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权(1962-),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五个一批”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日本山口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傩戏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土家族经济文化协作会副秘书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三峡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武陵”,既是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概念,也是一个自然实体概念。从行政区划看,“武陵”的名称起始于汉代所设的武陵郡。《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解释“武陵郡”时说:“汉置,治义陵,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三里。后汉移至临沅,在今湖南常德县西。隋初废,寻复置移今常德县治。唐置朗州,寻仍曰武陵郡,后又为朗州。宋曰朗州武陵郡,寻废。”前后凡 1200多年。从自然地理看,“武陵”一词源于武陵山脉。武陵山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辞海》解释:“武陵山在湖南西北部及湖北、贵州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乌江和沅江,澧水分水岭,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梵净山(2494米)在贵州江口县北。”
“武陵”地区大约处在东径 1080~1100,北纬 280~300的区域内,其东边是雪峰山,西边是大娄山,北边是大巴山,南边是苗岭。从地势上看,武陵地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是长江干流沅水、乌江、清江、澧水主要流经地区,也是珠江的源头,是长江中上游和珠江上游重要水体补足区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极其重要;从战略地位看,武陵地区是江汉平原进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历来就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争斗的重要军事要冲,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从文化分区看,武陵地区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自古就活动着三苗、百濮、百越、巴人等许多族群,今天仍然生活着土家、苗、侗、瑶、白、蒙古、汉等 30多个民族,他们在这条走廊上停留、迁徙、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为重要的“文化沉积带”,文化呈现出古老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从现实状况看,武陵地区是我国中西结合部,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水岭。可见,武陵地区的重要性和典型性非同一般。
在国家新一轮的扶贫攻坚规划中,国务院把“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14块连片贫困区之一,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省11个县(市)、湖南省37个县(市、区)、重庆市7个县(区)、贵州省16个县(市、区)。虽然在传统的武陵地区基础上有所扩大,但其核心地区仍然是历史上的武陵地区。面对新一轮扶贫攻坚,需要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铜仁学院学报》编辑部推出的“武陵论坛”就是借助国家大力推进“武陵片区”扶贫开发的大好时机,为广大热心于武陵研究的专业研究者和业余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为武陵山片区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希望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惠赐佳作。
本期推出的戴楚洲先生的《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和吴述裕先生的《五溪文化与武陵山片区文化高地建设研究》两篇文稿,从分析湖南民族文化资源现状入手,就湖南民族文化旅游、建设武陵山片区文化高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两位作者都工作在武陵山区,对当地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感受深切;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强;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相信首期这两篇文章,对武陵山片区的文化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