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独家庭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00:54牟艳娟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养老院养老

颜 能,牟艳娟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 541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还明确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毋庸置疑,关注我国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并探索其解决对策,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

(一)我国失独家庭数量庞大

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作、自杀、灾害等原因而死亡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 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34,735万人。此前抽样调查则显示,2009 年,我国15~19 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7.17%,20~24 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7.52%,25~29 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6.48%。据估计,我国15~30 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至少有1.9 亿人。另根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所显示的该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来推算,15~30 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 人/10 万人。由此估计,目前我国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 万人。由此带来的是每年约7.6 万个家庭的分崩离析,我国目前至少有100 万个失独家庭。

(二)我国失独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

由于失独家庭丧失了对其具有赡养义务的独生子女,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针对失独家庭,现行的国家计生特别扶助政策中,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进行的补贴较少,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对于失独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活节奏快速化,一些中青年夫妇常常难以兼顾对老人的赡养,所以入住养老院成为一些老人的选择,原本接收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公办养老院,却在自主经营中慢慢变了味,条件优越的养老资源因“物美价廉”成为“特权”老人争相享用的“蛋糕”,而普通老人却挤不进大门。在我国,养老院数量不能满足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入住,特别是在一些较小的城市,养老院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一般情况下,老人入住公立养老院必须由子女签字,如无子女,则需要单位担保,因此失独老人面临着想住却住不进去的困境。

(三)失独父母不同程度地存在身体和心理问题

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失独家庭里的父母身体状况较差。在失独父母中,约5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其中患重大疾病的约占15%。[1]另外,他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他们会长期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并普遍存在着孤独、自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其中60%以上的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一半以上还曾有过自杀倾向。[2]

二、失独家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孤独心理

与西方国家家庭价值观念有所不同,中国的家庭观特别重视直系血缘关系。中国人一向以亲情为重,父母子女相依为命,家庭观念较浓。有失独者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没有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调查发现,很多失独父母是“两面人”,人前格外坚强,回家后,合上眼却默默在哭泣。对于一部分父母来说,养老成了其次,关键是老来无依。这里所说的“无依”并不是依靠谁,而是心灵没有慰藉,有时候心灵的寂寞更容易让人崩溃。[3]到了一定的年龄,老人可能会和这个社会完全脱节,会觉得这个社会已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那种无依感才是最可怕和无奈的。

(二)自卑心理

中国人家庭伦理的核心价值就是“孝道”。也就是说,父母赋予了子女生命,养育了他们,所以子女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中国社会正在快步进入“老龄社会”,从传统来看,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对于失独家庭来说,这“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失去之后,他们就只能依赖国家和社会。但是目前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关于“失独家庭”,目前只在《人口计划生育法》中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由什么部门做,怎么帮助,并没有详细的标准,执行起来很有难度。很多家庭根本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本来失独家庭的精神和经济支柱被撼动,而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更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安度晚年成为他们害怕提及的话题。

(三)逃避心理

失独父母内心深处的那种痛,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勾起,尤其是过节家人团聚的时候。有位失独母亲曾说,别人过节,他们却是“躲节”。他们的交往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比如他们很少再去一家三口常去的商场、电影院或公园。在农村,以前经常出门和邻居聊天,但丧子之后,他们很少出门,很少和邻居们坐在一起畅聊了。有一些失独者则选择离开居住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逃避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环境、邻里甚至亲戚,他们切断与亲朋的联系,到进养老院、上手术台时,他们都找不到相关的人去签字。甚至部分失独的爸爸抛下失独的妈妈,另辟一段婚姻,只为不让自己无后。孩子走后,所有的喧闹、忙碌,连同他们所换回的那种叫天伦之乐的美好,都一并消失了。

三、解决失独家庭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应完善相关政策及措施,为失独家庭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

失独老年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本身也应该有权利享受和谐社会的幸福生活。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制度法规,成立专门处理失独家庭问题的机构或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让失独者有解决问题的地方,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同时,国家应出台失独家庭的补偿政策,建立专项扶助基金。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对失独家庭的相应的经济补偿标准,例如,失独老人可参照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标准来实施。如果是经济上有困难的,应该加大扶助力度,进一步提高经济补贴标准,保证他们老年衣食无忧。同时,可以为失独家庭的孤独父母建立专门的养老院,让这些同病相怜的人找到自己的大家庭,以便过好余生、相互慰藉。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分类指导,如果是经济能力较强的,可以重点在精神慰藉上予以帮助,比如开通专门为失独老人的免费心理咨询热线,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多种服务。当他们需要入住养老院时,应当提供优先入院的机会。对于适合再生育的家庭,鼓励其再生育,并为他们提供经费保障和生育指导,鼓励失独家庭收养、过继子女,并在办理手续时为他们提供便利。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做相应的修改,比如将一胎政策改为鼓励一胎、允许二胎、严控三胎及以上等。[4]同时,政府和社会还应鼓励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各种帮扶活动。

(二)加强社区建设,让失独家庭找到归属感

社区作为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共同体,可以作为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重要场所。一方面,社区党组织应尽力协调各方面力量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使他们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作为社区的相关组织管理者要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专栏的宣传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社区成员心中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乐于助人、和谐相处的社区文化氛围。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让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其中,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从而能够让失独家庭在社区生活中找到快乐感、归属感。

(三)社会各方面应积极帮助,让失独家庭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心理慰藉

通过培育和营造友爱的氛围,呼吁社会关注失独家庭。一方面,社会应该提供一些实际的服务,比如义工、大学生志愿者、社工专业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等都可以直接为他们服务或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其提供帮助。当前,尽管新闻报刊等对失独家庭关注较多,但学术界对失独群体的关注相对较少,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这不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其采取适当和高效的措施,所以要加大对该群体的关注,如媒体方面可以设置专门的新闻版面和电视栏目来介绍失独家庭的生活状态和各方面的需要等。另一方面,失独家庭在丧失子女之后,其身心遭受巨大打击。在中国注重宗族和关系的社会里,亲朋好友可能是起到直接和实际帮助作用的人。所以,发挥亲朋好友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失独者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失独者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纳同辈群体,即跟自己有同样命运的那群人,并认为他们可以做到真正彼此理解,跟与自己同命的人在一起更容易坦诚真心,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安慰。所以,可以建立QQ 群、飞信群等交流小组,小组内部也可以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如共同外出旅游,共同参加一些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活动,从而使他们逐渐摆脱丧子之痛,走出丧子的心理阴影。

(四)失独者要加强自身的调节,以乐观的心态渡过余生

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人需要坚强。有时候换一种心态也许生活会好过很多。对于失独者来说,丧子之痛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打击,但生活还要继续,社会上还有其他美好的东西值得去珍惜,还有其他亲人的关心、朋友的关爱,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等。对于物质匮乏的失独家庭来说,他们可以主动地寻求亲朋好友和社会的帮助。对于物质条件较好的失独家庭来说,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加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外出旅游,读书看报,参加舞蹈、书法、棋艺协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身体,陶冶自身情操,并逐渐从失子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1]苏向东.中国“失独家庭”之痛谁来抚慰[N].中国观察,2012-07-30.

[2]佚名.暮年丧独子他们的余生该何去何从?[N].广州日报,2012-05-09.

[3]张燕,唐根富,朱敏贞.空巢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5,19(4).

[4]仇志娟.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探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2).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养老院养老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