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梅/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鲍沟中学教师
书房是文人读书、写书、藏书之处,更是其邀来友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想火花之所。在书房里,他们或以文明志,或以文寄情,或以文自勉。闲暇中欣赏文人的书房,可以从中领略他们的修养情操,体悟他们的精神境界。
书房代表了文人的情趣和品位,一定程度上,可谓是文人的脸面。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人人都谙熟于心的美文。这个“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书房,成为千百年来令读书人向往羡慕的地方。可又有几人知晓,刘禹锡潇洒飘逸、不慕名利的背后,却是三度搬迁的艰辛。刘禹锡的书房是个名副其实的陋室,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但是,因为刘禹锡的德行和才华,我们完全可以说“陋室不陋”。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书房名曰“聊斋”。相传,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与自己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便记录下来,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房名为“聊斋”。
有时,看一个文人的书房,就可以读懂他的为人。鲁迅的书房十分整洁,井然有序,由此可知他是一个严肃细致的人。20 世纪20 年代,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他认为这诨号“有杀机和可死之道”,“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之所在,因此,鲁迅把其位于北京西三条胡同的书房取名为“绿林书屋”,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诗人徐志摩的“眉轩斋”,和他的性格一样,充满了浪漫的情怀。“眉轩”的“眉”取自夫人陆小曼的名字(陆小曼原名“陆小眉”,后改为“陆小曼”)。“眉”是徐志摩对夫人的爱称、昵称。1926 年,他们结婚后便把新居定为“眉轩”,后亦作书房名,意为举案齐眉、爱情巢穴之意。徐志摩曾在此完成了《眉轩琐语》的蜜月情话诗作。
书房有时也能反映文人的处境。小说家张恨水,抗日时期曾住在重庆南郊的三椽茅屋里,大雨一来,室内滴水如注,每逢阴云四合之际,举家将盆盆罐罐各就各位,等待盛接漏雨,于是张恨水的书房得名“待漏室”。而后,欣闻平型关大捷,张恨水看到了中国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希望,便将书房易名为“北望斋”,寄托对新中国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作家沈从文,20 世纪70 年代初,结束下放生活回到北京,费尽口舌,终于索回自己的一间房子。那间房十分简陋,原是堆煤的,可他也只好作为居室。这间仅10 平方米的小屋,既做会客室,又兼工作室。屋内阴湿发霉,沈从文将其命名“窄而霉斋”,取其自嘲之意,又透漏出不甘沉沦、向往明媚的奋发之气,其巨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即在此完成。
于作家莫言而言,书房有特殊含义。当电视揭晓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时,他静静地坐在老家阁楼的木椅上。这间阁楼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装修非常简单,一张小桌、两张木椅,莫言称之为“一斗斋”。
作家贾平凹刚搬至西安时,住地虽小,却不失安静,就以“静虚村”作其名。静乃“心静”之意,虚是“心宽”之旨。贾平凹爱收藏,其书房可谓一个文物陈列室,环墙的架子上没有书,而是摆满了瓶瓶罐罐,若不是房间中立着的一张书桌和书桌前“中国文人”的字幅,人们很难猜出这是间书房。
除此而外,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叶圣陶的“未厌居”、闻一多的“何妨一下楼”、丰子恺的“缘缘堂”、孙犁的“耕堂”等,形形色色,韵味无穷。这些书房意境深邃,品味高雅,均是真情之流露,仔细品来,令人玩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