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王庆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共老一辈领导人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率先垂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注重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作风,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作为改革开放的高层决策者,田纪云就经常到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在国务院工作期间,他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尤其是在1982年年底对鲁、豫、川等地的农村经济调查,求真务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的典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实地考察农村改革后的变化,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1982年11月30日至12月28日,田纪云同志率领12个人的国务院调查组赴鲁、豫、川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调查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共召开各类座谈会33个,走访农户76家以及一些商店、学校,还请各地帮助他们对100个生产队长和100个专业户、重点户进行调查、征求意见。为保证调查的严谨性,调查组并没有完全依据当地安排的农户调查,还随机选择了一些农户进行调查,并留心观察和记录了沿途见闻。
调查认为,农业生产责任制已经在农村扎了根,并正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势头;要切实改进农村商业工作。调查中收集的信息包含了当时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以及投资、消费等情况,还收集了当地很多有代表性的支持党的农村政策、赞美改革形势的顺口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次调查,切实反映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派大好的形势,说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等一系列农村基本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适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也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
在调查中,田纪云等人认真聆听村民诉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他们指出:“对农村形势既要看到发生的巨大变化,又要看到这种变化还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农民增收了,但底子还很薄,农业这个基础还很脆弱……对农村的政策宜继续采取稳定的方针,不要看到农民稍富了一点,就动手动脚,过早过多地在农民身上打算盘。”
尤其是他们发现随着农村生产的发展,购买力的提高,农民对商品流通和商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就存在的卖难、买难问题更加突出,更加尖锐,并针对农民提出的改革商品流通体制、商业管理体制的要求,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建设性的意见:如要根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改进国家对重要农副产品的计划管理;价格要搞活;全面实行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渠道、少环节、城乡通开的商品流通体制;要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的步伐等。
在调查中,田纪云等人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发展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相信广大群众是勇于实践、富于创造的,“他们既然选择了大包干等形式的责任制,就一定会想办法完善它,发展它,使之更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
调查中,田纪云等人发现,农村商业工作,在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后,只要指导思想、工作方法、经营作风对头,并且合理改革商业体制,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对聊城地区为解决卖棉难而采取的五条措施,对周口地区淮阳县北门粮店努力扩大经营范围,“打破‘铁饭碗’,实行定岗位、定任务、定员、定额,有奖有罚,把粮店的经济效益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的做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搬口公社粮管所继续实行“大锅饭”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经过调查,田纪云等人强调要尊重农民的愿望和选择,“要经常告诫全党干部,坚持实事求是,防止任何形式的浮夸和形式主义”,“一定要防止头脑发热,注意珍惜民力、民财,切不可搞什么花架子”。调查得出的这些言论,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其为国为民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作风,树立群众观点,解决突出问题,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植根于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中。此时此刻,对照通知通读《鲁、豫、川农村经济调查》,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通知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可以从田纪云等老一辈领导人身上学到践行群众路线的真本领,对人民群众充满真感情,以实际行动推动党风政风的改进,为实现中国梦脚踏实地做贡献。