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衢州学院的姚副院长与我交流教育问题,其间,他谈到老教育家吕型伟曾提出的一个命题:教育的作用是什么?这位院长认为,教育的作用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进步、科学、精神。他进一步阐述到,目前我国的教育,在进步与科学这两方面做得不错,在精神这一块做得还不够,特别是中国学生的精神面貌让人担忧。这番谈话引发了我一些思考。
什么样的人算是有精神的人?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纪录片中,看到很多人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一看就是没有精神与灵魂的人。当下社会中,很多人同样没有精气神,他们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没有独立人格和远大理想,想到的只是自己的私利,不少人沦为“啃老族”、“梦游族”。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其中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没有精神追求的。正如原北大教授钱理群曾经说过,“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精神?教育是很重要的原因。我国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种教育氛围中,学习只是为了追求世俗的功利,而没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境界。在几十年前,我们强调“又红又专”,弘扬“螺丝钉精神”,流行的革命口号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精神,看到的只是把人当成工具的意识。当下的教育又怎样呢?我们很多高中学校宣传的口号是所谓的“低进高出”、“高进杰出”,强调的是“加工率”、“进步率”。在这些现象中我们同样看不到“人”,看到的只是“产品”。北大、清华招的不是哪一个活生生的人,只是一个分数符号。
而在美国就不同了,顶级名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招生标准,标准之苛刻、不能通融,让人难以想象。耶鲁大学的招生官员曾讲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中国学生,对历史学非常感兴趣,在中学阶段就通读了《剑桥中国史》和《资治通鉴》。他参加耶鲁大学的面试,面试官得知他是住校生,便问道:“晚上睡觉前你和宿舍里的同学都聊些什么?”他回答说:“我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面试官却不以为然了,他们以美国式的思维认为,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男孩,晚上睡觉前和宿舍里的其他男生聊的不是女朋友就是足球,谁会有兴趣去听你的历史故事呢?这个学生做出这样的回答只可能有两种原因,要么他说的是假话,要么他和周围的同学不合群。而这样的学生,并不符合耶鲁大学的招生标准,耶鲁培养的人才是从事公共服务的领袖,一个不能和周围其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人,未来怎么可能率领大家做出巨大成就呢?因此,尽管该学生在历史专业方面很有潜力,耶鲁还是没有录取他。
不可否认,在新课改中,我们也强调培养人的主体精神、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不少学校也倡导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理念,但效果并不明显。可以说“自主学习”这个词太宽,“自主管理”也名不副实。理论上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对象的权利,但现在哪一项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而自主管理,实际上只是自我约束,只是命令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地点,约束自己做好规定的事情。因此,学生仍然不是自我的主宰,没有真正彰显人的主体精神。
做一个有精神的人,就是做一个释放内在潜力,超越自我或改变世界的人。要做到这些,必须听从内心的呼唤,听从内心的领导。修炼学生的领导力,让他们学会领导好自己,做好一个自我领导者,这才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最好路径。只有成为一个良好的自我领导者,才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社会领导者。学校真正的工作是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运用领导力,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思考、判断、计划、决策,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成为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