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丽/文
在仲夏的一个上午,一间简单的办公室里,笔者见到了成都市第八中学的校长刘强。这位儒雅的研究生导师,说起自己的学校,是从两句古文开始的——《礼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宋史》言,“士当以器识为先”。成都八中的前身,是创立于1942年、以“欲立庠序,以宏其教”为办学之本的成都市立中学。至今,成都八中已走过了70年的求索英才之路。
成都八中特别强调教育学生求真、做人、成事,以追求器识和真理为本。 他向所有的八中人倡导:“顺应时代潮流,观省自身修为”,以“报国为民”之志,“厚德载物”、“刚健有为”之态,“大气宽容”之格,沿着“理想、理念、理性”的成才路径去成就个人的梦想。唯有个人健康美好地发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报国为民”的宏伟之志才会有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刘强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符合对“以人为本,服务大众,追求卓越”的具体理解的。
“我没有什么高明之处,要说成功秘诀,只有四个字:科学管理。”
刘强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品牌、向管理要声誉”的理念,管理水平不断地提升。学校明确提出了努力提升学校整体文化素养,使学校管理向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过渡,建立“以人为本,民主开放,追求卓越”的管理体系的工作目标。科学管理,造就了成都八中“大气智慧、宁静厚实、校风纯正,气质雅正”的口碑与风范。
学校坚持并完善了“人性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即用内在的思想来管理人,用民主集中和有效的奖罚机制来激励人,用广开贤路和进修学习的方式来发展人,用人文关怀来教育人和感化人,让八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以主人翁的状态、以建设者的方式由衷地奋发有为,舒心工作,和谐合作,对所有的师生、家长都能充分地给予尊重、关爱。“以人为本”,早已成为了成都八中学校管理的灵魂。
学校以明确、优化自身的发展定位为己任,以更开放的视野建设学校,以更宽广的胸怀倾听各方谏言,以更坚实的工作去一步步实现创一流名校的卓越愿景。学校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多元的评价体系,来增强学校管理的活力和效率,利用各种形式增进与大众的交流,积极倾听社会各界的声音,吸纳各界合理有益的意见。这些早已成了八中在社会大众中最好的口碑。
面对当前成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顺势而为,做出了三个方面的调整、充实与改变:初中做优,高中做精,教师做强。为此,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三条清晰路线,并使之作为发展评价的主要标准:质量生命线,即教学质量要硬;校风风景线,即校园氛围要美;安全警戒线,即安全意识要强。
长期以来,成都八中注重以包容、合作、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温馨宁静的育人氛围,推进学校文化的建立。学校构建起系统化、精细化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德育工作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协力整合,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教学管理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制度为保障、以管理为后盾、以常规为抓手,坚持制度与人本的有机统一、过程监控与结果的评价综合考量,立足课堂,逐步推进课程改革,狠抓常规尽心维护教学秩序,着眼校本务实开展集体教研,聚焦课例优化教学实施,关注效益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基本形成了规范细致、运转协调、精致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教学质量的连年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