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用早熟高产的长春密刺品种,苗期适宜温度白天不超过28℃,下午20~25℃,夜间16~17℃,苗龄在55天左右。在幼苗生长期内进行两次倒苗。
二、前期密植,以密保产。为了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收入,前期实行密植,采取畦宽1米,主、副行栽植,行距50厘米,主行株距22厘米,副行株距35厘米,每亩地保苗4800~5000株。副行长出13~14片叶、结3~4瓜摘心,瓜条收后应及时拔秧,以利于通风。
三、加强水肥管理。定植后到根瓜采收前灌两次水,并结合灌水追施两次稀粪,结果盛期每3~4天灌一次水,6~7天随水追一次稀粪,并追硝铵二次,每次每亩20公斤。
四、加强通风,调节温湿度。当夜间温度达到10℃时,开始白天通风,温度达到12℃时昼夜通风换气。通风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先通上风,后通底风,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温湿度控制好,这样既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又可有效防止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五、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黄瓜生产,引起植株提前拉秧,一般可减产30%~50%,严重的可造成绝收。发病初期可用72.2%的普力克800倍液,70%DTM400~500倍液,5~6天喷洒一次。也可用烟雾剂,如百菌清片剂、棚菌灵烟剂。也可以用5%的百菌清粉剂,每亩用1公斤,9~10天喷一次。或者用高温闷棚,在晴天中午,密闭大棚,温度达42~45℃,保持2小时。7~10天重复2~3次。其他如炭疽病、角斑病等常发病害,也要选用相应药剂及时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