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院校兼职(兼课)教师专业化管理研究——以贵州省部分地方院校为例

2013-08-15 00:49:53吴占杰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教师队伍部门

吴占杰

( 铜仁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到世纪之交,中国高校开始大幅度地合并与调整。据中国教育部高校发展规划司的统计,1992年以来,中国已经有556所高校(其中普通高校387所,成人高校169所)经合并调整为232所高校(其中普通高校212所,成人高校20所)[1]。

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高校自身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地方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升格成为本科院校,即新升本科院校。合并组建后,这类学校不仅学校规模扩大,学校功能也由单纯教学为主转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重,办学层次类型由单一层次转向多层次,因此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教师个体的工作理念和所谓方式提出了新挑战[2]。新升本科院校要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种情况在贵州省部分新升本科院校中尤为显著。在这些本科院校中,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低学历、低职称、青年教师较少、交叉学科所占比例小的问题,这给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化管理带来诸多困境。

一、贵州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兼职(兼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专业化管理问题分析

(一)贵州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兼职(兼课)教师队伍的现状

地方新升本科院校组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队伍的复杂性。本文重点以铜仁学院为例,同时对凯里学院和毕节学院的部分教学部门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这些新升本科院校的兼职(兼课)教师队伍现状如下:

1.兼职(兼课)教师受聘于各教学部门任课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高校对优秀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人才流动频繁,很多高等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向国外、流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向外企[3]。在这种背景下,因待遇、地理环境、发展空间等因素,贵州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也出现了高职称教师往省城和省外高校流动、高学历紧缺专业教师(主要是非本地生源教师)往省内外高校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流动以及部分外出攻读学位(主要是博士学位)的教师毕业后没有回校工作等现象,以上因素导致这类本科院校现有师资严重不足。各教学部门因实际教学工作需要不得不聘请非本部门或校外的教师或专家以兼职(兼课)的形式任课。

2.兼职(兼课)教师占据着一定的比例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贵州省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加大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但现有的教师数量和质量又严重滞后于自身发展的规模。为此,很多教学部门聘请了从事行政工作的教师或校外知名专家任教。这些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从事教学工作,即所谓“双肩挑”教师。根据对以上三所新升本科院校部分教学部门的调查,“双肩挑”的兼课教师总数达189人,占这些教学部门教师总数的12.35%。

3.兼职(兼课)教师所授课程多为专业课

这些新升地方本科院校的新专业多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专业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些学校恰恰缺少这类“双师型”教师。为弥补这些问题,这些教学部门聘请兼职(兼课)教师来担任这些新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以铜仁学院为例,其水利水电、制药工程、土木工程、金融工程及特殊教育等新办专业就因专业教师不足而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兼课)教师。这些兼职(兼课)教师因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部门中作为专业教师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虽然各个学校具体情况不一样,但兼职(兼课)教师队伍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比如多数新升本科院校正经历着由师范教育向非师范教育过渡,由单科性向多科性发展等局面,其原有师资的专业结构不能满足新专业的要求。同时,这些新兴的或较为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因就业形势较好,多选择省城或中东部地区就业,致使这些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招聘不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为了正常教学的需要,近年来,这些学校相继引进一些跟本校新建专业相近的专业教师,部分又被补充到非教学部门。

(二)贵州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兼职(兼课)教师专业化管理问题分析

由于兼职(兼课)教师的特殊性,即人事管理不在其所任教的教学部门,对其专业化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

1.因兼职(兼课)教师的准入制度不完善或缺少相关的制度,这些教师学历结构复杂,既有博士、硕士,又有本科生,教师学历层次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兼职(兼课)教师在人事管理和教学管理上分别隶属于行政工作部门和教学部门,其年度综合考核、业务考核、评奖评优等都在行政工作部门开展,在教学部门任教是在完成其本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决定其工作任务繁重,这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3.兼职(兼课)教师外出专业进修的机会少,影响其专业发展,而其任教的专业又因专业性较强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一般而言,教学部门有外出进修学习的名额时,也优先考虑本部门的教师。兼职(兼课)教师几乎没有参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进修机会,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贵州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兼职(兼课)教师队伍专业化管理的对策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学校应该在充分发挥已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加强兼职(兼课)教师的专业化管理,发挥这些教师的作用。通过分析及借鉴国内外兼职(兼课)教师的管理经验,这类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在兼职(兼课)教师专业化管理上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提升兼职(兼课)教师专业化管理理念,严把准入关,确保质量

学校要重视兼职(兼课)教师的管理,严把准入关,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聘任方案和聘任标准,由专门的部门对这类教师的学历、专业、职称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在聘任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到竞争上岗,能者优先,防止聘任公正人情化、表面化和形式化[4];在资格审查后,兼职(兼课)教师走上讲台之前,由教学部门对这些教师的教学严格把关,对于有问题的教师要坚决辞退,对教学经验不足但专业紧缺的兼职(兼课)教师加强指导和帮扶。

(二)建立健全兼职(兼课)教师专业化管理机制

因人事管理等各种原因,目前部分学校还没有出台支持教师在学校兼职(兼课)的政策。而兼职(兼课)教师多是所在单位或部门的骨干,日常工作繁忙[5]。为此,这类学校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聘任政策和规程,同时加强对其任教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兼职(兼课)教师能够在胜任其教学工作的同时安心工作。

此外,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兼职(兼课)教师的聘用、培训、资格认定、业务考核和择优等工作,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促进兼职(兼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创造条件,促进专职教师和兼职(兼课)教师的合作

人才流动和共享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提高整体社会利益的必然选择[6]。新升地方本科院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专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把兼职(兼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纳入本教学部门及本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培养其主人翁意识,激发其从教的积极性和创新性[7]。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类学校要充分加强兼职(兼课)教师的管理,更好地利用兼职(兼课)教师独有的学科、专业等资源。

[1]中国教育部高校发展规划司.高校合并一览表[S].中国高等教育,2000(22):41-48.

[2]潘娟华、孟现志.专升本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3]刘亚东.实施三大战略 应对WTO挑战——访科技部副部长邓楠[N].科技日报,2002-3-1.

[4]陈丽萍.高效兼职教师的可行性思考[J].职业教育,2008,(12).

[5]季胤.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论丛, 2008,(12).

[6]霍宝柱,赵熔,文痒.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性研究[J].江苏教育,2009,(4).

[7]陈丽萍.高效兼职教师的可行性思考[J].职业教育,2008,(12).

猜你喜欢
专业化教师队伍部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6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0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