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峰/上海市建平中学现任校长(2010- )
教育的本质,在于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在于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播。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是一种“做”的科学。只有继承与发展,在传承中扎实行动,在传播中引领文化,才能做好教育,办好学校,才能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2010年8月,我接任程红兵同志,担任建平中学校长。建平中学在冯恩洪校长的引领下,沿着从外围向核心突破的改革路径,形成了“合格+特长”的教育模式,确立了“实现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完美、和谐、统一”的教育理念。在“合格+特长”的目标模式下,程红兵校长又以其深厚的语文功底,提出了以“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为内涵的学校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些培养目标,推进课程改革,创建了包含八个领域、一百多门校本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课程选择的保障。建平的改革,逐步进入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领域。
作为新任校长,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这是我必须思考的问题。长久的思考后,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建国以来,我国已经进行过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每次改革的最大阻力都来自于基层管理者与教师的课程变革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课堂变革力度不大,学生的中心地位未能真正确立,教与学的方式过于传统,知识本位过重,知识作为能力和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性功能淡化。所以,变革课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将是改革的重点。
第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中教育的定位也从大学预备教育更多地转向合格公民的教育。为适应社会产业多样化和人才格局多样化发展的需要,高中教育也要有其自身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第三,中国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的涌现,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转变理念与行动,更多地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标准化、评价简单化、教学内容陈旧、学习方式单一……严重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阻碍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在高考短时间内不能取消的大背景下,高中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素养的学校氛围、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案。
鉴于上述思考,建平中学“合格+特长”的目标模式不变,但是建平中学培养合格公民的内涵应该不断丰富,而特长发展也应更多地服务于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建平中学原有的总体课程结构不变,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重新调整、充实、完善课程结构,使之更符合创新人才和合格公民培养的需要。特别重要的是,要聚焦于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让课堂充满高阶思维的愉悦、深度互动的理性、解决问题的智慧、生命成长的幸福。转变学习方式,不仅包括从接受式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更包括从封闭式学习到开放式学习、从文本式学习到体验式学习的转变,要让社会成为学习的大课堂。基于这种理念,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引进国际课程,在原生态实施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专家、学者顾泠沅先生曾说,“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这是强调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专家引领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仅仅依托我们现有的课程,想要快速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较为困难的。我们认为,只有引进国际课程,进行原生态教学实践,才能有效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建平中学先后引进英国剑桥考试委员会的SDP课程、德国的KPK物理课程、美国斯坦福大学的OHS课程、美国的AP课程以及英国的A-Level课程,等等。我们引进国际课程,组织教师观看国外教师原生态的教学,引导教师观察研讨,进而由本校教师直接承担国外一些优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转变观念,进而把这种观念迁移运用到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再进一步迁移到基础型课程的教学。
聚焦智慧课堂,在教学研究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有了观念的转变,还要聚焦于常规课堂的变革。常规课堂的缺陷,突出表现在,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教师主导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过于强调课堂设计的完整而忽视课堂学习环节的生成,过于强调教学进度而忽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创新型人才的最大特质之一,就是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高阶思维的培养。要让课堂充满教与学的智慧碰撞。经过近三年的主题性教研,以及四轮课堂研讨实践,建平中学的课堂逐渐形成了“基于情景、基于问题、高效互动、高阶思维”的智慧教学模式。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在探索中,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传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媒体技术的冲击。如果教师不及时转变角色,不加强研究,不颠覆课堂、颠覆学校,那么“教师被颠覆”的结果必然发生。建平中学一直秉持在微观领域推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早在2001年,建平中学就探索过教育现代化,希望实现师生人手一台电脑。但是技术的不成熟、配套学习资源的匮乏以及教育教学观念的不统一,使得建平中学错过了早起步、快发展的契机。现在,随着各种智能化学习终端的普及以及学习资源的丰富,基于技术的个性化学习和基于数据的个性化评价已成为可能。建平中学组织一大批青年教师运用ipad等智能学习终端,以项目运行方式开发个性化学习资源。同时,与台湾的教育评价专家郭伯臣教授合作,在数学学科开发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适性评价系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成果评价助力。
整合社会资源,在实践体验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社会即学校”,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没有融入社会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无意义的学习。只有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共建、共享社会的意识。建平中学充分关注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参加五次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通过体验不同的职业形态,不断深化对自身潜能、志趣的认识,不断锻炼自我发展所需的能力,调整努力方向,能够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倾情投入,美其所择,为未来的专业学习、事业开拓奠定幸福的基础。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力量,教育的变革同样需要传承与传播。建平中学这些年来持续快速的发展,也呈现了这种传承与传播对教育的推动力——以此推动一所学校的发展,以此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以此推动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