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翠萍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1100)
毛泽东的发展观的理论定位从本质上而言,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发展问题的最初思考与哲学解答,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基根使其具备了互动性基础上的实践活力以及反思性基础上的理论开阔性和广泛指导性。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毛泽东发展观集中彰显的《论十大关系》一文出发,对毛泽东发展观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内涵深入剖析,以期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解决当下发展问题提供有益思考与借鉴。
发展始终成为毛泽东关心的重要主题,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主题以或明或暗的形式加以呈现。诸如建国前革命战争实践主题的确立并非抹杀发展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框架中的重要地位,因为革命斗争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选择,从根本上而言是为发展奠定基础的前要性实践。此外,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主导性实践主题之外,也孕育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关于发展与建设的实践支线的艰辛探索,其在一定程度上为建国后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建国后,随着实践主题的置换,发展以显性形式凸现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范式之中。如何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思考的核心问题,也进而成为执政的合法性所在。自《论十大关系》开始,在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高度自觉与色彩鲜明的主线,“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P44)。毛泽东的发展观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和发展道路的探索,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宏观问题的最初思考和哲学解答。在发展观的深处,是共产主义这一不可动摇的远景目标和坚强信念。毛泽东不是从一时的阶段性得失去考虑政策,而是置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大局与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来通盘考量,其发展观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毛泽东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发展动力,着眼于社会主义的历史性、突破性发展,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历史支撑,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以人的主体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为精神动力,高度重视主客体关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式发展,高扬人民群众的建设意志,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毛泽东的发展观具有互动性基础上的实践活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1](P215)。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模式”的修正与发展。马克思基于批判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集中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合规律性。然而,其关于未来社会是否存在矛盾、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否仍然是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鲜有涉笔。苏联在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已经消除矛盾,社会主义是完全和谐的统一体。斯大林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苏联的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也消失殆尽。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苏联各阶层之间政治上的一致性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尽管后来斯大林修正了上述观点,但是其并未将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视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2]。而毛泽东重申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基始性地位,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当代彰显,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规划了基本的路径。
在道路选择上,毛泽东反对迷信和盲目,坚持从本国国情的特殊性出发,注意在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尽管不可否认,基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探索的崭新性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环境的特殊性,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即开始“以苏为鉴”、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探索之路。但需要指出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以敏锐地眼光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内在弊端,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也成为了必然的逻辑选择。这条道路兼顾中国历史、现实与文化,致力于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中国问题,并使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互动中得到发展。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列举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积极的损害”、“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等的“缺点和错误”。这对凝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十大关系”、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具有警醒和借鉴作用。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在实践的历史检验中逐渐达到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知,毛泽东的发展观具有反思性基础上的理论开阔性和广泛指导性。
毛泽东的发展观是基于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践主题而作,是对在中国这一政治、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从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路径的探索,因为内在形塑了其关于发展理论的特殊性探索与理论形态的多样可能性空间。具体而言:
1.发展宗旨: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内在预设了发展宗旨的人民性。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1](P28),把对人民群众的政治引领与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照紧密结合,表现出权责相当的思想。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物质层次是指“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1](P25),在精神层次是指将人民群众的政治愿望、文化主张纳入重要考量范围并在政策、制度上加以保障。在论及“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时,主张在实证调查基础上,以老百姓“赞成”与“不赞成”的态度、立场作为参考标准之一来衡量对反革命分子的政策和办法。毛泽东例数少数极端反革命分子的罪行,如“把牛弄死,把粮食烧掉,破坏工厂,盗窃情报,贴反动标语”等,这些罪行是对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政治意愿的粗暴打断、是对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粗暴剥夺和对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粗暴干涉。在改造反革命分子上,在政策上坚持“采取严肃态度”,并“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信的机会”,其判断标准是“对人民事业,对国际影响,都有好处”[1](P39)。
