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经验、困境与对策*

2013-08-15 00:49李宝庆肖庆顺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本科生专业能力

李宝庆,肖庆顺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2.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经验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理论与政策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该专业是培养熟悉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深厚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研究能力培养是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

事实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坚实的政策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教育法》把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并在将其与研究生的要求区别开来,强调的是本科生从事研究的“初步”能力。目前我国教育部还未制定并颁布统一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不过2003年颁布的专科层次《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已明确指出小学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我国许多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也都制定了本校的课程方案,并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作出了相应规定。比如,《宁波大学小学教育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格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具备相应的法律与政策基础,也是为了更好应对社会与教育发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挑战。

(二)小教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实践的回应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与地区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已久,多次进行高校教育方面的改革,其中加强学生科研活动是近些年来的一大举措,并且被认为是建设研究性大学中的一个亮点。李志厚教授研究发现,美国、保加利亚、我国台湾地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共同点:强调教育评价与研究的基础课程,如教育统计分析、教育测量与评价、小学教学观察、临床教育诊断等,力求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教学科研素养和自我提高的意识。[1]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共同点,无疑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极富启迪意义。

由于近些年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为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小教专业学生研究工作也得到了重视,一些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培养机制,制定了各自的学生研究规划、资助办法,并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的十六字培养模式。该学院目前已经拥有一系列本科生科研实践管理文件和实施方案,还探索出了本科生科研实践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专门成立了“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学术指导委员会”负责评审、指导课题的开题、中期检查及结题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科研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2]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价值的引领与实现

1.造就创新人才的需要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工作,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接受多方面的研究训练,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就形成了基本的创新素质。

2.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相互衔接

高师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息息相关。我国新课程改革向小学教师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期待。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应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也应反映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培养出受小学欢迎的高水平教师。事实上,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专业不断成长的重要因素。刘德华等学者访谈了厦门市35名省级小学骨干教师,被调查者都认为成长为骨干教师要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钻研教学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加强师德修养”。[3]因此,小教专业就应将教学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结合,培养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针对性研究的研究型教师。

3.有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实际上,教师指导小教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同样也是自己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学生充满想像力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不断激发教师获得科研灵感或者突破口,从而为自己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困境

(一)认识偏颇,影响品质

尽管我国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学校还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高校的科研活动还主要局限在教师范围内。许多高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小教专业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理论知识、培养从教技能,学生无论在教育理论水平还是研究能力方面都比较低而无力参与研究,至于研究或者学生参与科研则是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因此对学生研究持消极态度。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高等院校没有对小教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给予应有的重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研究的热情。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由5个部分组成: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现代教育原理、心理学原理、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职业技能课程,如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师口语等;教育研究课程;学科教育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模拟教学等。设置教育研究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目前,教育研究类课程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也较为单一,许多教学计划中只设置了教育研究方法必修课,而缺少诸如教育叙事研究、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选修课。吴忠周指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重视理论和知识的教学,研究能力则没有得到相应重视,除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外,没有小学教育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计划和措施。这既不适应未来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要求,也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化发展。[4]虽然学生研究能力培养质量的好坏不能仅仅依靠课程开设的多少来衡量,但必要的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

(三)课堂教学缺乏研究能力培养渗透

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重理论、轻实践;过多采用讲授法,而较少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中很少渗透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从而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欲望。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未来小学教师研究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培养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许多学校将小教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只是局限于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以及毕业论文写作,而很少重视学术讲座、参与课题等培养形式,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尽管顺利毕业,但并未真正具备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对此,康海玲指出,高师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在数量、质量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原因在于当前高师办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缺乏教育科研训练,教师在科研方面虽有很大优势,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示范、引导,以至于小教专业师范生的研究训练,大多数属于应付式的作业。[5]

(五)支持系统有待完善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建立起充分的支持系统。但是就目前而言,学校的支持系统还有待完善,这表现在:对学生研究活动的管理不够规范;对学生研究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没有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对学生从事研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影响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对学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此外,不少师范院校在小学建立了实践基地从而让学生见习与实习,但是其作为科研基地的作用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

