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生
(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海门 226100)
近年来,各级的评课活动正在风起云涌般开展。在评课过程中评课老师从教师素质到课堂教学目标,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到课堂的有效推进,从课堂的练习设计到课堂的教学实效等内容侃侃而谈,有的甚至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评课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但我们也发现在评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的评课活动必须厘清三个问题。
评课应把“指导教学,提高教师”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而不应把重点放在对某节课优劣的评价上,应把这节课当作“素材”,通过评课不仅使教师知道这节课教得怎样,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知道“应该怎样教,及“如何才能教好”。也就是说,评课的根本宗旨是为了评授双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谋求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评课是为改进课堂服务的,而改进课堂又是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即“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因此,评课者必须具备“全局观”,评课时必须树立“全面的评课观”;必须将“有利于实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评课时我们必须遵守的最根本的前提。任何背离这一根本前提的评课都是“短视行为”,都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所评的课都是基于“指挥棒视野下”的评课,评课时我们过多地关注“怎样改进课堂诸要素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提高学生在中考或高考中的成绩?”这是现存的一种典型的“片面的评课观”,是一种完全丧失教师责任感的评课方式。如果任由其抬头、发展与盛行,终将辱没教师这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终将对我们的教育事业犯下滔天的罪行。因此,我们必须摈弃这种“风干而不丰盈”“功利而不负责任”的评课,树立“正确全面的评课观”以实现评课的救赎,以评课的救赎进而实现课堂的救赎、教育事业的救赎,使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事业回归教育的自然与本真。
按照不同的标准课堂可以分为许多种不同的类型。从课程本身看,分为基础课、拓展课、研究课;从开课性质看,分为亮相课、实验课、研究课、展示课、随堂课等等。课是由不同的“构件”组成,或者说课是由诸多不同的课堂要素构成。课型不同组成的课堂要素就不同,同一课型因授课时间、内容、对象的不同组成的课堂要素也不同。因此,课的“基本要素”必须随着授课目的、时间、课型甚至授课者教学风格的不同而变化,进行全面的考量与取舍。由于课堂组成的“构件”不同,那么评课的内容、重点就有所改变。评课前,评课者首先要对所评的课进行“定性”,即确定所评的课是亮相课、研究课、展示课还是随堂课。“随堂课”基本反映了教师教学的“原生态”,就不能当作“示范课”来评;“研究课”是教师为研究某一主题而开设的课,同样也不能当作“示范课”来评。在确定课型与任务的基础上,评课时我们才能避免课型不清、任务不明、标准模糊现象,避免评课时的“张冠李戴”“指桑评槐”现象,从而毫厘不爽、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课,切实提高评课的效益,使评课者与授课者双方都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最终实现课堂驾驭能力的迅速提升。
通常所说的课堂评价标准,主要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制定的课堂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或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标准是没有的,相对合理的基础性标准还是有的。所谓“相对合理的基础性标准”,即经过评课实践证明了的大家已形成“共识”的评课必须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基础性标准”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材处理的创造性、教法运用的有效性、学法指导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学基本功的扎实性等几个方面。“地方性标准”是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根据本地的教育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评课标准。如果是真正从本地教育实际出发所制定的,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标准,不管正确与否,不管效果如何我们都能理解与接受,毕竟这是没有任何私心的探索,况且既然是探索就得允许有不足甚至接受探索的失败。但如果是为一味地“追求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分数”而制定的“标准”的话,那么这种标准往往就带有极大的局限性与危害性,实际上就是一种“伪标准”。事实是这种“伪标准”在地方上还很受推崇,还很有市场。因为评课活动的组织者大多是有关领导或本学科“重量级人物”,具有评课的“话语权”与评课结论“决定权”;同时尚有许多教师存在“宁迁就人不得罪人”的思想,害怕如果自己提出质疑或者针锋相对的话,可能就会“得罪”这些人,那就“得不偿失”,今后的路可能就“崎岖难走”了。我们主张“基础性标准”与“地方性真标准”有机结合,摒弃“地方性伪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对教育负责,有利于教师构建生命的课堂、智慧的课堂。
评课时,评课教师应明确评课目的、授课课型与评课标准,这样才能确保评课的精准性,保障评课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使评课更具有针对性,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