2.“照辩证法办事”:对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矛盾问题的分层分析及方法论智慧。毛泽东以内在辩证法的智慧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1956年毛泽东同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尼古拉·乔洛尤谈话时,指出“我们不要迷信,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事物都有两面: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1](P69)。毛泽东是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他既看到矛盾着的对立面的客观存在,又强调对立面“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1](P239)。不是孤立地研究社会问题的出现与解决,而是把社会发展看作彼此联系的整体,放入系统中,从共生共存、彼此制约的矛盾关系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表现出了浓重的“关系”意识和“整体”视角。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凝聚,以消极向积极转化的辩证法视角解析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经济、政治、文化关系,坚持“两点论”和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的综合运用,结合新中国的实际发展需要和现实基础,设想以有先有后的重点式发展带动长远的均衡发展,具有在时间中促进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智慧。“要想解决矛盾的一方,而且是‘真想’、‘想得厉害一点’、‘十分想’,就必须十分注意解决矛盾另一方的问题,在它的对立面上使劲”[3](P545)。例如在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时,在战略上要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在战术上,“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1](P27-28),将短时期内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在时间的推演中拉伸为互相促进的统一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出发,以人民和敌人这一对具体的社会历史概念为逻辑起点,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多层次矛盾存在作了细致的哲学分析,在理论上终结了社会主义无矛盾说以及形而上学看待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为实践中的社会矛盾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南。
3.良性发展的衡量标准:“健康”状态。发展涉及不同主体、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交互处理问题,如何协调处置以保持健康的状态事关发展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对此,毛泽东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探索。在他看来,良性发展状态的构筑,需要正确处理如下基本关系:一是党群的团结与一致。在《关于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问题》中,毛泽东强调指出,“党的关系如何,关系极大,关系到能不能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政策问题上思想统一了,就完全团结了”[1](P102-107),提醒全党正确认识团结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团结的具体内容。同时,毛泽东将党的团结与统一战线有机结合,营造整体团结的态势。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在我们继续加强全党的团结的时候,我们还必须继续加强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继续巩固和扩大我们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告诫全党警惕“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1](P115-116)。毛泽东警惕的不是一时的危险,而是着眼于长远历史发展的建设性思考。在关乎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问题高度,密切关注并教育全党警惕错误思想动向与行为偏差,谨慎对待社会有机体上滋生的“毒瘤”,增进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发展。二是社会管理者与人民群众的主体间关系,重视群众意志的自由抒发,注意以多种手段加强对群众积极性的激励和保护。《论十大关系》在论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时,指出“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常注意检查”,“如果关系不正常,就必须认真处理”[1](P34)。在《吸取历史教训,反对大国沙文主义》中反思指出,“人民意志统一对我们有利,使我们在短期内能实现工业化,能对付帝国主义。但这有缺点,就在于使人不敢讲话,因此要使人有讲话的机会”[1](P127)。三是矛盾的发展态势及其在非对抗性范围之内的限定。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1](P211)。一方面,警惕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的转化。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对抗性矛盾,创造条件促进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1](P206)。
4.发展的空间张力:制度调适。《论十大关系》讲话前夕,毛泽东广泛听取各部委工作汇报。他指出,“解决制度问题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质”,“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4](P1434),注意到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优越性前提下经济制度设计的重要性及其中蕴藏的激励作用,不是靠一味地增加社会主义因素、单纯提高所有制纯度来消灭落后状态,而是通过经济制度的优化设计带动积极性的发挥及思想问题的深层次解决,注意采用一定的经济杠杆和政治杠杆而不是单一的行政命令和道德要求来实施对经济生活的治理、调控,达到多方的利益共赢。《论十大关系》在论及“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时,毛泽东指出,“我们需要大力发扬他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政治鼓舞与利益关怀并重;“不给工厂一点权利,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将独立性和灵活性的主动权交还给基层组织,这样就赋予了制度更多的弹性和调试空间,更能激发社会范围的广泛的建设积极性,在保持社会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前提下释放更多地生产力正能量。毛泽东初步意识到制度设计的民族性与差异性,统一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在论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制度和我们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他们发展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研究”,“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本质一致下的独立性,不是背离,而是一种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有利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局。同时,毛泽东留意到规章制度的时效性与适用性问题,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八年来积累起来的规章制度许多还是使用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积极性和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必须加以修改,或者废除”。在规章制度的调整方式上,将群众路线引入规章制度的完善,将鼓励群众的自发性创举与国家有计划的经验总结与普遍推广有机结合,制度的调适表现为动态的上升过程:“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应该派遣负责同志到各地的基层单位去,总结群众中的这一类先进经验,发展下层单位和群众的这一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举,建议主管机关给以批准,停止原有的规章制度中某些规定在这个单位实行,并且把这个单位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其他单位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实行以后,在必要的时候,再根据新的经验修改或者重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1](P353-354)。