三、小教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

高等学校应始终把培养小教专业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及院系领导和教师应认识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他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都有了相当的储备,同时对小学教育中的许多问题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就小教专业学生而言,目前他们普遍缺乏参与研究的意识,大都未认识到参与研究的重要性,为此学生应树立必要的参与研究意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应自觉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也是小学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应积极探索提高自身研究能力的途径,提升自己作为研究者的素质。实际上,一旦学生具备参与研究的意识,他们就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自身潜力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要将基础理论类、职业技能类、教育研究类、学科教育类、教育实践类科学设置,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教育研究类课程而言,又可分为必修、选修两大类。必修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达到从事研究的基本要求,比如许多学校都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为提高学生对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能力,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应面向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理论讲授、师生研讨、案例分析、作品展示等结合起来。选修课程则可以帮助拓展其关于研究方法的视野,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平台,从而积极主动地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因此,小教专业建设中应加大选修课在教育研究类课程中的比例,并努力丰富选修课的类型和内容,提高选修课的质量。比如,学校可以开设教育叙事研究、课堂观察、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当然,选修课程应与必修课程相互结合,并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此外,还应发挥隐性课程(如学校环境、规章制度等)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研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三)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意味着为实现培养小教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就需要使教学过程科研化。为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实质性的努力。其一,将研究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每门课程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都应当将创新的思想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让他们了解做研究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二,任课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这对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其三,积极开展“习明纳”教学。“习明纳”不是旨在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构架,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研究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认为,要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必须要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但不能让学生直接由课堂过渡到科研,中间还要有一个缓冲地带,来逐渐培养其科学研究精神。“习明纳”就是很好的缓冲形式,本科生一般在一二年级修习“习明纳”,在三四年级做科研。[6]“习明纳”将研究过程引入到小教专业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和研究的统一,从而有助于学生更早步入学术殿堂。其四,加强课业论文写作。课业论文是全面锻炼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它能够使学生从内容到形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教师要增加课业论文的次数,只有多让学生进行课业论文这种研究的实践,加之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的研究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

(四)实现培养形式多样化

1.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工作,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抓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是构建一个理念新颖、过程严谨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为此,应制定选题标准,确保选题质量,同时应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切实发挥指导教师的职能,建立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机制,实行全程管理与绩效管理。就选题方面,相关院系应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给予关于研究选题的指导,选题要贴近小学一线教育实际,比如“小学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小学生数学语言学习的策略”等。就研究方法而言,应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尤其应体现出对教师行动研究、质性研究等多元取向的追求。

2.课题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自主立项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两方面。校、院(系)两级应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供学生自主立项申请,研究课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等。通过选题立项、写课题申请书,及与教师共同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到完成科研项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今后独立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教师也应积极吸纳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这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积累一定的科研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教师的治学精神的熏陶。

3.学术讲座

为了培养研究型的小学教师,自学生入学始,学校及相关学院就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系列有关小学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讲座。学术讲座的主讲人可以是本校名师,也可以是校外在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知名学者。这种活动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学术性,是对小教专业学生进行学术思想引导、营造学术氛围、拓展视野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学教育专业领域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当前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从而逐渐培养起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五)健全学校支持系统

1.组织保障

为有效开展小教专业本科生的研究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或机构,就难免流于形式。因此,需要对学生研究活动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目前在有的学校该项工作由团委主管,有的由教务处主管。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管理机构调整,在教务处管理下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办公室”,统一对本科生科研进行组织与服务。卢晓东指出,“本科生科学研究办公室”的工作主要包括提供各种研究机会和项目申请的信息,组织项目申报、审核以及验收工作,组织各种关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讲座、讨论会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如何撰写项目申请书等。[7]该办公室还应设立相应网站,使其成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信息中心。此外,小教专业所在学院的学生会也应设立科研部,其成员应熟悉学生科研工作,善于与指导教师和项目研究者沟通,并积极组织学术讲座或学术活动。

2.制度保障

为保证小教专业本科生参与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和所在院系应对于学生参与研究的有关政策作出规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1)导师制。导师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实施了导师制。西南大学教育学院于1999年开始实施了这种制度,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还编印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免费师范生导师指导手册》。在导师指导下,许多小教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导师课题,一些学生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而且还形成了以导师为中心的学习和研究团队,即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小教专业学生以特定项目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从而培养了研究生与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2)激励制度。学校在尊重国家颁布的各项大学生管理规定和条例的前提下,会同院系的相关部门,积极制定学生研究创新激励性政策文件,从学分认定、成果奖励、评选奖学金等多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研究,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学校及院系可以将小教专业学生的研究活动与学分挂钩,学生主持或参加不同级别的课题,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都要给予相应学分,这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减轻学生大量课程学习的压力。此外,学校及院系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评奖活动。

3.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教学基地承担着教学实践与调研等任务,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既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可以亲自观察、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邹敏指出,高校要与小学紧密合作,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教育实际,开展教育调查和社会调查,建立科研基地。与小学教师一道开展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个案研究,对小学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研究能力,使他们成长为研究型的小学教师。[8]为此,学校教务处和相关院系一方面要积极协调好与小学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见习、实习的机会,向学生布置研究任务,如带着问题做观察、访谈等。

4.资金保障

进一步改善学生的研究环境,建议学校、学院增大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研的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让更多、更优秀的科研项目得到立项,并确定重点资助项目。每年拨出一定经费作为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创造各种条件使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较早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包括学生科研小组,参加教师的研究团队,自己申报课题等多种形式。

[1]李志厚.关于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1).

[2]郜舒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的初步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8(9).

[3]刘德华.小学骨干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4]吴忠周.关于小学教育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

[5]康海玲.高师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问题分析[J].高教论坛,2003(4).

[6]苏玉霞.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习明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5.

[7]卢晓东.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生科研[J].高等理科教育,2000(5).

[8]邹敏.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猜你喜欢
本科生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