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锡良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
我的朋友田先生,在深圳某中学任语文老师。他打破语文教材的束缚,带着学生广涉课外读物,追随知名教师马小平的脚步,力图在应试教育的缝隙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公民素养。正因如此,他非常受学生欢迎,常有毕业了的学生回校看望他。但是,这个暑假,他在综合考核高达91分的情况下,竟然被校长拿掉了教职。解聘的理由是:其教育思想不适合他们学校的教学氛围,偶有个别家长因对其教育理念的不认同而投诉他。
其实,田老师是中学里难得的好教师:知识面广、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特别有亲和力。他自办的教育网站,早在2005年就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在全国推广。这样的老师,在那所学校居然无立锥之地,不由让人感慨。深圳是特区,常被人誉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应该具备博大的胸襟、非常人的胆识才对。可是,田老师被解聘一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也由此可见,打破常规的教学改革在中国有多难,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教育思想与势力又是多么强大!或者说,以高考为中心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是多么难以改变!即便在特区,教育的目标也容易被功利异化为培养考试机器。
无独有偶,杭州也出现了这样一个事例。浙江省中小学文学社联合会负责人、杭州第十一届教坛新秀、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谌老师,今年暑假也面临着被解聘的命运——他的年度考核不合格。依据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之规定,凡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可单方面直接予以解聘。他个人认为考核不合格的理由是“学校认为他违背了主流价值观”,学校则强调,该教师考核不合格所依据的事实,涉及他作为八年级语文老师与其受聘岗位所要求的职责极不匹配的专业表现,涉及教师年度考核普遍性的“德”、“能”、“勤”、“绩”等专项指标,而不涉及其他。
这两位教师的遭遇,促发了我的一点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那些有能力打破常规,带给学校新鲜空气的教师;那些有自主阅读习惯与独立思考能力、有社会活动力,能够把自己的课堂搬出校园、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传递给校外的群体,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教师,难道不正是我们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吗?如果教师人人都是应试教育的精英,那么钱理群所说的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改观?
具备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当下的教育环境里,数量并不多。究其原因,其一,广大教师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非探究式的,使得多数老师严重缺乏创造性,甚至根本没有探究的愿望;其二,很多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校长、主任做决定的时候,很少开听证会,一拍脑袋就决定了,老师只管执行,不问为什么,长此以往,老师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不用探究的行为方式,多轻松自在啊,何必去为创新而自寻烦恼?
我不时听到一些有识之士感叹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试问,我们的教师具备创新能力吗?我们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与促使他们具有创新能力相适应吗?我们善待了那些有创新能力的老师了吗?而今,中小学校正流行的所谓绩效管理,其实还是原有的等级制与考试分数排名的翻版,并无真正的革新内容。
没有代价的教育改革是不存在的,优秀教师每天都在博弈中生存。是顺应时代发展,站在普世价值与人类关怀的立场上来对待自己的教职,还是屈服于现世的传统惯性,站在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立面去苟活?他们成为很多同行观望的对象,一旦他们被现有的评价机制所伤,那些观望者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随波逐流。是坚守还是妥协?经过现实的磨砺,我不知道那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具有创新和探究精神的教师,还有多少能在学校生存下去。
我们不应该让田老师之类的教师,承受太多的个人代价。一个社会,如果总是让个人为改革付出如此大的代价,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人敢站出来对社会的责任进行担当了,如此,这将不仅仅是教育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