毛泽东的发展观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反思性、互动性,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智慧,故而对其价值的衡量不能以毛泽东引领社会历史活动的时间界限为尺度,而应着眼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大局与历史长河来加以考量。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与毛泽东当年尽管具有主客观因素的差异,但不可否认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建立在全面剖析基础上深刻把握毛泽东的发展观,对于当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笔者以为,毛泽东发展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主题并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所在,其对于当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动力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不断向前进步的一大理论法宝。中国共产党人应自觉地肩负起引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重任,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执政理念,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毛泽东始终以发展作为核心主题、以推动发展的实践者与理论者自居的品格对于当下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实事求是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因而党内一部分人可能据此阐释了精神懈怠的危险、在面对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时驻足享受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了一种选择。在此背景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必然面临着动力缺失的风险与挑战,也正是在此背景下重温毛泽东发展观中的发展使命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是毛泽东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开启了以发展的观点、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待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的先河。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本质上也内含着这样的方法论要求。毛泽东高度关注社会发展的“健康”问题,经常通过思想建设和群众性的民主监督来终结旧社会剥削性的不对等政治关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并在全社会范围内维持社会管理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平等的政治关系,具备反官僚主义的高度自觉性。毛泽东将社会发展看做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系统,着眼于矛盾问题的转化发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关于少数人闹事问题”作出专门解释和说明,警惕“发生群众闹事的可能性”,将“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根本的解决之道,将“把闹事的群众引向正确的道路”作为解决的方向,将“利用闹事作为改善工作、教育干部和群众的一种特殊手段,解决平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1](P237)作为理性看待闹事的方法论指引。在当前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深入的发展趋势下,以切实的制度设计支撑这一政治作风和发展理念上的纯洁性要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对于在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是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备鲜明的“国情意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与中国现实紧密结合,不是争取革命成果的权宜之计,而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性必然选择。在处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基于鲜明的“国情意识”,毛泽东表现出谨慎学习与借鉴的意识。在对中西方的比较中,毛泽东有分析有批判。一方面,肯定民族独特性,具备民族自尊心,同时承认西方的历史进步性,反对脱离中国现实的硬搬硬套,致力于“在中国的基础上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1](P83),使中国得到发展。关于学什么的问题?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结合艺术问题,深化了对“学什么”问题的探索,“要向外国学习科学的原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般道理)与操作层面的技艺、工具。毛泽东在学什么的问题上的分析、批判归根结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前途的谨慎。反面教材要不要学?1956年4月在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党的代表谈话时指出,“失败的教训同样值得研究,它可以使人少走弯路”[1](P64)。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打开国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面临如何对待中西方关系的历史性问题。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中国国情特殊论,也要反对普世价值论。既反对盲目自守、夸大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因而拒绝向任何西方国家学习的极端态度,也反对不加分析盲目膜拜、唯西方马首是瞻,丧失民族独立性的错误观点。把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推向前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的共同期望,但在推进的过程和方式上,应该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
四是对于现实条件,毛泽东辩证看待,既表现出乐观主义的豪情,注意到蕴含在经济“穷”中的革命动因与发展潜力,表现出超越的信心和决心,又尊重客观现实开展调查研究,具备被开除“球籍”的发展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展引发世界瞩目,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历史阶段。这是万里长征路上的阶段性胜利之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中国可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以增进发展。但围绕国家利益上的主权之争、文化战线上的软实力较量仍旷日持久,长久以来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论调和“捧杀”思维不容小觑,国内的“GDP”和“大国地位”崇拜反映出理智透视和警醒思维的欠缺,培育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理想意识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具有更加关键的意义,是凝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之一。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明.毛泽东矛盾思想与改革开放内在逻辑关系解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5).
[3]庄福龄,杨瑞森,余品华.毛泽东哲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45.
[4]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第4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