和心向往之的地方。用兵贵奇,历来为兵家所推崇,但若仅仅一味用奇,忽略了稳健的要素,容易流于轻躁盲动一路,势必会吃大亏。通观毛泽东指挥革命战争的全程,中间无不闪烁着稳健的光芒,尽管这些光芒不是很耀眼,却是带有根本性质的。本文试图从“稳健”视角探寻毛泽东用兵思想规律。

一、毛泽东稳健用兵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谋定后动

这是战前和战争过程中,根据敌我态势,制定相应的计划,进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包括谙熟敌我情况和制定作战计划两部分。知己知彼的原则,古今中外,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都历久而弥新。如果战争指挥员对交战双方的特点全然不知,或仅仅一知半解,那就谈不上有科学周密的作战方案可言,而失败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相反,如果指挥员能够比较充分地掌握敌我双方尤其是敌方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即使没有一般的打胜仗,也能将损失减至最低。毛泽东指出“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1]495战争的铁的法则规定了必须如此做才能立于主动,战胜敌人。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根据解放区日益强大与蒋管区逐渐缩小、大后方人民积极支持我军与全国人民普遍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以及国际形势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情况,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方针,作战方法上采取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并结合阵地战和攻坚战,迅速地从根本上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践证明了毛泽东适时制定这一方针的正确性,而正确的方针一定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情况正确的掌握之上的。

(二)讲究步骤

有步骤地达成战术、战略目的,是毛泽东稳健用兵的重要特点。比如在作战方法上主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1232,即由易而难,稳扎稳打,强调仗要一仗一仗地打,敌人要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不急功近利,沉得住气,通过积小为大的办法,最后打败侵略者。上升到战役层面,以淮海战役为例,毛泽东将战役全程预设为三个阶段即三个步骤,第一步力求“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央突破”[2]1351,第二步“钳制邱李两兵团”,“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2]1352,第三步以“在两淮方面作战”[2]1352歼灭残敌收尾。虽然后来的规模和胜利远超预期,但是战役基本上是按照这三个步骤展开的。战略方面的典型代表为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根据中日两国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将战争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指出经过这三个阶段,中国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1]468。可以说,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史就是这三个阶段的演进史。在《论持久战》中有“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要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有步骤地到达彼岸”[1]478的论述,毛泽东对于战争中讲究步骤以取得胜利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三)力戒浪战

毛泽东历来反对浪战,主张打有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下有胜利的把握”[2]1233。这种慎战和必须打胜的思想包含战前准备和捕捉战机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点才可接仗,也才能确定打败敌人,否则,宁可持重待机,也不率尔应战。关于战前准备,如侦察判断、目标选定、政治动员、兵力部署、作战预案、后勤保障等,准备得越充分,临敌时打败敌人的胜算就越大,准备工作的程度直接关系着作战胜败的结果。关于捕捉战机,即出现好打之敌,当敌运动或驻止时,若防范严密,我则仍然忍耐回避,等待并且有意识地制造敌人的失误,如疲敌、诱敌等办法,待敌弱点暴露,好打的战机出现,我迅即将其捉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之。1947年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东路调集45万兵力,用密集靠拢的方法,由南向北徐徐推进,企图寻我华野主力决战,我军采取忽东忽西的战法以避开敌人毒计,这时基层干部和战士急躁求战的情绪滋长。面对敌我双方急于求战的情况,毛泽东于电文中指出“目前形势,敌方要急,我方并不要急”[3]58,“好打则打之,不好打则以主力转入敌后,局势必起变化”[3]59。数日后,战机出现,敌整编第七十四师脱离主力,孤军冒进,我军果断捕捉住这一战机,遂将该师歼灭于孟良崮地区。

(四)注重实效

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表明,要获得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根本上打败敌人,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最有效的方法。通常来说,战场上的胜利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击溃战,一种是歼灭战。笼统地看,二者都打败了敌人,但是二者的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将敌人击溃,敌人还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历史上黄巢起义军没有追歼唐军,待其喘过气来勾结外部力量反扑,所以起义失败;太平军打击清军也是击溃者多,歼灭者少,所以作战效果不是很大。毛泽东指出“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4]237,歼灭战则不同,它会“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重大影响”[4]237。毛泽东形象地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4]237。用歼灭战的方法大量消灭敌人的实效性表现在:第一,消灭了敌人,保存了自己;第二,夺取战场主动权;第三,沮丧敌人士气,鼓舞我军人心;第四,得到人员和武器装备的补充。毛泽东关于作战实效性的认识极为深刻,认为取得实效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歼敌一部,敌即缺少一部,经过大小不一的歼灭性作战,于我则逐渐转弱为强,于敌则逐渐由强变弱,最后击败敌人。基于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能够高效扭转战争局面,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将歼灭战列为我军十大军事原则之一。

