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013-08-15 00:44:15聊城大学教授李合亮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责任制生产力利益

聊城大学教授 李合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大幕在全国各个领域逐渐拉开。此时,在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改变忽略农村生产力实际、忽视农民利益的人民公社制度的呼声日高。1979年初的一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包干到户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此后,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包产包干到户”逐步在全国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初步肯定了包产到户。1982年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包产、包干到户等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也在政策层面上开始了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法定化进程。但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并非一帆风顺,农村的改革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围绕农民这一伟大创举的不同声音仍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2年11月30日至12月28日,田纪云等一行13人工作组赴山东、河南、四川作了近一个月的农村经济调查,考察了农村改革发生的变化,研究了农民在实践中是怎样回答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农村改革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作出了贡献。

调查报告客观如实地反映了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看到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连年增产,基本解决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没有解决的吃饭、穿衣问题,农村形势一派大好。调查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大量的事实说明: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衷心拥护在农村实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农村已扎了根,广大群众是勇于实践、富于创造的,他们一定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使之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查报告还深刻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的真正含义。

今天深入研读调查报告,不难发现,该报告文风朴实、注重调查、实事求是,并在事实的基础上以敏锐的眼光预见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道路。报告蕴含的许多深刻道理,给当前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启示:

(一)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条件下,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是不同的。制定农村政策,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当前的农村改革,尤其是城镇化建设,必须遵照农村的实际情况,防止赶浪头、一刀切。

(二)是否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农村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农村政策发展演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调整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当前的农村改革,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绝对不能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推进。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需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中心并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党的农村政策和制度符合农民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高,农村生产力就能发展;什么时候党的农村政策和制度违背农民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农业生产就会停滞和倒退。当前的农村改革,同样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中心,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猜你喜欢
责任制生产力利益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4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 07:59:46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17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7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36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海峡姐妹(2015年9期)2015-02-27 15:13:07
利益链与新垄断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2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