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甜
(青岛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为指导,汲取我国古代社会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结合不同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生态思想体系,逐渐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选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理论,但在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生态思想的萌芽。毛泽东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实践理论,这些思想理论虽然只是散落的镶嵌在毛泽东思想的大背景中,但这表现了毛泽东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生态文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为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在后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指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本身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P30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指出“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这是因为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人类本身(即人的身体)都是永远认识不完全的”,[3](P158)并以此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4](P325)。因此,“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是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4]毛泽东的生态自然观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毛泽东一生都主张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指出:“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5](P96)并在全党进行节约观的教育,向全党提出警告:“一切从事国家工作、党务工作和人民团体工作的党员,利用职权实行贪污和实行浪费,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6](P208)毛泽东提倡节俭并严于律己,自身始终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在旧中国贫穷落后,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便是当时人们勤俭节约生活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始终不忘勤俭节约,他在吃饭、穿衣等生活的各方面,从来不多花一分钱,不浪费一点点资源,并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要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反对贪污和浪费,而且站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传统的节俭思想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反运动,力图通过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贪污浪费的现象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通过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反运动,不仅清扫了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而且对于今后的反腐败斗争,党风和政风的正确树立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在毛泽东的生态思想中最重要的实践就是水利建设。中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也侵袭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资源的分布不均和不协调始终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的分布不均,造成有些地方河堤决口、洪水泛滥等水涝灾害,淹没冲毁大片的良田甚至是房屋和村庄,而有些地方却是天气干旱,河水干涸,农民无法灌溉农田,颗粒无收,陷入了靠天吃饭的困境。这些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就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治国安邦的重大课题。从此,我国进入了水利建设,进行生态治理的历史时期。
毛泽东始终关注水利建设,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深入研究治理大江大河的水资源问题,并且号召人民群众在各地兴修水库。海河淮河拦河大坝合拢工程、黄河刘家峡水利枢纽、浙江新安江水库、北京密云水库、北京十三陵水库、辽宁省汤河水库等水利工程不仅起到了蓄水、灌溉和抗旱的功效,而且具有养殖和发电等综合作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水利建设的实践,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针对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生态问题,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绿化生态环境。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生态观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使生态文明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为生态文明的日臻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小平非常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法制化的管理,希望能够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是我国的第一个环境标准,标志着我国开始重视环境的质量问题。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这就从法律的高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此结束了我国环境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还成立了环境保护最早的机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个机构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和管理。之后又陆续通过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保护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此生态法律制度的体系更加健全,确保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生态思想的自然观,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前提。他认为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砍伐,因此他主张要绿化环境,植树造林,并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口号,认为植树造林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邓小平倡导全民义务植树,并且亲自带头参加义务植树的活动,这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在全民中开始了大搞义务植树的运动。随后人大通过议案,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将植树纳入公民的一项义务中,这推动了我国植树造林事业的不断发展,绿化了环境,造福于人类。
面对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情况,邓小平提出了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7](P30)的方针。大力开展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等林业生态体系,使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邓小平绿化环境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毛泽东、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人口增长速率快,劳动就业压力大,人口素质水平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人口问题。江泽民认为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的问题,人口问题同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受到人口因素的严重阻碍。
自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之后,江泽民不断总结完善毛泽东和邓小平人口问题思想,提出了将人口计生工作主要任务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计划,作出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开始顺利实施,对控制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江泽民更加强调人口素质的提高,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我国从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一个人才强国。
198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会议报告中,正式向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又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不断的认识和深化。
江泽民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作出了深入的阐述,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更具有紧迫性。”[8](P279)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于1996年正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入了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我国首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要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践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深深地蕴含着胡锦涛的生态文明思想。胡锦涛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9]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创造性地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全党理论的高度,不但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理论,而且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烈意识。之后,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国家社会发展总布局“五位一体”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实现了纵深的发展。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内涵表现在生态思想方面就是从辩证思维角度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协调”、“可持续”等就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这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GDP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这种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却给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共进奠定了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此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提升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高度。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地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自然的前提下,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实现生态的平衡。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理念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现实土壤,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取得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它从理论上充实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实践上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当代中国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
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005年将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9]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绿色GDP”,采用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解决了社会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0]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党建研究,2007,(11).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