二、毛泽东稳健用兵思想的主要来源

(一)客观方面

一是革命战争的实践。毛泽东没有上过军校,投身革命战争之前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军事理论,对后来能够把仗打得如此之好的原因,毛泽东说“我的军事知识主要是从战争实践中得来的”[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军事思想必然基于一定的军事斗争实践而产生。毛泽东稳健用兵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来源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4]296。

二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早年酷爱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精忠传》、《左传》等富含军事内容的书籍,像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列举林冲面对气势汹汹的洪教头,并不急于进攻,而是首先退让一步,待洪教头弱点暴露便一脚将其踢翻的故事;《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阐述不可急于反击的原因,待侦知确实了才下令追击的故事等,都饱蕴稳健的思想。至于我国古代兵法典籍如《孙子兵法》,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多次引述了里面的观点,如“知己知彼”。

另外,毛泽东还受到读过军校、有实战经验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影响,著名的游击战“十六字诀”,以及“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作战原则的形成与朱德的经验、思想密不可分。朱德后来回忆说“记得在莫斯科学习军事时,教官测验我,问我回国后怎样打仗,我回答:战法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6]

(二)主观方面

一是毛泽东性格中有十分沉稳的一面,心理素质很好。1947年,胡宗南部20万之众进攻延安,而我军仅有约3万人,形势危急,中央决定撤离。敌人攻势猛烈,先头部队渐已迫近,轰炸机则轮番对延安狂轰滥炸。作为统帅,毛泽东坚持在机关和群众撤完后再撤离。一次,敌机掷下的两枚重磅炸弹在王家坪毛泽东住地爆炸,窑洞的玻璃全被震碎,毛泽东却依旧镇定自若地在室内圈阅地图,并打趣说“他们(指蒋介石、胡宗南)的风不行,连我一个人也吹不动,我们的风刮起来就不得了,要把他们连根拔噢”[7]。

二是求真务实。从学习和总结两方面看,毛泽东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4]287。这种学以致用的求实作风非空谈、务虚者流所能企及,秉承这种态度的学习才是获取真知的根本途径。毛泽东反对任何投机取巧式的学习,而是力主以“诚实和谦逊”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去学习、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所以他进一步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4]287。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家喻户晓的,他的每一部著作几乎都是关于经验教训的总结,如《论持久战》开篇即讲抗战前十个月的经验。1965年毛泽东问程思远:“你知道我是靠什么吃饭的?”[8]193程不知,毛泽东讲“靠总结经验”[8]193。

另外,毛泽东的悟性非常好,即使日常生活的琐细也能从中得到启迪,如通过观察老太太拣柿子先拣软的捏的举止,领会到打击数路敌人时,宜分步骤先拣弱的打的道理等等。

三、毛泽东稳健用兵思想和出奇制胜

(一)稳健用兵与出奇制胜的辩证关系

所谓出奇制胜,指出乎敌人意料,攻其不备以取得胜利的策略、措施。在战争中用奇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我强敌弱,虽然能够一般地战胜敌人,但是运用奇兵可以减少我之损失,用小的代价换得大的胜利;二是敌我实力相当,战场上呈现对峙局面,那么,一支奇兵的出现极有可能就是压倒敌人这头骆驼的那一根稻草;三是敌强我弱,为避免遭受敌人重创,还要有步骤地打败敌人,奇兵的作用就愈发突出了。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允许与否,只讲用奇的率性而为,势必会陷入纯粹投机的泥沼中。奇的前提是稳。所谓稳健用兵,就是要立得住阵脚,每战力求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在稳中出奇以制胜。战争中的稳健同样有三种情况:一是我弱敌强,为避开强敌打击,善“走”的运动战原则,本身就是保存力量,伺机破敌的稳健办法;二是敌我实力相当,要在持久的消耗战中比拼忍耐力,更加需要稳得住,不然就会崩盘;三是我强敌弱之时,稳健的用兵,能够确保更有把握地打败敌人。另外,还有遭遇战一类的情况,这时不仅考验指挥员的应变能力,尤其考验指挥员的镇定品质。但是,如果一味求稳,又往往流于呆滞、被动和较大消耗中。真正的稳健用兵,应该是在动态中审力审势,有步骤地增强自己,削弱敌人,积极创造和捕捉战机以打败敌人。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在奇胜。”[9]宜分两点来看,第一,出奇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方法;第二,暗藏正兵的前提意义。战争中出奇,一般能收突然的效果。1945年8月9日,150万苏军分四路向盘踞在我国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进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达到了出奇的预期,但从另一方面看,若非日本已是末路穷途,以及苏联军力强大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数周内将日军悉数歼灭是办不到的。出奇,必定是建立在正兵的基础之上的,若无正兵,谈何出奇!又谈何制胜!曾国藩尝言“大抵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10],强调了只有在“至稳”情况下的“险着、奇谋”才是真正的“险着、奇谋”。笔者深深赞同这一认识,可以说,稳健的人,未必善于出奇,而善于出奇的人,一定是稳健的人。有一种情况,在战场上出奇,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形势或加强了已有的优势,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或锦上添花,那么,出奇本身就是保稳;另一种情况,在战场上间或存在歪打正着的纯粹投机式的出奇,也打了胜仗,甚或起到了扭转战场态势,但我们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奇,而是俗语说的瞎猫碰到死耗子了。所以,出奇有两种,一是科学理性的,一是主观鲁莽的。只有建立在稳健基础之上的出奇对于打胜仗的普遍结果才是慎重可靠的。稳健用兵与出奇制胜二者是一体的,奇兵寓于稳健之中,稳健是出奇存在的根本,出奇是稳健手段的延伸。

(二)毛泽东稳健地运用奇兵的范例

贯穿毛泽东指挥革命战争的始终,稳健的因素处处可以寻找得到。一切让人惊叹的豪赌式的大手笔,无不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预料、准备的基础之上而作出和采取的看似冒险,实则深思熟虑的决策和行动。以毛泽东生平指挥的战役战斗中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为例:遵义会议之后,国民党调集40多万兵力企图合围、一口吃掉红军。当时敌我兵力对比为40∶3,红军处于绝对劣势,并且装备差,补给困难,红军活动的川滇黔交界地区,处在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大圈套小圈的重重包围之下,生存环境险恶。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巧妙地穿插于敌重兵集团之间,在1935年1月19日至5月9日的百余天中,四渡赤水,调动并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寻机歼灭了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于川滇黔交界地区的计划,谱写了一篇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华章。通观整个战役,红军步步惊险,却能屡屡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惊奇的现象背后,蕴有稳健的本质。第一,毛泽东鉴于敌我实力对比悬殊,红军处境十分险恶的实际,采取了避实击虚、以走致敌的运动战方针。一渡赤水后,红军集结扎西,国民党军遂向该地涌来,在敌人将至之际,趁贵州空虚,红军东进再入贵州,敌人扑空;第二,有步骤地达成战略目的。在敌人严密封锁长江,三省交界地区敌人兵力又呈梯次配置的情况下,首先必须极力避免被敌人合围,只有将敌人调动起来,等待敌人的判断和部署混乱,渡江北上战略企图的实现才有可能。3月16日、17日,红军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引诱敌人向赤水河以西调集,红军乘敌人迫近之时,突然东进,重返贵州,于3月21日、22日经二郎滩、太平渡之间四渡赤水河,把数十万敌军甩在了赤水河西岸,接着,红军调头南下,渡过乌江,向贵阳挺进,打破了敌人的围堵;第三,不硬拼,在运动中捕捉战机,歼灭好打之敌。处于绝对劣势的红军与敌人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是愚蠢至极的,明智的选择是主动避开强敌,在大踏步进退的运动中寻机歼敌。二渡赤水后,红军攻占遵义,趁敌人援军立足未稳之机,在城南老鸦山、红花岗、忠庄铺附近,歼灭敌吴奇伟部近两个师,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第四,所有方针、办法都为有效地调动敌人、创造有利于我之突围、渡江而实施。声东击西、佯动诱敌等,不是单纯为了恐吓或躲避敌人,而是本着有效地制造敌人的战略误判,打乱敌人的秩序,以便撕开道口子,摆脱重围这一核心目的作为出发点的。红军四渡赤水,渡过乌江后,为从云南境内之金沙江段北渡入川,一面分兵向黄平一带摆出东进湖南的架势,一面主力南进,佯攻贵阳,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慌忙调集云南等地军队入贵,并命各部堵截红军入湘。在敌人忙于调动之时,红军乘虚进入云南,朝昆明虚晃一枪,旋向西北疾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8.

[6]朱德.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6.

[7]赵大义,高永芬,邵永贵.险难中的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8.

[8]程思远.李宗仁先生晚年[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

[9]赵海军,黄朴民.孙子兵法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2:85.

[10]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2:1730.

猜你喜欢
用兵敌人红军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少寨红军桥
敌人派(下)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足够是够的敌人
最后一个敌人
施琅用兵的特点
曹操地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